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29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包括:注水系统、岩心夹持器、围压泵、压力表、恒温箱和收集装置,所述的注水系统包括无脉冲泵、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的若干液体储罐、阀门调节系统、若干缓冲罐和液体流量计,各个液体储罐的入口均与无脉冲泵的输出端相连接,各个液体储罐的出口通过阀门调节系统分别与对应的缓冲罐及岩心夹持器内腔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岩心夹持器为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的筒状密封结构,内部包括若干放置岩心的内腔,所述岩心夹持器底部连接所述围压泵,所述压力表通过螺纹连接在岩心夹持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步评价几种驱油剂的驱油性能,缩短了评价周期,降低了经济成本和空间成本,结果准确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生产实验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大部分油田都已经进入二元驱,且部分也已进入高含水期,因而不同的油田生产区块会需要不同的方案,因此,这需要在实施不同的方案前做室内试验,尤其是岩心驱替实验。然而,现有的实验仪器一般都无法同步评价多种方案的优劣,且只有一个功能,例如模拟地层压力、地层温度的条件下开展岩心渗透率测定、地层伤害评价(岩心敏感性)等研究,这不仅会会延长实验开发周期,而且还提高实验的经济成本,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实验。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包括:注水系统、岩心夹持器、围压泵、压力表、恒温箱和收集装置,所述的注水系统包括无脉冲泵、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的若干液体储罐、阀门调节系统、若干缓冲罐和液体流量计,各个液体储罐的入口均与无脉冲泵的输出端相连接,各个液体储罐的出口通过阀门调节系统分别与对应的缓冲罐及岩心夹持器内腔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岩心夹持器为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的筒状密封结构,内部包括若干放置岩心的内腔,所述岩心夹持器底部连接所述围压泵,所述压力表通过螺纹连接在岩心夹持器上;所述的收集装置与所述的岩心夹持器各内腔输出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恒温箱为带加热元件的箱体,箱内设有空气鼓风装置,所述的恒温箱正面设有双开门,所述双开门上及所述恒温箱背面均设有玻璃视窗。进一步地,所述的恒温箱可控温范围为30℃~120℃。进一步地,所述的岩心夹持器包括两端密封的筒状外壁,所述外壁内设有由夹持器胶套作为腔壁而形成的3~6互不干扰的内腔,各夹持器胶套两端设有堵头,两个堵头中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孔和出液孔。进一步地,所述的3~6个内腔在筒状外壁内呈环形均匀排列且用于容纳直径25~48mm,长20~100mm的圆柱形岩心。进一步地,所述的围压泵采用手动泵或电动泵,采用导热油或气体作为工作介质用于给岩心夹持器施加围压,以密封岩心。进一步地,所述的液体储罐采用体积为500~1000mL的圆柱体储罐。进一步地,所述的阀门调节系统包括若干通过管路串、并联接的阀门,用于实现将各液体储罐内液体的混合和分流后形成若干分别与对应的缓冲罐输入端相连接的股流。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的体积为20~60mL。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为量筒,所述量筒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盖体的中心开设圆孔。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岩心驱替装置采用多联岩心,可同步评价几种驱油剂的驱油性能,缩短了评价周期,相较于多套驱油装置而言,降低了经济成本和空间成本;其次,系统不仅放置在恒温箱内,可保证温度均匀且控温精确,而且采用无脉冲泵和缓冲罐可使进液稳定,两者可使结果更加准确;再者,阀门调节系统可实现储罐组内液体的混合和分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三联岩心夹持器的内腔分布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四联岩心夹持器的内腔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五联岩心夹持器的内腔分布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六联岩心夹持器的内腔分布结构示意图;图中:围压泵1、无脉冲泵2、液体储罐组3、阀门调节系统4、第一缓冲罐51、第一液体流量计61、第二缓冲罐52、第二液体流量计62、第六缓冲罐56、第六液体流量计66、岩心夹持器7、外壁71、腔壁72、堵头73、进液端74、一号腔75、二号腔76、三号腔77、四号腔78、五号腔79、六号腔710、压力表8、第一收集装置91、第二收集装置92、第六收集装置96、恒温箱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包括:注水系统、岩心夹持器7、围压泵1、压力表8、恒温箱10和收集装置,所述的注水系统包括无脉冲泵2、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的六个液体储罐3、阀门调节系统4、六个缓冲罐和六个液体流量计,各个液体储罐3的入口均与无脉冲泵2的输出端相连接,各个液体储罐3的出口通过阀门调节系统4分别与对应的缓冲罐及岩心夹持器7内腔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为放置在所述恒温箱内的筒状密封结构,内部包括三个放置岩心的内腔,所述岩心夹持器7底部连接所述围压泵1,所述压力表8通过螺纹连接在岩心夹持器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包括两端密封的筒状外壁71,所述外壁71内设有由夹持器胶套作为腔壁72而形成3个互不干扰的内腔,即:一号腔75、二号腔76、三号腔77,各夹持器胶套两端设有堵头73,两个堵头中部分别设置有进液端74和出口端。