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20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所述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50~30:1;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悬乳剂、气雾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在质量比为1:50~30:1范围内相互作用不是简单叠加,而是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尤其适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和水稻纹枯病且对作物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具体的是涉及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吩乙霉素,化学名称为,N,N-二乙基吩嗪-1-甲酰胺,是一种由油菜假单胞菌经过发酵制备得到的生物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番茄叶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油菜立枯病、水稻纹枯病等多种蔬菜和粮食作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氟醚菌酰胺,分子式:C15H8ClF7N2O2,化学名称:N-(3-氯-5-(三氯甲基)吡啶-2-甲基)-2,3,5,6-四氯-4-甲氧基苯甲酰胺,是一种新型含氟苯甲酰胺类杀菌剂,杀菌普广,具有较强的内吸性,能通过茎叶吸收,由植株下部向上部方向传导,沿植株木质部向整株作物分布。其作用机理还是直接作用于真菌线粒体呼吸链,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II)的活性从而阻断电子传递,抑制真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和产孢,对病原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和三羧酸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氟醚菌酰胺对葡萄霜霉病、辣椒疫霉、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纹枯病、棉花立枯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都具有较高防效,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申请人将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复配或混配,发现能有效防治多种病害,且相对单一活性成分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了二者的组合制剂防治黄瓜霜霉病和水稻纹枯病有特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对黄瓜霜霉病和水稻纹枯病有出色防效的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的用途,如葡萄霜霉病、辣椒疫霉、马铃薯晚疫病、棉花立枯病、番茄叶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油菜立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所述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50~30:1。进一步的,所述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25~15:1。进一步的,所述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10~5:1。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2%~50%,优选为5%~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实施例中优选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悬乳剂、气雾剂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粘结剂、乳化剂以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根据目标对象和使用环境的不同来选择施用方式,包括将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以农学有效且基本无植物毒性的施用量以叶面施用、茎施用,如喷雾、浸泡、弥雾、碰粉、撒播、浇泼、浇灌、滴灌等中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依据需要混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还可以与其它活性成分联合施用,例如用于扩大活性谱或防止形成抗性。所述其它活性成分例如杀真菌剂、杀细菌剂、引诱剂、杀昆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安全剂、肥料或化学信息素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与单剂相比,该杀菌组合物对病害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多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好,进而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以及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3)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降低了对病原菌的单一选择压力,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原菌抗性产生的速度;(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与与单剂相比,可以扩大防治谱。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所提及的内容不能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材料配方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被其它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如无特别限定,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的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限定为准。一、室内生物活性测定1.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组合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试验方法:将供试药剂分别设置5个浓度梯度,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防治效果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u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验结果见表1。表1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组合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从表1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可知,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在1:50~30:1的范围内对黄瓜霜霉病的共毒系数CTC值均在120以上,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当两者配比为4:9时,共毒系数为180.30,协同增效更为显著。2.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组合制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对象:水稻纹枯病菌试验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以及两者复配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丝生长的影响,设定不同浓度梯度的含有药剂的PDA平板,设置无药剂为对照,每浓度重复三次,在无菌条件下将打好的菌饼倒置于各个处理PDA平板中央后,将平板置于25℃,90%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待对照菌丝生长直径达到培养皿直径50%左右时调查结果,按照孙云沛法并借助DPS数据统计软件计算各个药剂处理的EC50值以及复配共毒系数(CTC)。增效评价标准:共毒系数(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时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2。表2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组合制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吩乙霉素与咪鲜胺在重量比为1:50~30:1的范围内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其中,当二者的重量比为3:4,共毒系数为193.57,协同增效最显著。二、制剂实施例实施例1:35%吩乙霉素·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2:5)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方将物料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所需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即可制得35%吩乙霉素·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实施例2:26%吩乙霉素·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4:9)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方将吩乙霉素、氟醚菌酰胺和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即可制得26%吩乙霉素·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实施例3:21%吩乙霉素·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3:4)将上述物料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21%吩乙霉素·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实施例4:30%吩乙霉素·多抗霉悬浮剂(1:2)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砂磨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半成品,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所述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50~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所述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50~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25~1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质量比为1:10~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吩乙霉素与氟醚菌酰胺的杀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