一种模块化除雾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322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除雾霾装置,包括外壳、吸霾颗粒装置和电源连接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外壳一侧可附着在建筑物表面,若干个吸霾颗粒装置固定于外壳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吸霾颗粒装置由互相嵌套的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组成,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均呈圆筒形,吸霾颗粒装置与电源连接线电连接,吸霾颗粒装置一端固定在外壳内壁上,另一端向外壳底部倾斜,且与外壳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外壳底部设有管道口,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小孔,该装置大范围的吸收外界霾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除雾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除雾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设置于各建筑物上的板状型模块化装置,属于治理雾霾

技术介绍
现阶段治理雾霾的技术主要用于室内,比如防霾纱窗,空气净化器等;而在室外,偶尔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以及个别城市引入雾霾消除塔。雾霾消除塔属大型装置,耗资大且浪费空间资源。总的来说,目前治理雾霾的方法耗资大,且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大范围的吸收外界霾颗粒,高效的治理雾霾污染问题的模块化除雾霾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除雾霾装置,包括外壳、吸霾颗粒装置和电源连接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外壳一侧可附着在建筑物表面,若干个吸霾颗粒装置固定于外壳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吸霾颗粒装置由互相嵌套的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组成,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均呈圆筒形,吸霾颗粒装置与电源连接线电连接,吸霾颗粒装置一端固定在外壳内壁上,另一端向外壳底部倾斜,且与外壳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外壳底部设有管道口,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小孔。对上述结束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还包括运输管,运输管固定在建筑物表面,且位于外壳外部,所述运输管设有多个分支管道,一个分支管道与一个管道口连接。该装置还包括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固定在外壳内壁上。所述外壳顶部向一侧倾斜,且顶部与该侧连接处为平滑曲面。所述壳体底部从四周向管道口处倾斜。所述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圆柱形的吸霾颗粒装置相当于一个小圆柱形电容器,而电容器的特点是在其间产生电场且只产生充放电的作用,并不耗电能,装置总耗电能主要在于加湿装置的耗能问题,而加湿装置耗能也低,故总体耗能低。2、由于装置主要用于贴附在建筑物表面,即可把建筑物看出除霾装置,若普及其利用率,那么除霾功效将是无比巨大的。3、由于装置采用模块化结构,可用于多种场合,且拆装方便。4、装置无需过多清洁,装置本身构造便实现了自我清洁的作用;5、由于装置的多孔构造且用于室外,可起到吸收一部分噪声的作用,从而可降低噪声污染,而且基本不浪费空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除雾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吸霾颗粒装置原理图;图3为图1所示除雾霾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外壳,11-管道口,2-吸霾颗粒装置,21-金属外板,22-金属内板,3-电源连接线,4-加湿装置,5-管道,51-分支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化除雾霾装置,包括外壳1、吸霾颗粒装置2和电源连接线3,外壳1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外壳1一侧可粘附在建筑物表面,若干个吸霾颗粒装置2一端固定于外壳1一侧的内壁上,另一端向外壳1底部倾斜,且与外壳1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如图2所示,吸霾颗粒装置2由互相嵌套的金属内板22和金属外板21组成,金属内板22和金属外板21均呈圆筒形,且同轴设置,吸霾颗粒装置2与电源连接线3电连接,外壳2底部设有管道口11,壳体底部从四周向管道口11处倾斜。