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卷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254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7:04
一种电池卷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针包括第一卷针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卷针座上的第一针芯,所述第一卷针座上设置有供隔膜切刀穿过的切刀通槽;所述第二卷针包括第二卷针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卷针座上的第二针芯,所述第二卷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切刀通槽对应的供隔膜切刀穿入的切刀容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卷针可实现隔膜切刀在卷针内部将隔膜切断,从而避免了因隔膜头部长度过长,在电芯压扁时容易出现隔膜打折的现象,从而改善了电池的外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卷针
本技术属于电池制造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软包装电池的卷绕工艺一直是各大电池制造商的核心技术。电池卷绕就是在一定的温湿度环境下,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及隔膜卷绕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固定形态的可以封装的电芯。如图1所示,卷绕时,一对相对设置的卷针100夹住两片隔膜101先进行始卷绕,接着再带动正极片102和负极片103一起卷绕。卷绕完成后,将正、负极片切断,同时隔膜也在卷针的下方被隔膜切刀104切断,然后再将隔膜被切断后剩余的部分——隔膜头部(图1中虚线圈出部分)包裹在卷针表面,并贴上终止胶带,将卷针从电芯中拔出后,将电芯压扁成型,完成卷绕操作。对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来说,一般是在电芯被压扁后才进行封装,如图2所示,电芯卷绕完成时,隔膜头部(图2中虚线圈内的双点划线部分)因被卷针夹住而无法伸展,因隔膜头部的长度大于卷针厚度,在电芯压扁后会形成隔膜头部出现2~6折的无规则折叠现象,这不但增加了电芯的厚度,还会出现起棱现象,影响电池外观。因此如何避免隔膜打折是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卷绕工艺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避免隔膜打折,有的设备卷绕供应商在卷绕设备上增加机械手,机械手在压卷芯之前对隔膜进行抚平,从而避免隔膜打折。通过增加机械手虽然可以解决隔膜打折的问题,但是在工艺中增加了动作,降低了整体效率,而且机械手在拨动隔膜时可能会使极耳间距发生变化,对电池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卷绕工艺中使用的卷针,可以解决隔膜打折所导致的电芯厚度变厚及外观起棱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电池卷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所述第一卷针包括第一卷针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卷针座上的第一针芯,所述第一卷针座上设置有供隔膜切刀穿过的切刀通槽;所述第二卷针包括第二卷针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卷针座上的第二针芯,所述第二卷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切刀通槽对应的供隔膜切刀穿入的切刀容纳槽。更具体的,所述切刀通槽位于所述第一针芯的旁侧,并贯穿所述第一卷针座的外侧面和内侧面。更具体的,所述切刀容纳槽为贯穿所述第二卷针座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通槽。更具体的,所述第二卷针座上设置有隔膜导向斜面,所述隔膜导向斜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卷针座的未设置切刀容纳槽的一侧,并从所述第二卷针座的内侧面向第二卷针座外侧面的端部延伸,所述隔膜导向斜面与第二卷针座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0~50°。更具体的,所述隔膜导向斜面与第二卷针座的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9°。更具体的,所述第一卷针座和所述第二卷针座上分别设置有避空槽,所述第一卷针座上的避空槽位于第一卷针座的头部,并从所述第一卷针座的内侧面向内部凹陷,且避空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卷针座头部的端面、另一端延伸至与切刀通槽连通;所述第二卷针座上的避空槽位于第二卷针座的头部,并从所述第二卷针座的内侧面向内部凹陷,且避空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卷针座头部的端面、另一端延伸至与切刀容纳槽连通。