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钯离子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008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钯离子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管、第二检测管、检测剂储存箱、检测剂储气罐、水箱、废液箱和操控面板,所述第一检测管和第二检测管均为透明管;所述第一检测管一端与水箱通过第一通水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检测剂储存箱通过检测剂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二检测管一端与水箱通过第二通水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检测剂储气罐通过通气电磁阀相连;所述水箱侧壁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紫外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D‑A共轭聚合物在与钯离子结合时发生的荧光猝灭现象对钯离子进行检测,同时利用钯离子的还原性再次对钯离子进行检测确认,保证了对钯离子检测的准确性,不仅操作方便,也有利于实验者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钯离子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离子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者全球性三大危机,环境污染指自然或认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特别是金属污染问题,所以建立痕量金属离子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金属离子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光散射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荧光光度法等。在不饱和的化合物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的P轨道形成大π键,这种体系称为共轭化合物。共轭化合物由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形成分子量很高的化合物即为共轭聚合物。共轭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可用来放大荧光传感信号,在疾病诊断以及生物检测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也可将其用来检测金属离子。D-A型窄带隙共轭聚合物的概念在1992年首次提出,聚合物分子是由具有电子效应的单体和具有吸电子效应的单体共聚而成,聚合物主链上给体单元与受体单元发生偶联形成的庞大的共轭体系使得给-受体的前线分子轨道发生分化;当单个受体单元与单个给体单元发生偶联形成新的共轭体系时,两个分子各自的HOMO轨道分化形成一个能力更高的轨道和一个能量更低的轨道,LIMO轨道的分化情况也是如此,简单的说,D-A型共轭聚合物的HOMO能级一般主要是由Donor支配,而LUMO能级一般是由Acceptor支配。现如今,已经出现了基于荧光共轭聚合物的金属离子检测,以非水溶性的共轭聚合物为主,通过金属离子与聚合物侧链或主链杂环上的N、O、S等特定位点的结合引起的聚合物荧光性质的变化实现对某些离子的检测。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共轭聚合物具有π-π共轭“分子导线”的性质,造成高度离域化的电子可在共轭主链上快速迁移,使共轭聚合物具有荧光放大效应,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的优势。现今在共轭聚合物上引入了给受体单元构成D-A型共轭聚合物,D-A型共轭聚合物用于荧光检测时,通过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内部的电荷转移收到影响,从而导致荧光光谱的变化(发射光谱的蓝移或红移、荧光强度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将其有效的运用于生物体系及制药,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利用某种物质对某一种荧光物质的荧光猝灭作用而建立的对特定猝灭剂的荧光测定方法,即为荧光猝灭法。即,利用金属离子对非水溶性荧光共轭聚合物的荧光猝灭作用原理来对金属离子进行检测。钯是铂系元素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燃料电池、珠宝首饰等方面。钯催化剂是药物分子合成中常用的一种催化剂,尽管经历纯化步骤,但是在药物的最终产品中有时依然具有较高浓度的钯残留。过量的钯会导致皮肤、眼睛等严重过敏,人体每天最大的钯摄入量应小于1.5~15μg,而药物中钯含量的限度为5~10mg/kg[26-26.28],并且现今随着污染的加重,许多水资源也受到钯离子的污染。因此,建立有效的检测钯离子的方法或者设计专门检测钯离子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目前还没有专门应用D-A型共轭聚合物检测钯离子的装置,所以需要设计一种专门利用D-A型共轭聚合物检测钯离子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钯离子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利用D-A型共轭聚合物在与钯离子进行结合时发生荧光猝灭的现象对钯离子进行检测,同时利用钯离子的还原性再次对钯离子进行检测确认,保证了对钯离子检测的准确性,不仅操作方便,也有利于实验者的观察。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钯离子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管、第二检测管、检测剂储存箱、检测剂储气罐、水箱和废液箱;所述第一检测管、第二检测管、检测剂储存箱、检测剂储气罐和水箱均位于废液箱上方,所述第一检测管和第二检测管均为透明管;所述第一检测管一端与水箱通过第一通水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检测剂储存箱通过检测剂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一检测管底部与废液箱通过第一排液阀连通,第一检测管顶部设有第一滴液口;所述第二检测管一端与水箱通过第二通水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检测剂储气罐通过通气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二检测管底部与废液箱通过第二排液阀连通,第二检测管顶部设有第二滴液口;所述水箱侧壁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直射至第一检测管内部的紫外灯;该检测装置侧壁固定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通水电磁阀、第二通水电磁阀、检测剂电磁阀、通气电磁阀、第一排液阀和第二排液阀的控制按钮。