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对比度宽视角LC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13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对比度宽视角LCD,包括LCD单元、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上偏振片、上玻璃基板、LCD单元、下玻璃基板和下偏振片依次连接,LCD单元的厚度为2.8μm‑8.0μm,所述LCD单元的延迟量为200nm‑1000n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比度高,结构简单,而且能进行宽视角显示,显示角度大于人眼的可观察角度,对比度可达2000:1,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对比度宽视角LCD
本技术涉及LCD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对比度宽视角LCD。
技术介绍
LCD(LiquidCrystalDisplay的简称,即液晶显示屏),LCD具有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显示器材,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仪器仪表上了。LCD中主要是依靠液晶的光电效应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液晶在非驱动情况下,其分子以某种方向排列有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驱动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改变,光线在通过偏光片方向明暗度改变,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象。常规的LCD对比度为400:1,对比度低,并且视角范围较小,观察者使用时由于对比度低及视角范围受到限制,造成观察效果不佳,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宽视角显示,对比度高的高对比度宽视角LCD。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对比度宽视角LCD,包括LCD单元、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上偏振片、上玻璃基板、LCD单元、下玻璃基板和下偏振片依次连接,LCD单元的厚度为2.8μm-8.0μm,LCD单元的延迟量为200nm-1000n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控制LCD单元的厚度和延迟量参数,使其配合其他结构共同使用,使得本技术的显示角度大于人眼的可观察角度,即用户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本技术的显示内容都不会出现盲区,实现了全视角显示,同时本技术的各种参数使对比度提高,对比度达到2000:1,实现了高对比度。本技术的对比度高,结构简单,而且能进行宽视角显示,显示角度大于人眼的可观察角度,对比度可达2000:1,可靠性和实用性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LCD单元包括LCD型液晶、上PI定向层、下PI定向层、框胶、上ITO导向层和下ITO导向层,上ITO导向层、框胶和下ITO导向层依次连接,上PI定向层、LCD型液晶和下PI定向层依次连接,并均位于框胶内。液晶选择LCD型液晶达到全视角显示,框胶用于限制液晶的位置,而上、下PI(Polyimide的简称,即聚酰亚胺)定向层是为了让LCD分子有序排列使LCD的显示可靠,而上、下ITO(IndiumTinOxide的简称,即氧化铟锡)导电层能增强上玻璃基板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同时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及紫外线及红外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LCD型液晶是折射率为0.070-0.170的LCD型液晶。根据实验测得,该折射率下的LCD型液晶能让其可见视角更宽,并且能使对比度更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PI定向层是摩擦角度为0°-90°的上PI定向层。根据实验测得,在该摩擦角度下的上PI定向层能获得更宽的可见视角,并且能使对比度更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PI定向层是摩擦角度为0°-90°的下PI定向层。根据实验测得,在该摩擦角度下的下PI定向层能获得更宽的可见视角,并且能使对比度更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高对比度宽视角LCD的形状呈圆柱状、立方体状或者棱柱状中的一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对比度宽视角LCD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本技术的高对比度宽视角LCD,包括LCD单元1、上玻璃基板2、下玻璃基板3、上偏振片4和下偏振片5,上偏振片4、上玻璃基板2、LCD单元1、下玻璃基板3和下偏振片5依次连接,LCD单元1的厚度在2.8μm到8.0μm之间,LCD单元1的延迟量在200nm到1000nm之间。LCD单元1包括LCD型液晶11、上PI定向层12、下PI定向层13、框胶14、上ITO导向层15和下ITO导向层16,上ITO导向层15、框胶14和下ITO导向层16依次连接,上PI定向层12、LCD型液晶11和下PI定向层13依次连接,并均位于框胶14内。LCD型液晶11的折射率在0.070到0.170之间。另外,上PI定向层12和下PI定向层13需要进行摩擦,使得LCD型液晶11的分子能根据摩擦角度排列,上PI定向层13的摩擦角度在0°到90°之间,下PI定向层13的摩擦角度在0°到90°之间。高对比度宽视角LCD的形状呈圆柱状、立方体状或者棱柱状中的一种。本技术通过控制LCD单元1的厚度在2.8μm到8.0μm之间,LCD型液晶11的折射率在0.070到0.170之间,LCD单元1的延迟量在200nm到1000nm之间,上PI定向层12和下PI定向层13等各结构的参数,在加电点亮后,让LCD型液晶11、上偏振片4和下偏振片5的配合下产生偏振效应,并配合LCD单元的厚度、上PI定向层12和下PI定向层13的参数使对比度提高,高达2000:1,同时显示可见范围增大,显示范围比人眼的可视视角更大,即能达到人眼观察的全视角。此时,无论人眼从哪个角度观察本技术的显示内容,都能清晰可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对比度宽视角LCD,其特征在于,包括LCD单元(1)、上玻璃基板(2)、下玻璃基板(3)、上偏振片(4)和下偏振片(5),所述上偏振片(4)、上玻璃基板(2)、LCD单元(1)、下玻璃基板(3)和下偏振片(5)依次连接,所述LCD单元(1)的厚度为2.8μm‑8.0μm,所述LCD单元(1)的延迟量为200nm‑1000nm,所述LCD单元(1)包括LCD型液晶(11)、上PI定向层(12)、下PI定向层(13)、框胶(14)、上ITO导向层(15)和下ITO导向层(16),所述上ITO导向层(15)、框胶(14)和下ITO导向层(16)依次连接,所述上PI定向层(12)、LCD型液晶(11)和下PI定向层(13)依次连接,并均位于框胶(14)内,所述LCD型液晶(11)是折射率为0.070‑0.170的LCD型液晶(11)。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对比度宽视角LCD,其特征在于,包括LCD单元(1)、上玻璃基板(2)、下玻璃基板(3)、上偏振片(4)和下偏振片(5),所述上偏振片(4)、上玻璃基板(2)、LCD单元(1)、下玻璃基板(3)和下偏振片(5)依次连接,所述LCD单元(1)的厚度为2.8μm-8.0μm,所述LCD单元(1)的延迟量为200nm-1000nm,所述LCD单元(1)包括LCD型液晶(11)、上PI定向层(12)、下PI定向层(13)、框胶(14)、上ITO导向层(15)和下ITO导向层(16),所述上ITO导向层(15)、框胶(14)和下ITO导向层(16)依次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泽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富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