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在卷针座上设置可以通过隔膜切刀的通槽,在电芯卷绕完成后,隔膜切刀可穿过切刀通槽及切刀容纳槽,在卷针内部将隔膜切断,从而可以避免隔膜头部长度过长所带来的隔膜打折的情况,从而有效解决电池厚度过厚及外观起棱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卷针卷绕电芯时的示意图;图2为电芯卷绕后被压扁的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卷针的剖视图;图6为切刀切割隔膜的示意图;图7为电芯卷绕后隔膜头部的位置变化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卷针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的电池卷针包括第一卷针1和第二卷针2,第一卷针1和第二卷针2相对间隔设置,卷绕时隔膜及极片的起始端伸入至第一卷针1和第二卷针2之间,并被第一卷针1和第二卷针2夹持。第一卷针1和第二卷针2同时旋转时,带动隔膜及正、负极片一起旋转卷绕。第一卷针1包括第一卷针座1-1及设置于第一卷针座1-1上的第一针芯1-2,第一针芯1-2的两端伸出于第一卷针座1-1,第一针芯1-2的尾端与卷绕设备相固定,头部为自由端。在第一卷针座1-1上设置有供隔膜切刀穿过的切刀通槽1-1a,切刀通槽1-1a位于第一针芯1-2的旁侧,并沿第一卷针1的长度方向延伸。切刀通槽1-1a贯穿第一卷针座1-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与第二卷针相对的侧面为内侧面),使得隔膜切刀可从第一卷针座1-1的外侧穿过切刀通槽1-1a,伸入至第一卷针座1-1的内侧。第二卷针2包括第二卷针座2-1及设置于第二卷针座2-1上的第二卷针2-2,第二针芯2-2的两端伸出于第二卷针座2-1,同样的,第二针芯2-2的尾端与卷绕设备相固定,头部为自由端。在第二卷针座2-1上设置有切刀容纳槽2-1a,切刀容纳槽2-1a的位置与第一卷针座1-1上切刀通槽1-1a的位置相对应,且切刀容纳槽2-1a的大小也与切刀通槽的大小相对应,隔膜切刀可穿入切刀容纳槽2-1a中。切刀容纳槽2-1a可为贯穿第二卷针座2-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通槽,使得隔膜切刀可穿出第二卷针座2-1。如图6所示,当卷绕完成后,隔膜切刀3穿过第一卷针座1-1上的切刀通槽1-1a,伸到第一卷针1和第二卷针2之间,将位于第一卷针1和第二卷针2之间的隔膜10切断,在切割隔膜时,隔膜切刀3依次穿过第一卷针座1-1上的切刀通槽1-1a和第二卷针座2-1上的切刀容纳槽2-1a,从而将隔膜10在卷针内部切断。为了让隔膜在切断后可以自然平躺伸展,在第二卷针座2-1上设置有隔膜导向斜面2-1b,隔膜导向斜面2-1b设置于第二卷针座2-1的未设置切刀容纳槽2-1a的一侧,隔膜导向斜面2-1b从第二卷针座2-1的内侧面s2(与第一卷针相对的侧面)向第二卷针座2-1外侧面的端部延伸,隔膜导向斜面2-1b与第二卷针座2-1的内侧面s2之间的夹角a可为30~50°,本实施例中a=39°。如图7所示,由于本技术的卷针在卷绕完成后切割隔膜时,隔膜切刀是经切刀通槽伸至两个卷针之间对隔膜进行切割,不是在卷针的下方来切割隔膜,因此隔膜被切割后,隔膜头部的长度小于卷针的厚度,被割断的隔膜头部不会与电芯接触,并可在隔膜导向斜面的作用下自然躺平于卷芯内部,不会形成折叠,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卷芯因隔膜头部折叠带来的电池厚度变大或外观不良的问题。当隔膜被切断后,隔膜头部处于悬空状态,在将卷芯从卷针中拔出时,隔膜头部可能与卷针有接触干扰。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为了防止被切断的隔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卷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针包括第一卷针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卷针座上的第一针芯,所述第一卷针座上设置有供隔膜切刀穿过的切刀通槽;所述第二卷针包括第二卷针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卷针座上的第二针芯,所述第二卷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切刀通槽对应的供隔膜切刀穿入的切刀容纳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卷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针包括第一卷针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卷针座上的第一针芯,所述第一卷针座上设置有供隔膜切刀穿过的切刀通槽;所述第二卷针包括第二卷针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卷针座上的第二针芯,所述第二卷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切刀通槽对应的供隔膜切刀穿入的切刀容纳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通槽位于所述第一针芯的旁侧,并贯穿所述第一卷针座的外侧面和内侧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容纳槽为贯穿所述第二卷针座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通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针座上设置有隔膜导向斜面,所述隔膜导向斜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卷针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恩徐延铭朱兆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