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37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源DC1、直流电源DC2,所述直流电源DC1依次保险管F1、二极管D1、上电接入端VCC1、二极管D2、输出信号端Vin+,并依次连接电阻R35、电阻R31、输出信号端Vin1+,并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并连接电解CE2、SGND;所述直流电源DC2依次连接保险管F2、二极管D3、上电接入端VCC2、三极管Q5的集电极c5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e5端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三极管Q5的基极b5端依次连接电阻R50、上电接入端VCC2,并依次连接电阻R51、三极管Q4的集电极c4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e4端连接SGND;三极管Q4的基极b4端依次连接电阻R53、三极管Q4的发射极e4端,并依次连接电阻R52、上电接入端VCC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尤其是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DC双电源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双电源供电常见于应急电源内部电路,或高端LED检修拆卸困难的电路。该电源的寿命就比较短,而LED灯珠本身寿命可长达10万小时,对于某些场合,灯具装上去以后很不容易拆下来,因此当灯具因为电源或电路器件寿命短的原因导致LED灯具报废时,无疑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当主电路供电系统出现故障,由第二路电源正常供电的小电路。双电源供电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应急电源大多采用单片机MCUIC来控制电池保护的一些逻辑电路和开关电路,纯模拟器件做的逻辑电路还是很少;2)市场上像这样双路供电电源没有加此电路;3)像MCUIC的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DC双电源供电电路。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源DC1、直流电源DC2、保险管F1、保险管F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上电接入端VCC1、上电接入端VCC2、电阻R35、电阻R31、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解CE2;所述直流电源DC1依次保险管F1、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连接上电接入端VCC1、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依次连接输出信号端Vin+,并依次连接电阻R35、电阻R31、输出信号端Vin1+,并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并连接电解CE2正极,电解CE2的负极连接SGND;所述直流电源DC2依次连接保险管F2、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负极依次连接上电接入端VCC2、三极管Q5的集电极c5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e5端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三极管Q5的基极b5端依次连接电阻R50、上电接入端VCC2,并依次连接电阻R51、三极管Q4的集电极c4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e4端连接SGND;三极管Q4的基极b4端依次连接电阻R53、三极管Q4的发射极e4端,并依次连接电阻R52、上电接入端VCC1;SGND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并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GND1,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GND2;所述输出信号端Vin+输出信号Vin+,输出信号端Vin1+输出信号Vin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通过采用三极管搭建的控制电路,替代单片机MCUIC搭建的控制电路,三极管较之单片机MCUIC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有效降低低压双电源电路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的主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直流电源DC1、直流电源DC2、保险管F1、保险管F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上电接入端VCC1、上电接入端VCC2、电阻R35、电阻R31、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解CE2;所述直流电源DC1依次保险管F1、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连接上电接入端VCC1、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依次连接输出信号端Vin+,并依次连接电阻R35、电阻R31、输出信号端Vin1+,并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并连接电解CE2正极,电解CE2的负极连接SGND;所述直流电源DC2依次连接保险管F2、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负极依次连接上电接入端VCC2、三极管Q5的集电极c5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e5端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三极管Q5的基极b5端依次连接电阻R50、上电接入端VCC2,并依次连接电阻R51、三极管Q4的集电极c4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e4端连接SGND;三极管Q4的基极b4端依次连接电阻R53、三极管Q4的发射极e4端,并依次连接电阻R52、上电接入端VCC1;所述SGND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并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GND1,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GND2;所述输出信号端Vin+输出信号Vin+,输出信号端Vin1+输出信号Vin1+;所述电阻R52和所述电阻R53分压比控制三极管Q4的基极b4端的电压大小,从而控制三极管Q4的集电极c4端与发射极e4端的导通或断开,即三极管Q4的导通或截止;该电路的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直流电源DC1的电压稳定时,上电接入端VCC1电压稳定;直流电源DC2的电压稳定时,上电接入端VCC2电压稳定,三极管Q5截止,电解CE2、输出信号端Vin+、输出信号端Vin1+由直流电源DC1供电;步骤二、当直流电源DC1的电压降低到预设电压值时,上电接入端VCC1电压也随之降低到预设值,电阻R52、电阻R53的电压比减小,三极管Q4导通,三极管Q5的也对应导通;直流电源DC2给电解CE2供电,输出信号端Vin+、输出信号端Vin1+输出信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本技术通过采用三极管搭建的控制电路,替代单片机MCUIC搭建的控制电路,三极管较之单片机MCUIC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有效降低低压双电源电路的成本。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源DC1、直流电源DC2、保险管F1、保险管F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上电接入端VCC1、上电接入端VCC2、电阻R35、电阻R31、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解CE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DC1依次保险管F1、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连接上电接入端VCC1、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依次连接输出信号端Vin+,并依次连接电阻R35、电阻R31、输出信号端Vin1+,并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并连接电解CE2正极,电解CE2的负极连接SGND;所述直流电源DC2依次连接保险管F2、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负极依次连接上电接入端VCC2、三极管Q5的集电极c5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e5端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三极管Q5的基极b5端依次连接电阻R50、上电接入端VCC2,并依次连接电阻R51、三极管Q4的集电极c4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e4端连接SGND;三极管Q4的基极b4端依次连接电阻R53、三极管Q4的发射极e4端,并依次连接电阻R52、上电接入端VCC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双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源DC1、直流电源DC2、保险管F1、保险管F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上电接入端VCC1、上电接入端VCC2、电阻R35、电阻R31、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解CE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DC1依次保险管F1、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连接上电接入端VCC1、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依次连接输出信号端Vin+,并依次连接电阻R35、电阻R31、输出信号端Vin1+,并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并连接电解CE2正极,电解CE2的负极连接SGND;所述直流电源DC2依次连接保险管F2、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龙王文银王彩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康佳绿色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