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26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导电端子适于将导线电连接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缘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缘,并且所述基部上限定一个适于插入导线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与所述通孔对齐;一对夹持臂,分别从所述基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相向倾斜地延伸,所述夹持臂的末端分别形成夹持部,以夹持通过所述插入孔插入的所述导线的导体;以及导线限位部,所述导线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位于所述导线的插入方向的下游侧,并具有与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顶部平面,以限制所述导线的插入长度。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导电端子能够允许导线从下方插入其中,同时防止导线过度插入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没有壳体的线对板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更特别涉及一种适于从下方插入导线且防止导线过度插入的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电连接器将导线电连接到电路板上。在导电端子与电路板进行电连接时,通常都预先将导电端子固定到一绝缘壳体中,然后再与电路板进行连接固定。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绝缘壳体占据电路板较大的空间。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改进的导电端子,其可以在没有绝缘壳体固定的情况下实现导线与电路板的电连接。然而,这种导电端子只允许导线从电路板的上方插入。随着客户需求的逐步扩大,要求能够实现从下方将导线插入到导电端子中。而且,在现有技术中,上述导电端子多数为单次使用结构,即,一旦导线的导体插入该导电端子之后,导线的导体就不能拔出。对于这种单次使用的结构,不能实现更换导线。另外,在现有的没有壳体的导电端子中,对插入到其中的导线的定位及固持能力较低,所以导线容易脱离出连接。在某些情况下,导线被过度插入到导电端子中。因此,亟须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导电端子,适于将导线电连接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缘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缘,并且所述基部上限定一个适于插入导线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与所述通孔对齐;一对夹持臂,分别从所述基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相向倾斜地延伸,所述夹持臂的末端分别形成夹持部,以夹持通过所述插入孔插入的所述导线的导体;以及导线限位部,所述导线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位于所述导线的插入方向的下游侧,并具有与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顶部平面,以限制所述导线的插入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至少一对释放部,所述释放部适于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撑开一对所述夹持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从所述基部的两个所述第二边缘平行于所述基部向外延伸的两个焊接部,所述焊接部适于焊接到所述电路板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每个所述焊接部包括第一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和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垂直的第三侧,从每个所述焊接部的所述第一侧、第二侧和第三侧中的至少一侧沿所述导线的插入方向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两个支撑臂,所述导线限位部构造成从所述支撑臂的末端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分别从两个焊接部中的一个焊接部的第一侧和两个焊接部中的另一个焊接部的第二侧沿所述插入方向向上延伸形成两个支撑臂,所述导线限位部构造成从两个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从每个焊接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沿所述插入方向向上延伸形成四个支撑臂,所述导线限位部构造成从四个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释放部是在所述夹持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形成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朝向外侧偏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线限位部包括至少一个释放孔,外部释放工具适于穿过所述释放孔与所述释放部接合并使得所述释放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两对释放部和两个释放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个夹持部的末端向上延伸形成支撑臂,所述导线限位部构造成从所述支撑臂的末端沿平行于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延伸形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线限位部的末端向下延伸形成悬臂,以可靠地限制导线的插入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释放部包括在所述夹持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形成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朝向外侧偏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线限位部构造成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缘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每个夹持部的宽度,使得外部释放工具适于从所述导线限位部的外侧与所述释放部接合并使得所述释放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夹持部中设有尖刺部,所述尖刺部适于夹持并刺入所述导线的导体中,从而防止所述导体从所述插入孔中拔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构造成防止所述导线在插入过程中发生偏移。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边缘和所述焊接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基部和焊接部大致垂直,所述导向部从所述过渡部的侧面上向上相向倾斜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导向部从所述第二边缘向上相向倾斜延伸。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导电端子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导电端子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导电端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外部释放工具,所述外部释放工具适于与所述释放部接合并使得所述释放部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外部释放工具的末端为一个板状件。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电端子能够允许导线从下方插入到端子中,同时导线的导体插入到合适的位置后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受到导线限位部的阻挡,从而防止导线的过度插入;导线可以重复插拔,便于更换导线;以及,导线插入导通后不容易从插入孔中脱落。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本技术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将图1所示导电端子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利用外部释放工具释放从下方插入到导电端子中的导线;图3为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图2中的导电端子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利用外部释放工具释放从下方插入到导电端子中的导线;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将图4所示导电端子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利用外部释放工具释放从下方插入到导电端子中的导线;图6为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图5中的导电端子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利用外部释放工具释放从下方插入到导电端子中的导线;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将图7所示导电端子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利用外部释放工具释放从下方插入到导电端子中的导线;以及图9为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图8中的导电端子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利用外部释放工具释放从下方插入到导电端子中的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端子,适于将导线电连接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缘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缘,并且所述基部上限定一个适于插入导线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与所述通孔对齐;一对夹持臂,分别从所述基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相向倾斜地延伸,所述夹持臂的末端分别形成夹持部,以夹持通过所述插入孔插入的所述导线的导体;以及导线限位部,所述导线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位于所述导线的插入方向的下游侧,并具有与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顶部平面,以限制所述导线的插入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端子,适于将导线电连接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缘和两个相对的第二边缘,并且所述基部上限定一个适于插入导线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与所述通孔对齐;一对夹持臂,分别从所述基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相向倾斜地延伸,所述夹持臂的末端分别形成夹持部,以夹持通过所述插入孔插入的所述导线的导体;以及导线限位部,所述导线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位于所述导线的插入方向的下游侧,并具有与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顶部平面,以限制所述导线的插入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对释放部,所述释放部适于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撑开一对所述夹持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基部的两个所述第二边缘平行于所述基部向外延伸的两个焊接部,所述焊接部适于焊接到所述电路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焊接部包括第一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和与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垂直的第三侧,从每个所述焊接部的所述第一侧、第二侧和第三侧中的至少一侧沿所述导线的插入方向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两个支撑臂,所述导线限位部构造成从所述支撑臂的末端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分别从两个焊接部中的一个焊接部的第一侧和两个焊接部中的另一个焊接部的第二侧沿所述插入方向向上延伸形成两个支撑臂,所述导线限位部构造成从两个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从每个焊接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沿所述插入方向向上延伸形成四个支撑臂,所述导线限位部构造成从四个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方向向内延伸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部是在所述夹持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形成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朝向外侧偏转。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限位部包括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定兵师明付小智张巍江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