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37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0:06
本公开涉及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导热件及光源。背板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及穿孔,穿孔具有一连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穿孔内壁。导热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及连接板,第一板与内表面局部抵接,第二板与外表面局部抵接,连接板穿过穿孔连接第一板与第二板。光源配置在导热件的第一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导热件的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及背板。光源配置在背板上,用以提供光线给显示面板以显示画面。然而,光源在发光时会发热,光源的发热会由背板传导至模块内部,进而导致导光板变形翘曲、光学膜片变形(如波浪变形)或液晶汽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可改善前述现有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一导热件及一光源。背板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及一穿孔,穿孔具有一穿孔内壁连接内表面与外表面。导热件包括一第一板、一第二板及一连接板,第一板与内表面局部抵接,第二板与外表面局部抵接,连接板穿过穿孔连接第一板与第二板。光源配置在导热件的第一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一板的一第一抵接区与背板的内表面抵接,且第一板于第一抵接区的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板于其它部分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一板于第一抵接区包括一第一本体部及一第一反折部,第一反折部连接于第一本体部且与第一本体部至少部分重叠,第一板以第一反折部与背板的内表面抵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一板具有一长边方向,第一板与第一反折部沿长边方向分别具有一第一全板宽度及一第一反折宽度,第一反折宽度与第一全板宽度的比例介于1:50与1:60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内表面包括相连接的一第一内侧面及一底面,第一反折部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抵接面及一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面对并抵接第一内侧面,且第二抵接面面对并抵接底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一反折部与第一本体部之间具有空气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一板具有一凸点,第一板以凸点与内表面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一粘合胶,其中第一粘合胶位于第一板与背板的内表面之间且粘合第一板与背板的内表面,其中第一粘合胶的热导系数介于0.13W/mk与0.16W/mk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二粘合胶,其中第二粘合胶位于第一板与光源之间且粘合第一板与光源;其中,第二粘合胶的热导系数介于0.85W/mk与0.90W/mk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板的一第二抵接区与背板的外表面接触,第二板于第二抵接区的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板的其它部分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板于第二抵接区包括一第二本体部及一第二反折部,第二反折部连接第二本体且与第二本体部至少部分重叠,第二板以第二反折部与背板的外表面抵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板具有一长边方向,第二板与第二反折部沿长边方向分别具有一第二全板宽度及一第二反折宽度,第二反折宽度与第二全板宽度的比例介于1:30与1:40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板具有一远离第一板的一侧缘,侧缘于第二板的一短边方向上距离第一板一总宽度,第二反折部于短边方向具有一第三反折宽度,第三反折宽度与总宽度的比例介于1:10与1:18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本体部与第二反折部之间具有空气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三粘合胶,其中第三粘合胶位于第二板与背板的外表面之间且粘合第二板与背板的外表面;其中,第三粘合胶的热导系数介于0.13W/mk与0.16W/mk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的连接板与穿孔内壁不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数个实施例的其中的一背光模块、一胶框及一显示面板。胶框配置在背光模块上。显示面板配置在胶框上。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图1的背光模块的仰视示意图。图3A示出图1的背光模块沿方向3A-3A’的剖视示意图。图3B示出图3A的背光模块的局部3B的放大示意图。图3C示出图3A的背光模块的局部3C的放大示意图。图4A示出图2的导热件及光源的示意图。图4B示出图4A的结构的局部4B的放大示意图。图5A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热件的示意图。图5B示出图5A的导热件的局部5B的放大示意图。图6A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热件的示意图。图6B示出图6A的导热件的沿方向6B-6B’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显示装置11:胶框12:显示面板100:背光模块110:背板110a:穿孔110s1:内表面110s11:第一内侧面110s12:底面110s2:外表面110w:穿孔内壁120、220、320:导热件121、321:第一板1211:第一抵接区1211a:第一本体部1211b:第一反折部1211b1:第一抵接面1211b2:第二抵接面122、322:第二板122e:侧缘1221:第二抵接区1221a:第二本体部1221b:第二反折部123、323:连接板130:光源131:电路板132:发光元件140:导光板150:第一粘合胶160:第二粘合胶170:第三粘合胶3211、3221:凸点H1:热传导途径x、y、z:方向W1:第一全板宽度W2:第一反折宽度W3:第二全板宽度W4:第二反折宽度W5:总宽度W6:第三反折宽度R1、R2:空气层S1、S2:折线T1、T2、T3、T4:厚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2、图3A与图3C及图4A与图4B,图1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图1的背光模块100的仰视示意图,图3A示出图1的背光模块100沿方向3A-3A’的剖视示意图,图3B示出图3A的背光模块100的局部3B的放大示意图,图3C示出图3A的背光模块100的局部3C的放大示意图,图4A示出图2的导热件120及光源130的示意图,而图4B示出图4A的结构的局部4B的放大示意图。为避免附图过于复杂,图1未示出导光板140及光源130。背光模块100包括背板110、导热件120、光源130。如图1及图2所示,背板110具有穿孔110a,导热件120可穿过穿孔110a配置,将光源130的发热以热传导途径H1导引至背光模块100外。于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还包含导光板140,但本专利技术不在此限,于其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也可不具有导光板而仅以腔体反射光源的光线。如图3A及图3B所示,背光模块100可配置胶框11,并与显示面板12组成一显示装置10,其中胶框11用以承载显示面板12,而显示面板12例如是液晶面板或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此外,显示装置10可还包括装饰板(未示出),其围绕显示面板13的边缘,形成显示装置10的边框。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可还包括其它元件,例如光学膜片、显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穿孔,该穿孔具有一穿孔内壁连接该内表面与该外表面;一导热件,包括一第一板、一第二板及一连接板,该第一板与该内表面局部抵接,该第二板与该外表面局部抵接,该连接板穿过该穿孔连接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以及一光源,配置在该导热件的该第一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09 TW 107112151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穿孔,该穿孔具有一穿孔内壁连接该内表面与该外表面;一导热件,包括一第一板、一第二板及一连接板,该第一板与该内表面局部抵接,该第二板与该外表面局部抵接,该连接板穿过该穿孔连接该第一板与该第二板;以及一光源,配置在该导热件的该第一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板的一第一抵接区与该背板的该内表面抵接,且该第一板于该第一抵接区的厚度大于该第一板于其它部分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板于该第一抵接区包括一第一本体部及一第一反折部,该第一反折部连接于该第一本体部且与该第一本体部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一板以该第一反折部与该背板的该内表面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板具有一长边方向,该第一板与该第一反折部沿该长边方向分别具有一第一全板宽度及一第一反折宽度,该第一反折宽度与该第一全板宽度的比例介于1:50与1:60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内表面包括相连接的一第一内侧面及一底面,该第一反折部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抵接面及一第二抵接面,该第一抵接面面对并抵接该第一内侧面,且该第二抵接面面对并抵接该底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反折部与该第一本体部之间具有空气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板具有一凸点,该第一板以该凸点与该内表面接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一粘合胶,位于该第一板与该背板的该内表面之间且粘合该第一板与该背板的该内表面,其中该第一粘合胶的热导系数介于0.13W/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任朱昱安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