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131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解决了移出淤泥的整体脱水程度不高的问题,包括壳体、输泥管、阴极板、阳极板、置板箱、第一滤水板以及电源,壳体内部开工作腔和集水腔,工作腔包括上腔体以及位于上腔体下方的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水平板,水平板开设有通孔,上腔体开设有出板口,下腔体开设有进板口,上腔体远离出板口的侧面开设有卸泥口,上腔体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水平板上的淤泥朝向卸泥口移动的推泥板,壳体设置有带动水平板在上腔体、置板箱、下腔体内依次循环移动的循环组件,上腔体设置有限制上腔体内的水平板向下移动的限位件;具有提高淤泥脱水效果的优点。

An electroosmotic dewatering device for slud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closes a sludge electroosmotic dewatering devic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overall dewatering degree of the removed sludge is not high, including a shell, a sludge conveying pipe, a cathode plate, an anode plate, a plate-mounted box, a first water filter plate and a power supply, and a working chamber and a catchment chamber are opened inside the shell, and the working chamber includes an upper one. There are horizontal plates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cavity and the lower cavity under the upper cavity. The horizontal plates have through holes, the upper cavity has an outlet, the lower cavity has an inlet, the side of the upper cavity is far from the outlet of th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and the sliding connection of the uppe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ilt pushing the horizontal plate. The mud pushing plate moving towards the mud discharging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ting component which drives the horizontal plate to circulate in turn in the upper chamber, the board box and the lower chamber, and the upp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ing member which restricts the horizontal plate moving downward in the upper chamber. The shell has the advantage of improving the mud dewater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淤泥处理
,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每年生活污水的总排放量不断地增加。淤泥是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的报告显示,至2015年,我国含水量为80%的淤泥年产量达到4703万吨,从而淤泥的脱水处理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淤泥处理的方法中,通常使用重力脱水法、电渗脱水法等,电渗脱水法是在土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土中的水从阳极流向阴极板,产生电渗,从而降低高黏性土的高含水率。现有的淤泥电渗脱水装置通常包括壳体、输泥管以及电源,壳体内部设置有长方体的工作腔,输泥管与输泥泵连接,工作腔内设置有分别与电源正极和负极连接的阳极板以及阴极板,阳极板与阴极板水平设置且阳极板位于阴极板的正上方,集水腔位于阴极板正下方且与工作腔之间通过过滤组件隔离,在电渗工作完成后将该装置内的所有淤泥移出。但是,由于在电渗时淤泥中的水朝向阴极板移动,从而靠近阴极板处淤泥的含水量较高,导致移出淤泥的整体脱水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具有提高淤泥脱水效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包括壳体、输泥管、阴极板、阳极板、第一滤水板以及电源,壳体内部开设有长方体的工作腔以及集水腔,工作腔与集水腔通过第一滤水板分隔,阳极板与阴极板呈水平设置且阳极板位于阴极板正上方,输泥管与壳体的底部连接,还包括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置板箱,工作腔包括上腔体以及位于上腔体下方的下腔体,阳极板位于上腔体的顶部,阴极板位于下腔体的底部,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水平板,水平板开设有通孔,上腔体开设有与置板箱相通以供水平板从上腔体进入置板箱内的出板口,下腔体开设有与置板箱相通以供水平板从置板箱内进入下腔体的进板口,上腔体远离出板口的侧面开设有卸泥口,上腔体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水平板上的淤泥朝向卸泥口移动的推泥板,壳体设置有带动水平板在上腔体、置板箱、下腔体内依次循环移动的循环组件,上腔体设置有限制上腔体内的水平板向下移动的限位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电渗工作时,启动电源,在阴极板和阳极板的电场作用下对淤泥进行脱水工作,在完成电渗工作后,对阴极板以及阳极板断电,推动推泥板带动淤泥朝向卸泥口移动,从而实现先对上腔体内淤泥的处理;然后启动循环组件,带动上腔体内的水平板从出板口离开并进入置板箱,再使下腔体内的水平板带动淤泥进入上腔体内并在限位件的作用下稳定的位于上腔体内,然后使置板箱内的水平板进入下腔体内,从而实现水平板的循环,通过输泥管对下腔体内输泥,然后重新启动电源使阴极板和阳极板带电,实现了对淤泥的二次电渗脱水处理,从而减少排出该装置淤泥的整体含水量,提高了脱水效果。进一步的,壳体外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轴线水平设置并穿过壳体与推泥板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卸泥工作时,启动第一气缸,从而实现带动推泥板将部分含水量较低的淤泥排出工作腔并通过复位气缸带动推板回移至原位置。进一步的,循环组件包括带动上腔体内的水平板从出板口进入置板箱内的第二驱动件、带动置板箱内的水平板从进板口进入下腔体内的第三驱动件、带动下腔体内的水平板进入上腔体内的第四驱动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以及第四驱动件从而实现上腔体内的水平板进入置板箱内、下腔体水平板进入上腔体、置板箱内的水平板进入上腔体内的循环。