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696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包括墩身模板和脚手架,脚手架套设在墩身模板的外侧,墩身模板的顶部和底部各自设有多组锚固件,脚手架由多根立杆、多根斜杆以及多根横杆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形成的倒撑伞形脚手架,脚手架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活动扣件与对应的锚固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脚手架可实现整体吊升以便对不同高度的墩身进行施工,施工效率高;同时,倒撑伞形脚手架在模板顶部形成面积较大的施工平台,施工方便,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桥梁工程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相应的桥梁墩身施工越来越多。因墩身施工一般都涉及到高工作业,施工安全备受重视。一般高墩施工均需从地面开始搭设整体式脚手外架以供施工操作平台用,当墩高超过20m时,整体式脚手架搭设极不经济且不安全。目前建筑市场在墩高超高20m时,采用翻模施工较多,即墩身分段施工,浇筑上一段节块时,下部已浇筑好墩身上留一节墩身模板不拆除,在预留模板节上安装上节模板。采用翻模施工时,模板与脚手架为一体式设计,这种方式存在缺陷:1、需要每节模板均设计有脚手平台,增加了模板装备的重量;2、每墩身施工完成,模板上的脚手架和脚手架外围的安全防护设施需要重新拆装,施工时间较长,施工效率低;3、脚手架形成的施工平台面积小,施工不方便,危险系数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该脚手架与模板分离设置,减轻了模板的重量;该脚手架可随施工进度整体提升,同时脚手架外围附着的安全防护网也随着脚手架整体提升,无需重复拆装,施工效率提高,安全系数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包括墩身模板和脚手架,所述脚手架套设在所述墩身模板的外侧,所述墩身模板的顶部和底部各自设有多组锚固件,所述脚手架由多根立杆、多根斜杆以及多根横杆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形成的倒撑伞形脚手架,所述脚手架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活动扣件与对应的所述锚固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墩身模板与脚手架分离设置,墩身模板的重量明显减轻;脚手架呈倒撑伞形套设在墩身模板的外侧,脚手架在墩身模板的顶部形成面积大于墩身顶部面积的施工平台,方便施工,安全系数高;同时,脚手架可通过吊装整体吊升以对不同高度的墩身进行施工,无需对脚手架重复拆装,明显缩短了施工时间,施工效率提高。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锚固件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立杆的下端伸入与其对应的所述锚固件并通过所述活动扣件固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锚固件直接套装在立杆下端,然后通过活动扣件进行固定,拆装方便。进一步,所述脚手架的外侧包裹有安全防护网。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全防护网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所述锚固件预埋深度为35~45c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锚固件预埋深度为35~45cm,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脚手架的仰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墩身模板,2、脚手架,3、锚固件,4、立杆,5、斜杆,6、横杆,7、墩身,8、提升架,9、倒链,10、施工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包括墩身模板1和脚手架2,脚手架2套设在墩身模板1的外侧,墩身模板1的顶部和底部各自设有多组锚固件3,脚手架由多根立杆4、多根斜杆5以及多根横杆6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形成的倒撑伞形脚手架,此处锚固件3预埋深度为35~45cm,增加脚手架2的稳定性,提高施工安全系数。脚手架2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活动扣件与对应的锚固件2连接。倒撑伞形的脚手架2顶部形成施工平台10,施工平台10的面积大于墩身7顶部的面积,便于施工,安全系数高。上一段墩身7施工完成后,脚手架2可通过吊装整体吊升以遍对下一段墩身7进行施工,无需对脚手架2进行重复拆装,极大地缩短了施工时间,施工效率明显提高。本技术中,锚固件3优先采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锚固件,立杆4的下端伸入锚固件3并通过活动扣件固定。安装时,只需将立杆4的下端插入与其对应的锚固件3,然后通过活动扣件进行固定;提升脚手架2时,拆除活动扣件,然后吊装直接提升整个脚手架2即可,拆装非常方便,施工时间短。本技术中,脚手架2的外侧包裹有安全防护网,此处的安全防护网优先采用密目网。施工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意外,施工人员可能会从脚手架2上掉下来,此时安全防护网可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脚手架2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结构,由普通钢管搭设而成,与墩身模板1上预留锚固件3固结后形成稳定性较好的整体结构;脚手架2呈倒撑伞骨状,其中立杆4从外向内围成多圈环形结构,相邻两个环形结构中内层立杆4的下端壁外层立杆4的下端高10~50cm,相邻两层之间的间距为20~30cm。根据实际桥墩浇筑需求,随着脚手架2的提升,脚手架2对应层的立杆4插入墩身模板1上对应的锚固件3内,因此其断面大小可随墩身7断面变化而变化,无需重新拆装脚手架2,实用性较强;脚手架2可整体提升,当墩身7施工完毕时可整体吊放至地面,以方便拆除,安全可靠。组装脚手架2的钢管可重复使用,成本低,节能环保。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安装底部墩身模板1,然后将脚手架2固定在墩身模板1上,开始浇筑;底部墩身7浇筑完成后,利用脚手架2接长墩身钢筋并支立下一段墩身模板1,人工将立杆4上的活动扣件拆下,然后利用吊装将整个脚手架2向上提升至下一段墩身模板1外侧并将立杆4的下端插入其上对应位置的锚固件3内,最后通过活动扣件进行固定,开始浇筑该段墩身7;如此重复上述操作,完成较高墩身7的浇筑。本技术中,吊升脚手架2的吊装有三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汽车吊整体吊升,第二种是采用墩身7旁设置塔吊整体吊升,第三种是在脚手架2上方搭设简易提升架8,采用倒链9整体提升。本技术拆除时可采用汽车吊或塔吊将脚手架2整体吊放至地面,然后再在地面拆除;当采用自制提升架8时,先将脚手架2整体提升至墩顶,然后在墩顶按由远及近的方法将之拆除,拆装非常方便。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墩身7为收坡面,当上一段墩身7浇铸完成后,人工拆下立杆4上的活动扣件,此时需要将脚手架2的断面跳杆将钢管扣件收回,以形成断面较小的施工平台10,使得新形成的脚手架2与下一段墩身模板1配合。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墩身7为等截面,当上一段墩身7浇铸完成后,人工拆下立杆4上的活动扣件,此时需要将脚手架2底部与锚固件3的连接由立杆4连接改为斜杆5连接,立杆4与斜杆5固定连接,可省去缩小脚手架断面的工序,以形成断面较小的施工平台10,使得新形成的脚手架2与下一段墩身模板1配合。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墩身7为空心墩,此时需在墩身内模上设施工平台10,该施工平台10与外模平台通过超出模板顶的倒撑伞形脚手架2连成一体,该工况整个脚手架体系更加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墩身模板(1)和脚手架(2),所述脚手架(2)套设在所述墩身模板(1)的外侧,所述墩身模板(1)的顶部和底部各自设有多组锚固件(3),所述脚手架由多根立杆(4)、多根斜杆(5)以及多根横杆(6)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形成的倒撑伞形脚手架,所述脚手架(2)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活动扣件与对应的所述锚固件(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撑伞形墩身施工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墩身模板(1)和脚手架(2),所述脚手架(2)套设在所述墩身模板(1)的外侧,所述墩身模板(1)的顶部和底部各自设有多组锚固件(3),所述脚手架由多根立杆(4)、多根斜杆(5)以及多根横杆(6)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形成的倒撑伞形脚手架,所述脚手架(2)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活动扣件与对应的所述锚固件(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兆芳邱志欲张永林龙亮刘道清胡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