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013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底部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的内侧设置有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通过固定柱与所述底壳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顶部侧边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设置有反光膜,所述背板且位于所述套筒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反光片,所述反光片的顶部设置有亮度感应模块,所述套筒的内壁中部设置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套筒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顶部设置有散光板,所述散光板位于所述套筒的内侧顶部,所述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整形套筒。有益效果:光的有效性和均匀性以及投影图像的效果更好,同时使得投影设备的尺寸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背光整形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的进步已经提供了许多不同的照明技术,包括小型轻便的数据投影仪,从LED发出的光被投射到微型显示器上,如LCD,微型投影技术的一个挑战就是微型显示器通常是一个长方形形状,而LED发出的光是一个圆形半球形,其不符合微型显示器的形状,因此,LED光的有效性和均匀性以及投影图像的效果并不好,传统的方法增加了多个透镜,从而增大了投影设备的尺寸,导致设备较大。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底部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的内侧设置有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通过固定柱与所述底壳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顶部侧边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设置有反光膜,所述背板且位于所述套筒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反光片,所述反光片的顶部设置有亮度感应模块,所述套筒的内壁中部设置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所述套筒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顶部设置有散光板,所述散光板位于所述套筒的内侧顶部,所述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整形套筒,所述整形套筒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扩散片,所述扩散片的顶部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所述扩散片通过胶框与所述印刷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偏光片一,所述偏光片一的顶部设置有薄膜晶体管(TFT)基板,所述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前框,所述前框的内侧依次设置有液晶层、彩色滤光片和偏光片二,所述彩色滤光片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偏光片二之间,所述偏光片二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为圆形结构,所述套筒为圆柱形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亮度感应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所述印刷电路板均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偏光片一偏光片一为竖直均匀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整形套筒的底端为圆形结构,所述整形套筒的顶端为矩形结构,所述整形套筒的中部为渐变曲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把传统的透镜,通过扩散片、偏光片一和薄膜晶体管基板取代,使得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的有效性和均匀性以及投影图像的效果更好,同时使得投影设备的尺寸更小。另外,通过把背板为圆形结构,套筒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便于设备的安装和匹配;通过把亮度感应模块、发光二极管、印刷电路板均与主控制板电连接,使得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更高;通过把偏光片一为竖直均匀设置,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把整形套筒的底端为圆形结构,整形套筒的顶端为矩形结构,整形套筒的中部为渐变曲面结构,使得整形套筒的结构更加美观对光线的影响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板;2、底壳;3、主控制板;4、固定柱;5、套筒;6、反光膜;7、反光片;8、亮度感应模块;9、发光二极管;10、导光板;11、散光板;12、整形套筒;13、扩散片;14、印刷电路板;15、胶框;16、偏光片一;17、薄膜晶体管基板;18、前框;19、液晶层;20、彩色滤光片;21、偏光片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壳2,所述底壳2的内侧设置有主控制板3,所述主控制板3通过固定柱4与所述底壳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背板1的顶部侧边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侧设置有反光膜6,所述背板1且位于所述套筒5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反光片7,所述反光片7的顶部设置有亮度感应模块8,所述套筒5的内壁中部设置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9,所述套筒5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导光板10,所述导光板10的顶部设置有散光板11,所述散光板11位于所述套筒5的内侧顶部,所述套筒5的顶部设置有整形套筒12,所述整形套筒12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扩散片13,所述扩散片13的顶部设置有印刷电路板14,所述扩散片13通过胶框15与所述印刷电路板14固定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1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偏光片一16,所述偏光片一16的顶部设置有TFT基板17,所述套筒5的顶部设置有前框18,所述前框18的内侧依次设置有液晶层19、彩色滤光片20和偏光片二21,所述彩色滤光片20位于所述液晶层19和所述偏光片二21之间,所述偏光片二21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20的顶部。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传统的透镜,通过扩散片13、偏光片一16和薄膜晶体管基板17取代,使得发光二极管9发出的光的有效性和均匀性以及投影图像的效果更好,同时使得投影设备的尺寸更小。另外,通过把背板1为圆形结构,套筒5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便于设备的安装和匹配;通过把亮度感应模块8、发光二极管9、印刷电路板14均与主控制板3电连接,使得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更高;通过把偏光片一16为竖直均匀设置,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把整形套筒12的底端为圆形结构,整形套筒12的顶端为矩形结构,整形套筒12的中部为渐变曲面结构,使得整形套筒12的结构更加美观对光线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传统的透镜,通过扩散片13、偏光片一16和薄膜晶体管基板17取代,使得发光二极管9发出的光的有效性和均匀性以及投影图像的效果更好,同时使得投影设备的尺寸更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壳(2),所述底壳(2)的内侧设置有主控制板(3),所述主控制板(3)通过固定柱(4)与所述底壳(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背板(1)的顶部侧边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侧设置有反光膜(6),所述背板(1)且位于所述套筒(5)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反光片(7),所述反光片(7)的顶部设置有亮度感应模块(8),所述套筒(5)的内壁中部设置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9),所述套筒(5)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导光板(10),所述导光板(10)的顶部设置有散光板(11),所述散光板(11)位于所述套筒(5)的内侧顶部,所述套筒(5)的顶部设置有整形套筒(12),所述整形套筒(12)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扩散片(13),所述扩散片(13)的顶部设置有印刷电路板(14),所述扩散片(13)通过胶框(15)与所述印刷电路板(14)固定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1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偏光片一(16),所述偏光片一(16)的顶部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基板(17),所述套筒(5)的顶部设置有前框(18),所述前框(18)的内侧依次设置有液晶层(19)、彩色滤光片(20)和偏光片二(21),所述彩色滤光片(20)位于所述液晶层(19)和所述偏光片二(21)之间,所述偏光片二(21)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20)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整形的背光结构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壳(2),所述底壳(2)的内侧设置有主控制板(3),所述主控制板(3)通过固定柱(4)与所述底壳(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背板(1)的顶部侧边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内侧设置有反光膜(6),所述背板(1)且位于所述套筒(5)的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反光片(7),所述反光片(7)的顶部设置有亮度感应模块(8),所述套筒(5)的内壁中部设置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9),所述套筒(5)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导光板(10),所述导光板(10)的顶部设置有散光板(11),所述散光板(11)位于所述套筒(5)的内侧顶部,所述套筒(5)的顶部设置有整形套筒(12),所述整形套筒(12)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扩散片(13),所述扩散片(13)的顶部设置有印刷电路板(14),所述扩散片(13)通过胶框(15)与所述印刷电路板(14)固定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1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偏光片一(16),所述偏光片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科学肖树新陈建刚曾文辉沈冠王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长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