进一步的,推泥板底部与上腔体内的水平板的上平面抵接,推泥板的底部开设有竖直槽,第二驱动件包括设置于竖直槽内的抵接板以及带动抵接板向下移动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接板以及竖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带动推泥板朝向卸泥口移动并离开水平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抵接板部分滑出竖直槽,此时抵接板部分位于竖直槽内,另一部分与上腔体内的水平板侧面抵接,然后第一气缸带动推泥板反向移动从而使推泥板带动抵接的水平板从出板口离开上腔体并进入置板箱内,从而实现了水平板在上腔体和置板箱之间的转移,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进一步的,第四驱动件包括若干固定于箱体外侧的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伸缩杆竖直设置并穿过壳体与下腔体内的水平板底部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腔体内的水平板进入置板箱内后,启动第四气缸,从而实现下腔体内的水平板进入上腔体并在限位件的作用下稳定放置于上腔体内,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进一步的,第三驱动件设置为固定于置板箱外侧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伸缩杆水平设置并穿过置板箱与置板箱内的水平板抵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腔体内的水平板进入上腔体内时,启动第三气缸从而带动置板箱内的水平板进入下腔体内,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进一步的,上腔体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限位块以及带动限位块朝向限位槽开口处移动的限位弹簧,限位块的下平面设置有便于限位块进入限位槽的导向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四驱动件带动下腔体内的水平板向上移动时与导向面抵接,从而驱动位于限位槽外的限位块滑入限位槽内并挤压复位弹簧,当该水平板的下平面高于限位槽时,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部分限位块滑出限位槽并与该水平板的下底面抵接,从而减少上腔体内的水平板向下滑动进入下腔体内的概率,使上腔体内的水平板安装更加的稳定。进一步的,壳体还开设有位于工作腔上方的加压腔,加压腔与工作腔之间通过第二滤水板隔离,加压腔内设置有侧壁与加压腔内侧壁抵接的加压板,壳体上固定有伸缩杆竖直设置并与加压板固定连接的加压气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电渗工作时,启动加压气缸,带动加压板向下移动,从而增大淤泥受到的压力差,同时加压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从而加快了淤泥内的水朝向集水腔内的移动速度,提高了淤泥脱水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脱水效果。进一步的,壳体连接有与集水腔相通的排水管以及真空管,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真空管连接有真空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真空泵,在集水箱内进行抽真空工作,从而增大工作腔内淤泥受到的压力差,同时压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从而有利于淤泥内的水分进入集水腔内,从而增强了淤泥脱水的效果;通过设置电磁阀控制住排水管的通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在完成电渗工作后,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推泥板推动淤泥朝向卸泥口移动,从而实现先对上腔体内的淤泥处理;(2)对应启动第二驱动件、第三组件以及第四组件,从而实现了淤泥二次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排出该装置淤泥的整体含水量,提高脱水效果;(3)通过设置加压气缸以及真空泵,从而加快淤泥内的水移动速度,并增强脱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淤泥电渗脱水装置整体;图2为图1中淤泥电渗脱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示出了进板口;图4为图1中淤泥电渗脱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推泥板带动上腔体内的水平板从出板口离开时的位置关系;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示出了抵接板与复位弹簧的位置关系;图6为本实施例的限位件的竖向剖视图,示出了固定块、水平板以及限位块的位置关系;附图标记:1、壳体;2、阴极板;3、阳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输泥管(4)、阴极板(2)、阳极板(3)、第一滤水板(29)以及电源,壳体(1)内部开设有长方体的工作腔(7)以及集水腔(6),工作腔(7)与集水腔(6)通过第一滤水板(29)分隔,阳极板(3)与阴极板(2)呈水平设置且阳极板(3)位于阴极板(2)正上方,输泥管(4)与壳体(1)的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置板箱(21),工作腔(7)包括上腔体(71)以及位于上腔体(71)下方的下腔体(72),阳极板(3)位于上腔体(71)的顶部,阴极板(2)位于下腔体(72)的底部,上腔体(71)和下腔体(7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水平板(18),水平板(18)开设有通孔,上腔体(71)开设有与置板箱(21)相通以供水平板(18)从上腔体(71)进入置板箱(21)内的出板口(15),下腔体(72)开设有与置板箱(21)相通以供水平板(18)从置板箱(21)内进入下腔体(72)的进板口(14),上腔体(71)远离出板口(15)的侧面开设有卸泥口(13),上腔体(71)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水平板(18)上的淤泥朝向卸泥口(13)移动的推泥板(16),壳体(1)设置有带动水平板(18)在上腔体(71)、置板箱(21)、下腔体(72)内依次循环移动的循环组件,上腔体(71)设置有限制上腔体(71)内的水平板(18)向下移动的限位件(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包括壳体(1)、输泥管(4)、阴极板(2)、阳极板(3)、第一滤水板(29)以及电源,壳体(1)内部开设有长方体的工作腔(7)以及集水腔(6),工作腔(7)与集水腔(6)通过第一滤水板(29)分隔,阳极板(3)与阴极板(2)呈水平设置且阳极板(3)位于阴极板(2)正上方,输泥管(4)与壳体(1)的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置板箱(21),工作腔(7)包括上腔体(71)以及位于上腔体(71)下方的下腔体(72),阳极板(3)位于上腔体(71)的顶部,阴极板(2)位于下腔体(72)的底部,上腔体(71)和下腔体(7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水平板(18),水平板(18)开设有通孔,上腔体(71)开设有与置板箱(21)相通以供水平板(18)从上腔体(71)进入置板箱(21)内的出板口(15),下腔体(72)开设有与置板箱(21)相通以供水平板(18)从置板箱(21)内进入下腔体(72)的进板口(14),上腔体(71)远离出板口(15)的侧面开设有卸泥口(13),上腔体(71)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水平板(18)上的淤泥朝向卸泥口(13)移动的推泥板(16),壳体(1)设置有带动水平板(18)在上腔体(71)、置板箱(21)、下腔体(72)内依次循环移动的循环组件,上腔体(71)设置有限制上腔体(71)内的水平板(18)向下移动的限位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外固定有第一气缸(17),第一气缸(17)的伸缩杆轴线水平设置并穿过壳体(1)与推泥板(1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电渗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组件包括带动上腔体(71)内的水平板(18)从出板口(15)进入置板箱(21)内的第二驱动件、带动置板箱(21)内的水平板(18)从进板口(14)进入下腔体内的第三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敦敦刘晨许卫峰庄艳峰顾泽民祝哨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渗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