所述的一号腔75、二号腔76、三号腔77在筒状外壁71内呈环形均匀排列且用于容纳直径25~48mm,长20~100mm的圆柱形岩心。所述收集装置为六个量筒,依次包括第一收集装置91、第二收集装置92、第三收集装置、第四收集装置、第五收集装置、第六收集装置96,六个量筒的顶端开口处均设置有盖体,盖体的中心开设圆孔,所述圆孔通过管路与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各内腔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温箱10为带加热元件的箱体,箱内设有空气鼓风装置,可控温范围为30℃~120℃。所述的恒温箱正面设有双开门,所述双开门上及所述恒温箱背面均设有玻璃视窗。所述的围压泵1采用手动泵或电动泵,采用导热油或气体作为工作介质用于给岩心夹持器施加围压,以密封岩心。所述的液体储罐3采用体积为500~1000mL的圆柱体储罐。所述缓冲罐的体积为20~60mL。所述的阀门调节系统4包括若干通过管路串、并联接的阀门,用于实现将各液体储罐3内液体的混合和分流后形成若干分别与对应的缓冲罐输入端相连接的股流。从图1中可以看出,每个液体储罐3的出口先连接有一个总阀门,接着与另外六个并联的分阀门相连接(图1省略了部分阀门),六个分阀门通过管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缓冲罐51、第二缓冲罐52、第三缓冲罐、第四缓冲罐、第五缓冲罐、第六缓冲罐56相连接,每个缓冲罐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一液体流量计61、第二液体流量计62、第三液体流量计、第四液体流量计、第五液体流量计、第六液体流量计66。上述的第一流股经第一缓存罐51、第一液体流量计61流入一号腔75,经岩心流向第一收集装置91。上述的第二流股经缓存罐52、液体流量计62流入二号腔76,经岩心流向第二收集装置92。上述的第六流股经缓存罐56、液体流量计66流入三号腔77,经岩心流向第六收集装置96。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实现三根岩心的同步评价驱油效果检测,为了方便岩心安装,所述外壁71两密封端设置有三个直径与内腔相匹配的螺纹孔及螺纹堵头,所述螺纹堵头的中心设置有与连接内腔的管道密封配合的小孔。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包括两端密封的筒状外壁71,所述外壁71内设有由夹持器胶套作为腔壁72而形成4个互不干扰的内腔,即:一号腔75、二号腔76、三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系统、岩心夹持器(7)、围压泵(1)、压力表(8)、恒温箱(10)和收集装置,所述的注水系统包括无脉冲泵(2)、设置在所述恒温箱(10)内的若干液体储罐(3)、阀门调节系统(4)、若干缓冲罐和液体流量计,各个液体储罐(3)的入口均与无脉冲泵(2)的输出端相连接,各个液体储罐(3)的出口通过阀门调节系统(4)分别与对应的缓冲罐及岩心夹持器(7)内腔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为放置在所述恒温箱(10)内的筒状密封结构,内部包括若干放置岩心的内腔,所述岩心夹持器(7)底部连接所述围压泵(1),所述压力表(8)通过螺纹连接在岩心夹持器(7)上;所述的收集装置与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各内腔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系统、岩心夹持器(7)、围压泵(1)、压力表(8)、恒温箱(10)和收集装置,所述的注水系统包括无脉冲泵(2)、设置在所述恒温箱(10)内的若干液体储罐(3)、阀门调节系统(4)、若干缓冲罐和液体流量计,各个液体储罐(3)的入口均与无脉冲泵(2)的输出端相连接,各个液体储罐(3)的出口通过阀门调节系统(4)分别与对应的缓冲罐及岩心夹持器(7)内腔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为放置在所述恒温箱(10)内的筒状密封结构,内部包括若干放置岩心的内腔,所述岩心夹持器(7)底部连接所述围压泵(1),所述压力表(8)通过螺纹连接在岩心夹持器(7)上;所述的收集装置与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各内腔输出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恒温箱(10)为带加热元件的箱体,箱内设有空气鼓风装置,所述的恒温箱正面设有双开门,所述双开门上及所述恒温箱(10)背面均设有玻璃视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恒温箱(10)可控温范围为30℃~1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同步评价驱油效果的岩心驱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岩心夹持器(7)包括两端密封的筒状外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鸿陈武樊栓狮郎雪梅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