本实施例的除雾霾装置还包括加湿装置4,加湿装置4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且与电源连接线3电连接。本实施例在外壳1上设有若干小孔,外界霾颗粒可自由的通过外壳1的小孔,外壳1顶部向一侧倾斜,且顶部与该侧连接处为平滑曲面,当雨天时,只有较少水雾可通过防水壳并附着在外壳内壁,外壳内壁顶部的水雾会沿倾斜的外壳内壁留流下。本实施例的除雾霾装置使用时,可将多个该装置附着在各建筑物表面,吸霾颗粒装置2的下端管口朝向外侧,各吸霾颗粒装置间通过电源连接线3完成电能的传输,保证各装置模块发挥作用,在每个除雾霾装置间安装管道5,管道5固定在建筑物上,下端通入地下,如图3所示,管道5设有多个分支管道51,分支管道与管道口11连接。吸霾颗粒装置2的工作原理为:当给吸霾颗粒装置2通电是,内外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在其间产生电场,电场分布如图2所示(以金属内板带负电荷为例),可见离金属内板22越近场强越大。由对称性及电场的高斯定理,知电场只在两金属圆柱板间不为零,即场强只存在金属内外板间。由电磁学知道,距柱体轴线为r(r>r1)的场强为,两板间电压为ln(r2/r1)其中Q为内柱电荷的绝对值,L是柱长,r1为内柱半径,r2为外柱内半径,ε为介电常数。在两金属圆柱板间的雾霾颗粒被电场极化,形成极化霾颗粒,可看成电偶极子,其偶极矩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则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为沿圆柱半径向内,在合外力作用下颗粒向金属内板22运动,使两圆柱板间雾霾颗粒浓度降低,由于扩散作用,雾霾颗粒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宏观现象为外界雾霾颗粒被吸入装置,从而达到降低空间雾霾浓度的作用。在装置工作过程中,给装置通上拥有一定周期的电压,即在一段时间接通电压,一段时间关断电压。若不通电,霾颗粒浓度始终与装置外界相同,在装置接通电压的过程中,霾颗粒便会在吸霾颗粒装置2作用下向吸霾颗粒装置2定向移动,在金属内板22周围聚集大量霾颗粒,有些霾颗粒便会发生相互聚合,形成大颗粒,使得有的颗粒重力大于电磁力,由于吸霾颗粒装置2设计成倾斜向下,则大颗粒便会掉入外壳1底部,而底部设计成四周向管道口11倾斜状,使得掉下的霾颗粒进入管道5。一段时间后,吸霾颗粒装置2达到饱和,此时电压关断,电场消失,较大的霾颗粒便掉入管道口11。而小颗粒在扩散作用下将由吸霾颗粒装置2向外壳1移动,此时打开加湿装置4,则外壳1内壁周围湿度较大,跑出来的大量霾颗粒便会发生聚合附着在外壳1内壁上,最终也会掉入管道口11。一段时间后,装置又通上电,便会重复上述过程,最终的结果是霾颗粒通过装置的作用进入管道5,而管道5连入地下,所以霾颗粒最终将流入大地。总的来说,装置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霾颗粒转入大地。若遇下雨天气,加湿装置4可关闭。由于外壳1设有多个小孔的作用,只有较少水雾通过防水壳并附着在防水壳内壁,外壳1顶部设计成倾斜圆角状有利于上端的水雾聚集形成小水珠沿壁滑下,最终都通过管道口11进入管道5内。这时只有外壳1内壁附着有小水珠,在其附近的水汽浓度较高,起到断压时凝结从吸霾颗粒装置2出来的霾颗粒的作用,从而将霾颗粒通过管道5输入地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除雾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吸霾颗粒装置和电源连接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外壳一侧可附着在建筑物表面,若干个吸霾颗粒装置固定于外壳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吸霾颗粒装置由互相嵌套的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组成,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均呈圆筒形,吸霾颗粒装置与电源连接线电连接,吸霾颗粒装置一端固定在外壳内壁上,另一端向外壳底部倾斜,且与外壳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外壳底部设有管道口,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除雾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吸霾颗粒装置和电源连接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中空的腔体,外壳一侧可附着在建筑物表面,若干个吸霾颗粒装置固定于外壳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吸霾颗粒装置由互相嵌套的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组成,金属内板和金属外板均呈圆筒形,吸霾颗粒装置与电源连接线电连接,吸霾颗粒装置一端固定在外壳内壁上,另一端向外壳底部倾斜,且与外壳另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外壳底部设有管道口,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除雾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杨秀鹏张静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