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地埋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945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地埋灯,包括灯体、可调节反射模块、自恢复式的压力模块以及导液管;将压力模块设置在光源模块的前方,当行人踩压至压力模块上时,压力模块形成压力输出,其压力驱动导液管内的液体流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至可调节反射模块的储液袋,所述储液袋体积膨胀带动“V”形反光板克服弹性件张开,进而改变由“V”形反光板反射的出光角度,以增大LED地埋灯的出光角度,方便前方道路照明;当压力模块失去踩压力而自恢复,储液袋内的液体回流至导液管内,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带动“V”形反光板恢复至初始张角。同时,导液管内的液体流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可带走光源模块的热量,起到帮助散热的作用,以保证该灯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地埋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LED地埋灯。
技术介绍
LED地埋灯,是以LED作为光源,将灯具埋在地下,作为一种观赏装饰灯具,被广泛运用在绿化带,政府亮化工程,公园,草坪,庭院照明,步行街,停车场,广场夜景照明,建筑物主体装饰桥梁,道路照明,因其特殊的安装位置,成为不可替代的户外亮化产品。因LED地埋灯多用于照明美化的作用,其光照角度小,在深夜等较黑暗的环境下,因LED地埋灯光线集中向上照射,反而使得行人看不清路面状况。再者,LED地埋灯因长时间埋于地下,散热慢,且若在夏天,地表温度升高,LED地埋灯的热量更散不出去,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地埋灯,增设一触发结构,使得行人行走至靠近LED地埋灯的出光源时,能够触发改变LED地埋灯的出光角度,以得到更大的照明角度;同时,该触发结构的介质采用液体,且液体的路径同时通过光源模块,能够有效的带走光源模块的热量,起到帮助散热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LED地埋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具有一透光区的外壳体以及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光源模块,还包括:可调节反射模块、自恢复式的压力模块以及导液管;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具有一容置腔的散热外壳以及封装于该散热外壳表面的LED光源,所述散热外壳上还开设有贯通至容置腔内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可调节反射模块包括:“V”形反光板、储液袋以及弹性件,所述“V”形反光板是由二反光子板铰接而成,所述弹性件设置在二反光子板之间,以保持该“V”形反光板的张角,所述储液袋设置于“V”形反光板的二反光子板之间;所述“V”形反光板的反光子板设置于光源模块的LED光源与外壳体的透光区之间,以将LED光源发出的光反射至透光区;所述压力模块埋设于地表,所述导液管连接于压力模块与散热外壳的第一开口之间,所述散热外壳的第二开口连接所述可调节反射模块的储液袋;当压力模块收到踩压而形成压力输出,其压力驱动导液管内的液体流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至可调节反射模块的储液袋,所述储液袋体积膨胀带动“V”形反光板克服弹性件张开以改变二反光子板的张角,进而改变由“V”形反光板反射的出光角度;当压力模块失去踩压力而自恢复,储液袋内的液体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回流至导液管内,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带动“V”形反光板恢复至初始张角。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V”形反光板的二反光子板通过一连接轴穿设铰接,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连接轴还穿设于扭簧的中心孔,所述扭簧的二扭臂分别连接于二反光子板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模块包括:具有一中空通道的活塞壳体以及设置于该活塞壳体的中空通道内的受压部、第一弹性复位件、连接杆和活塞部,所述活塞壳体的中空通道的第一端口平齐于地面设置,所述中空通道的第二端口连接导液管,所述受压部可滑动设置于中空通道的第一端口处,所述活塞部设置于中空通道内,所述中空通道在受压部与活塞部之间向内延伸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具有一让位孔,所述连接杆穿过该限位孔分别连接受压部和活塞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受压部,另一端抵触于限位部上,所述受压部受压克服第一弹性复位件下移,并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塞部下移,使得导液管的液体受其驱动流至储液袋;当失去踩压力时第一弹性复位件的恢复力带动受压部和活塞部上移回位。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壳体在活塞部的移动段之间开设有一贯穿至中空通道内的通气孔,所述活塞部自初始位置下移至通气孔的阶段,所压合的气体从通气孔流出,使得无法对导液管的液体施压;所述活塞部自通气孔继续下移的阶段,活塞部与导液管的液体之间的气压增大进而对液体施压,进而驱动液体流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盖,所述透光区设置在上盖上,所述上盖盖合于下壳体,并共同围合形成一安装腔体,所述光源模块和可调节反射模块均设置于该安装腔体内。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和上盖之间设有第一弹性缓冲结构,使得上盖受到踩压时,上盖具有一向下的缓冲位移。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柱及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第一端连接上盖,其第二端穿设至第一导向孔形成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一导向孔底部与第一导向柱的第二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反射模块与下壳体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缓冲结构,所述第二弹性缓冲结构包括:第二导向柱及第三弹性复位件,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第一端连接上盖,其第二端穿设至第二导向孔形成导向结构,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二导向孔底部与第二导向柱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压力模块设置在光源模块的前方,当行人踩压至压力模块上时,压力模块形成压力输出,其压力驱动导液管内的液体流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至可调节反射模块的储液袋,所述储液袋体积膨胀带动“V”形反光板克服弹性件张开以改变二反光子板的张角,进而改变由“V”形反光板反射的出光角度,以增大LED地埋灯的出光角度,方便前方道路照明;当压力模块失去踩压力而自恢复,储液袋内的液体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回流至导液管内,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带动“V”形反光板恢复至初始张角。