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检测管的内部顶部设有第一喷淋圈,所述第一喷淋圈与第一通水电磁阀连通;通过操控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对第一通水电磁阀进行控制,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一通水电磁阀进入第一喷淋圈,再通过第一喷淋圈对第一检测管内壁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检测管的内部顶部设有第二喷淋圈,所述第二喷淋圈与第二通水电磁阀连通;通过操控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对第二通水电磁阀进行控制,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二通水电磁阀进入第二喷淋圈,再通过第二喷淋圈对第二检测管内壁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测剂储存箱顶部设有加液口;当检测剂不足时,通过加液口添加检测剂。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测剂储气罐侧壁设有加气阀;当检测气体不足时,通过加气阀往检测剂储气罐添加气体。进一步的是,所述水箱顶部设有加水口;水箱内部水不足时,通过加水口添加水。进一步的是,所述废液箱底部侧壁设有用于排废液的废液阀;定期将废液箱中的废液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可利用部分D-A型共轭聚合物在与钯离子进行结合时发生荧光淬灭的现象对钯离子进行检测,同时通过钯离子与CO反应结合生产钯金属单质的原理,加强对钯离子的检测准确性,不仅操作方便,也有利于实验者的观察;同时可在该装置的检测剂储存箱和检测剂储气罐中储存大量的D-A型共轭聚合物和CO气体,可对溶液中的钯离子进行多次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每一次检测完毕之后,可通过第一喷淋圈和第二喷淋圈分别对第一检测管和第二检测管内部进行清洗,避免第一检测管和第二检测管内壁残余的溶液对后续的检测造成影响;检测后形成的废液可自动进入废液箱中进行收集,防止废液乱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可定期将废液箱中的液体排出进行集中处理;在使用本技术对钯离子进行检测时,通过操控面板上的用于控制第一通水电磁阀、第二通水电磁阀、检测剂电磁阀、通气电磁阀、第一排液阀和第二排液阀开启的按钮方便了对检测过程中的加剂过程进行控制,为检测过程带来了便利,便于对检测剂的量进行控制,同时也方便了对紫外灯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完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中:1、第一检测管;1-1、第一滴液口;2、第二检测管;2-1、第二滴液口;3、检测剂储存箱;3-1、加液口;3-2、检测剂电磁阀;4、检测剂储气罐;4-1、加气阀;4-2、通气电磁阀;5、水箱;5-1、加水口;5-2、第一通水电磁阀;5-3、第二通水电磁阀;6、废液箱;6-1、废液阀;7、固定板;7-1、紫外灯;8、操控面板;9、第一喷淋圈;9-1、第二喷淋圈;10、第一排液阀;10-1、第二排液阀。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钯离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管(1)、第二检测管(2)、检测剂储存箱(3)、检测剂储气罐(4)、水箱(5)和废液箱(6);所述第一检测管(1)、第二检测管(2)、检测剂储存箱(3)、检测剂储气罐(4)和水箱(5)均位于废液箱(6)上方,所述第一检测管(1)和第二检测管(2)均为透明管;所述第一检测管(1)一端与水箱(5)通过第一通水电磁阀(5‑2)相连,另一端与检测剂储存箱(3)通过检测剂电磁阀(3‑2)相连,所述第一检测管(1)底部与废液箱(6)通过第一排液阀(10)连通,第一检测管(1)顶部设有第一滴液口(1‑1);所述第二检测管(2)一端与水箱(5)通过第二通水电磁阀(5‑3)相连,另一端与检测剂储气罐(4)通过通气电磁阀(4‑2)相连,所述第二检测管(2)底部与废液箱(6)通过第二排液阀(10‑1)连通,第二检测管(2)顶部设有第二滴液口(2‑1);所述水箱(5)侧壁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安装有直射至第一检测管(1)内部的紫外灯(7‑1);该检测装置侧壁固定有操控面板(8),所述操控面板(8)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通水电磁阀(5‑2)、第二通水电磁阀(5‑3)、检测剂电磁阀(3‑2)、通气电磁阀(4‑2)、第一排液阀(10)和第二排液阀(10‑1)的控制按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钯离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管(1)、第二检测管(2)、检测剂储存箱(3)、检测剂储气罐(4)、水箱(5)和废液箱(6);所述第一检测管(1)、第二检测管(2)、检测剂储存箱(3)、检测剂储气罐(4)和水箱(5)均位于废液箱(6)上方,所述第一检测管(1)和第二检测管(2)均为透明管;所述第一检测管(1)一端与水箱(5)通过第一通水电磁阀(5-2)相连,另一端与检测剂储存箱(3)通过检测剂电磁阀(3-2)相连,所述第一检测管(1)底部与废液箱(6)通过第一排液阀(10)连通,第一检测管(1)顶部设有第一滴液口(1-1);所述第二检测管(2)一端与水箱(5)通过第二通水电磁阀(5-3)相连,另一端与检测剂储气罐(4)通过通气电磁阀(4-2)相连,所述第二检测管(2)底部与废液箱(6)通过第二排液阀(10-1)连通,第二检测管(2)顶部设有第二滴液口(2-1);所述水箱(5)侧壁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安装有直射至第一检测管(1)内部的紫外灯(7-1);该检测装置侧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紫君黄丽韩镒谦刘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