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26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包括一舌片绝缘座、二端子绝缘座、以及多个端子;舌片绝缘座具有一延伸而出的舌部,而二端子绝缘座分别结合于舌片绝缘座的上、下处,且各端子分别设于二端子绝缘座上,且各端子皆具有一固定段、一由固定段一端延伸而出的接触段、以及一由固定段另一端延伸而出的焊接段,各端子的接触段分别位于舌部的上、下表面;其中,各端子的固定段皆具有表露于端子绝缘座上的固定面,且所述固定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段的最大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端子与绝缘组件的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改良于端子包覆型式且适用于高频的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
技术介绍
按,由于现今连接器已朝向高频信号传递为其基本条件,因此连接器在设计上不仅需符合规格外,其内部的结构、生产及其组装更面临许多技术上的课题有待突破及改进。而连接器不外乎通过绝缘本体包覆端子来成型。以往的连接器由于端子与端子间的间距尚且足够,因此可在端子上直接冲制如突出的勾部等结构,使得绝缘本体于塑料包覆时可增加彼此间的结合强度;但随着多端子及高频等需求的诞生,端子间距已无法提供上述结构来维持与绝缘本体间的结合强度,故在省略后使得连接器的端子仅得通过绝缘本体的完整包覆来解决此一问题。但碍于组装流程上,对于具有双排端子的连接器,其绝缘本体往往也需通过多件式的组装,且受限于规格的限制必须薄型化而无法增厚来包覆端子,因此现有连接器在端子的包覆上采半包覆式,也就是绝缘本体的组件并未完整包覆端子,而是再通过之后的组装流程将各组件组合而成使端子内藏于绝缘本体内。惟,由于绝缘本体的组件并未完整包覆端子,因此在后续的生产流程中仍有可能因外界的因素造成端子与其绝缘组件脱离,以致影响成品的良率。有鉴于此,本技术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其可在上述半包覆式的情况下,提高端子与绝缘组件的结合强度。同时不影响连接器既有的规格(如端子间距或厚度)等。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包括一舌片绝缘座、二端子绝缘座、以及多个端子;舌片绝缘座具有一延伸而出的舌部,而二端子绝缘座分别结合于舌片绝缘座的上、下处,且各端子分别设于二端子绝缘座上,且各端子皆具有一固定段、一由固定段一端延伸而出的接触段、以及一由固定段另一端延伸而出的焊接段,各端子的接触段分别位于舌部的上、下表面;其中,各端子的固定段皆具有表露于端子绝缘座上的固定面,且所述固定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段的最大宽度。其中,该舌片绝缘座更具有一舌片基部,且该舌部由该舌片基部向前延伸而出。其中,该二端子绝缘座皆具有一结合部,且该二端子绝缘座的结合部具有与该舌片基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贴接的结合面。其中,该端子的固定段分别埋设于该二端子绝缘座的结合部上所述固定面与所述结合面形成一共平面关系。其中,各该端子的固定段的固定面上设有延其长度连续或不连续的凹部。其中,所述凹部为一导斜角或一垂直角。其中,该舌片绝缘座内埋设一遮蔽片。其中,该遮蔽片由该舌片绝缘座的舌片基部延伸至该舌部。其中,该舌部的上、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入的端子槽,且各该端子的接触段即分别容置于所述端子槽内。其中,该舌部的上、下表面分别突设有多个间隔肋,以由该间隔肋之间分别形成所述端子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图2的3-3断面剖示图。图4为图3的A部分放大详图。图5为图3的A部分另一实施例的放大详图。其中,附图标记:1舌片绝缘座10舌片基部11舌部110间隔肋111端子槽2端子绝缘座20结合部200结合面21限位缘3多个端子30固定段300固定面301凹部31接触段32焊接段4遮蔽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进一步揭露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立体组合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包括一舌片绝缘座1、二端子绝缘座2、以及多个端子3;其中:该舌片绝缘座1由绝缘材质构成,其可具有一舌片基部10、以及一由该舌片基部10向前延伸而出的舌部11。该舌片绝缘座1内可埋设一遮蔽片4,所述遮蔽片4可由金属材质制成,并被舌片绝缘座1于射出成型时包覆于该舌片绝缘座1内部,且由该舌片绝缘座1的舌片基部10延伸至舌部11。该舌部11的上、下表面则分别突设有多个间隔肋110,以由该等间隔肋110之间分别形成有多个凹入的端子槽111,俾供上述端子3容置。该二端子绝缘座2亦由绝缘材质构成,并皆包覆有多个上述端子3,且该二端子绝缘座2分别结合于上述舌片绝缘座1的上、下处,进而供各自的端子3容置在上述舌部11上、下表面所形成的端子槽111内。更详细地,该二端子绝缘座2皆具有一结合部20,而各端子3则具有一固定段30、一由固定段30一端延伸而出的接触段31、以及一由固定段30另一端延伸而出的焊接段32,所述结合部20供各端子3的固定段30埋设,且结合部20具有一与舌片基部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贴接的结合面200,各端子3的固定段30表露于所述结合面200上,以供其接触段31与焊接段32分别由结合部20的前、后突伸而出。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于各端子3的固定段30上具有表露于结合面200的固定面300,所述固定面300与所述结合面200形成一共平面关系,即实质上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所述固定面300的宽度d小于固定段30的最大宽度D(即固定段30截断面的宽度最大值),故使得端子绝缘座2的固定座20在射出成型时,即可朝向宽度较小的固定面300形成限位缘21,借以在连接器整体厚度、以及各端子间距受限的情况下,仍可增加固定座20与端子3间的结合强度,避免端子3容易发生翘曲等情事而与端子绝缘座2脱离。是以,借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技术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再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在本技术所举的实施例中,主要于各端子3的固定段30的固定面300上,设有延其长度连续或不连续的凹部301,所述凹部301如图4所示可为一导斜角、亦可如图5所示为一垂直角。除此之外,其它几何形状可达到使固定面300的宽度d小于固定段30的最大宽度D,皆同理可使固定座20在射出成型时于凹部301上形成所述限位缘21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舌片绝缘座,具有一延伸而出的舌部;二端子绝缘座,分别结合于该舌片绝缘座的上、下处;以及多个端子,分别设于该二端子绝缘座上,且各该端子皆具有一固定段、一由该固定段一端延伸而出的接触段、以及一由该固定段另一端延伸而出的焊接段,各该端子的接触段分别位于该舌部的上、下表面;其中,各该端子的所述固定段皆具有表露于该端子绝缘座上的固定面,且所述固定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段的最大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舌片绝缘座,具有一延伸而出的舌部;二端子绝缘座,分别结合于该舌片绝缘座的上、下处;以及多个端子,分别设于该二端子绝缘座上,且各该端子皆具有一固定段、一由该固定段一端延伸而出的接触段、以及一由该固定段另一端延伸而出的焊接段,各该端子的接触段分别位于该舌部的上、下表面;其中,各该端子的所述固定段皆具有表露于该端子绝缘座上的固定面,且所述固定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段的最大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舌片绝缘座更具有一舌片基部,且该舌部由该舌片基部向前延伸而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端子绝缘座皆具有一结合部,且该二端子绝缘座的结合部具有与该舌片基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贴接的结合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结合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寰
申请(专利权)人: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