同时,导液管内的液体流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可带走光源模块的热量,起到帮助散热的作用,以保证该灯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LED地埋灯的结构剖视图;图2所示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LED地埋灯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地埋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具有一透光区的外壳体以及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光源模块,还包括:可调节反射模块、自恢复式的压力模块以及导液管40。所述外壳体包括下壳体11和上盖12,所述透光区设置在上盖12上,具体的,所述上盖12为透光玻璃,整个上盖12均为透光区。所述上盖12盖合于下壳体11,并共同围合形成一安装腔体101,所述光源模块和可调节反射模块均设置于该安装腔体10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透光区也可以是上盖12上开设的窗口,只是为了密封,需要在该窗口上盖合一透光玻璃。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11和上盖1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缓冲结构,所述第一弹性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柱121及第二弹性复位件14,所述下壳体11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11,所述第一导向柱121的第一端连接上盖12,其第二端穿设至第一导向孔111形成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14为弹簧,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14设置在第一导向孔111底部与第一导向柱121的第二端之间;如此设置,使得上盖12受到踩压时,上盖12具有一向下的缓冲位移,有效防止上盖12受力过大导致易碎;同时,也能提高行人的踩压感。行人离开时,上盖12在第二弹性复位件14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上移。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地埋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具有一透光区的外壳体以及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反射模块、自恢复式的压力模块以及导液管;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具有一容置腔的散热外壳以及封装于该散热外壳表面的LED光源,所述散热外壳上还开设有贯通至容置腔内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可调节反射模块包括:“V”形反光板、储液袋以及弹性件,所述“V”形反光板是由二反光子板铰接而成,所述弹性件设置在二反光子板之间,以保持该“V”形反光板的张角,所述储液袋设置于“V”形反光板的二反光子板之间;所述“V”形反光板的反光子板设置于光源模块的LED光源与外壳体的透光区之间,以将LED光源发出的光反射至透光区;所述压力模块埋设于地表,所述导液管连接于压力模块与散热外壳的第一开口之间,所述散热外壳的第二开口连接所述可调节反射模块的储液袋;当压力模块收到踩压而形成压力输出,其压力驱动导液管内的液体流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至可调节反射模块的储液袋,所述储液袋体积膨胀带动“V”形反光板克服弹性件张开以改变二反光子板的张角,进而改变由“V”形反光板反射的出光角度;当压力模块失去踩压力而自恢复,储液袋内的液体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回流至导液管内,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带动“V”形反光板恢复至初始张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地埋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具有一透光区的外壳体以及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反射模块、自恢复式的压力模块以及导液管;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具有一容置腔的散热外壳以及封装于该散热外壳表面的LED光源,所述散热外壳上还开设有贯通至容置腔内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可调节反射模块包括:“V”形反光板、储液袋以及弹性件,所述“V”形反光板是由二反光子板铰接而成,所述弹性件设置在二反光子板之间,以保持该“V”形反光板的张角,所述储液袋设置于“V”形反光板的二反光子板之间;所述“V”形反光板的反光子板设置于光源模块的LED光源与外壳体的透光区之间,以将LED光源发出的光反射至透光区;所述压力模块埋设于地表,所述导液管连接于压力模块与散热外壳的第一开口之间,所述散热外壳的第二开口连接所述可调节反射模块的储液袋;当压力模块收到踩压而形成压力输出,其压力驱动导液管内的液体流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至可调节反射模块的储液袋,所述储液袋体积膨胀带动“V”形反光板克服弹性件张开以改变二反光子板的张角,进而改变由“V”形反光板反射的出光角度;当压力模块失去踩压力而自恢复,储液袋内的液体经散热外壳的容置腔回流至导液管内,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带动“V”形反光板恢复至初始张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地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反光板的二反光子板通过一连接轴穿设铰接,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连接轴还穿设于扭簧的中心孔,所述扭簧的二扭臂分别连接于二反光子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地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模块包括:具有一中空通道的活塞壳体以及设置于该活塞壳体的中空通道内的受压部、第一弹性复位件、连接杆和活塞部,所述活塞壳体的中空通道的第一端口平齐于地面设置,所述中空通道的第二端口连接导液管,所述受压部可滑动设置于中空通道的第一端口处,所述活塞部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高伟李提仙傅志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