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48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54
一种防滑地砖,所述防滑地砖的上表面设置引流槽,所述防滑地砖开设贯穿所述防滑地砖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引流槽连通,所述防滑地砖包括砖体和设于所述砖体上的防滑带,所述砖体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砖体的底部包括第一部位以及所述第一部位两侧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向下凸出所述第二部位,以与相邻的防滑地砖形成过水空间,所述排水孔的出口连通所述过水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防水防滑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地砖
本技术涉及地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滑地砖。
技术介绍
在市政建设中,地砖大量使用在人行道、园林景观道等诸多公共场所中,达到美化环境、防滑等作用。在户外道路中经常使用的地砖都是依靠地砖材料本身与鞋底的摩擦力,或者是镂空、表面细微凸起等构件进行防滑。现有技术中的地砖在南方多雨地区,经常出现因为地砖磨损松动,行人踩在松动地砖上,溅起水花污染衣物等诸多现象。而且,雨水不能及时排出时,地砖表面积水淹没防滑部分,使得防滑效果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防滑的防滑地砖。一种防滑地砖,所述防滑地砖的上表面设置引流槽,所述防滑地砖开设贯穿所述防滑地砖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引流槽连通,所述防滑地砖包括砖体和设于所述砖体上的防滑带,所述砖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砖体的底部包括第一部位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部位两侧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向下凸出所述第二部位,以与相邻的防滑地砖形成过水空间,所述排水孔的出口连通所述过水空间。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第一部位的两侧向上倾斜延伸。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砖体上纵向设置两个所述引流槽,每个所述引流槽的长度与所述砖体的宽度相同。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排水孔设置多个,其直径为1~1.5cm。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排水孔呈L形。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防滑带高出所述砖体表面0.8~1cm。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引流槽的底面低于所述砖体的表面0.3~0.5cm。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引流槽的表面处涂刷防水夜光涂料。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防滑带附近。上述防滑地砖,其中,所述引流槽设置一个,且所述排水孔的底部向两侧延伸,呈倒T形。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砖体表面凸起的防滑带、凹槽够有效引导水流流向排水孔,且该防滑地砖铺好后,前后的地砖形成过水空间,多排地砖的过水空间连通后,形成一个可延伸至沟渠的过水通道,能够快速的将地砖表面的积水排出。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防水防滑及指示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防滑地砖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防滑地砖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防滑地砖的截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该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防滑地砖,包括砖体1和设于所述砖体上的防滑带2。所述砖体1大致为方形,其上表面设置两个所述防滑带2。所述的防滑带2与高出所述砖体表面0.8~1cm。所述砖体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块3和凹槽4,所述凸块3与所述凹槽4相匹配。具体的,所述砖体1的四个侧边中,左侧和上侧设置凸块3,右侧和下侧设置凹槽4,安装地砖时,其中一块地砖的凸块2卡合在另一块地砖的凹槽4中,使相邻地砖间可相互嵌固,防止地砖松动溅起水花。所述防滑地砖的上表面设置引流槽5,所述引流槽设置两个,且与所述防滑带垂直设置,每个所述引流槽的长度与所述砖体1的宽度相同,所述引流槽5的底部低于所述砖体1的表面0.3~0.5cm,其深度较小,便于清理集聚的杂物。所述防滑地砖开设贯穿所述防滑地砖的排水孔6,所述排水孔6垂直所述引流槽5且与所述引流槽6连通,防滑地砖表面的水通过所述引流槽5流入所述排水孔6中。所述排水孔6设置多个,每个所述排水孔6的直径为1~1.5cm。砖体1表面凸起的防滑条2、砖体1的表面和引流槽5在三个不同高度的平面上,利用砖体1高度起伏的表面既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同时凸起的防滑带2能将水流导入引流槽5中,再由排水孔6排出。所述排水孔6设置在所述防滑带2附近,方便防滑带3将积水导流至排水孔6。所述砖体的底部呈向下的拱形,包括第一部位7以及所述第一部位7两侧的第二部位8,所述砖体的第一部位7与两个所述引流槽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部位7向下凸出所述第二部位8,以与相邻的防滑地砖形成过水空间,所述排水孔6的出口连通所述过水空间。所述砖体1的第一部位7的两侧向上倾斜延伸,其延伸的部分表面为弧形或为倾斜的平面。前后多排的防滑地砖将底部凸起的第一部位7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过水通道,将降水引流至防滑地砖下端的排水口,有效避免路面积水,增强防滑效果。所述排水孔6呈L形,且排水孔6的底部横向延伸出所述第一部位7,降水可直接排至过水通道中,可有效防止积水倒灌。本实施例中所有结构均为砖体本身自行烧制而成,地砖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与四周地砖侧面凹槽凸起紧密吻合。且地砖注意底部过水通道的方向,避免出现铺设方位交错导致过水通道堵塞或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砖体表面凸起的防滑带、凹槽够有效引导水流流向排水孔,且该防滑地砖铺好后,前后的地砖形成过水空间,多排地砖的过水空间连通后,形成一个可延伸至沟渠的过水通道,能够快速的将地砖表面的积水排出。其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防水防滑效果显著。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防滑地砖,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防滑地砖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引流槽5设置一个,且所述排水孔6的底部向两侧延伸。所述排水孔呈倒T形,且与所述砖体的底部形成的过水空间连通,以使该防滑地砖表面的积水通过引流孔流向过水空间,并从过水空间排出。进一步的,在引流槽5的表面处涂刷防水夜光涂料。白天经过光照后,可持续一段时间发光,甚至可持续12小时,对于无灯光照明的山上景区或是灯光照明不佳的公共场所,能有效指示道路路径及前进方向,引导迷路或视力不佳的行人回到安全区域。减少旅客夜间被困景区,公园小径幽暗造成的摔伤等不必要的损失。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地砖的上表面设置引流槽,所述防滑地砖开设贯穿所述防滑地砖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引流槽连通,所述防滑地砖包括砖体和设于所述砖体上的防滑带,所述砖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砖体的底部包括第一部位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部位两侧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向下凸出所述第二部位,以与相邻的防滑地砖形成过水空间,所述排水孔的出口连通所述过水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地砖的上表面设置引流槽,所述防滑地砖开设贯穿所述防滑地砖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引流槽连通,所述防滑地砖包括砖体和设于所述砖体上的防滑带,所述砖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块和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砖体的底部包括第一部位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部位两侧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向下凸出所述第二部位,以与相邻的防滑地砖形成过水空间,所述排水孔的出口连通所述过水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位的两侧向上倾斜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上纵向设置两个所述引流槽,每个所述引流槽的长度与所述砖体的宽度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逸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