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05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白车身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包括加载机构、加载纵梁、前加载横梁、后加载横梁及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加载纵梁的前端置于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加载纵梁的后端置于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加载块,所述加载机构置于所述加载纵梁的中部上方并可对所述加载纵梁施加向下的载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采用一个加载机构即可实现对所有座椅安装点的加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四个电机的加载平台,降低了整个加载平台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
本技术属于白车身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
技术介绍
现有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如图1所示(图1中只示出了平台的前座椅加载部分,后座椅的加载部分结构类似),该平台主要由动力调整装置1a、电机2a、传力模块3a、力传感器4a及连接模块5a等部件组成。搭建平台时先将传力模块3a放置到座椅中心位置,然后依次安装连接模块5a、力传感器4a、动力调整装置1a及电机2a。调节动力调整装置1a的位置使上述各个部件平稳连接后,通过电机2a提供加载载荷。上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需要四个电机同时驱动,平台成本昂贵。加载载荷只能集中传递到座椅中心位置,无法均匀传递到座椅安装点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较差。此外,当车身承载面(座椅安装面)为斜面时受力点和受力方向容易发生变化,试验数据重复性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需要四个电机同时驱动,导致平台成本昂贵的缺陷,提供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包括加载机构、加载纵梁、前加载横梁、后加载横梁及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加载纵梁的前端置于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加载纵梁的后端置于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加载块,所述加载机构置于所述加载纵梁的中部上方并可对所述加载纵梁施加向下的载荷;所述加载机构施加在所述加载纵梁上的载荷可通过所述前加载横梁及后加载横梁传递至各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传递至各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载荷可通过多个所述加载块施加在白车身上的多个前座椅安装点及多个后座椅安装点上。本技术实施例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在进行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时,加载机构施加在加载纵梁上的载荷可通过前加载横梁及后加载横梁传递至各个加载集成模块,传递至各个加载集成模块的载荷通过设置在加载集成模块的下方的多个加载块施加在白车身上的多个前座椅安装点及多个后座椅安装点上。这样,本技术实施例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采用一个加载机构即可实现对所有座椅安装点的加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四个电机的加载平台,降低了整个加载平台的成本。可选地,所述加载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加载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加载横梁的相对高度。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滑块、支撑板及多个螺柱,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抵顶在所述加载纵梁的下表面,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前加载横梁上,且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前加载横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所述支撑板可沿所述螺柱上下滑动,且所述支撑板沿所述螺柱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可选地,所述加载纵梁垂直于所述前加载横梁及后加载横梁;所述加载集成模块包括纵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纵梁平行于所述加载纵梁,所述纵梁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纵梁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的下方连接有所述加载块;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两端抵接在前侧的两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纵梁的上表面,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两端抵接在后侧的两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纵梁的上表面。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横向调节滑块,且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滑块相对所述第一横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所述第二横梁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横向调节滑块,且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滑块相对所述第二横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滑块及第二横向调节滑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所述加载块;所述第一横梁可相对所述纵梁前后及左右滑动,且所述第一横梁相对所述纵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所述第二横梁可相对所述纵梁沿前后及左右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二横梁相对所述纵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可选地,所述纵梁与所述第一横梁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纵梁与所述第二横梁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与所述纵梁的侧面抵靠的第一竖直板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板下端且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抵靠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与所述纵梁的侧面抵靠的第二竖直板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竖直板下端且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抵靠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可临时性地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侧面,且在解除临时性地固定之后可相对所述纵梁前后滑动;所述第二竖直板可临时性地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侧面,且在解除临时性地固定之后可相对所述纵梁前后滑动;所述第一水平板可临时性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且在解除临时性地固定之后可相对所述纵梁左右滑动;所述第二水平板可临时性地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且在解除临时性地固定之后可相对所述纵梁左右滑动。可选地,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滑块为套设在所述第一横梁上的方框结构,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滑块可被临时性地锁定,且在解除临时性地锁定之后可沿所述第一横梁滑动;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滑块为套设在所述第二横梁上的方框结构,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滑块可被临时性地锁定,且在解除临时性地锁定之后可沿所述第二横梁滑动。可选地,所述加载块包括承力体、旋转块及旋转紧固件,所述承力体的上表面形成承力平面,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滑块及第二横向调节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承力平面贴合固定,所述旋转块转动连接在所述承力体上,且所述旋转块相对所述承力体的转动可通过所述旋转紧固件锁定,所述旋转块的底部形成有加载平面。可选地,所述承力体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平行相对的第一转接板及第二转接板,所述旋转块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及第二转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转接板上设置第一通孔及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二转接板上设置第二通孔及第二圆弧槽,所述第二圆弧槽的圆心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重合,所述旋转块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圆弧槽与第二圆弧槽之间的限位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轴孔,所述第一通孔、轴孔及第二通孔中穿插一螺栓以将所述旋转块转动连接在所述承力体上;所述旋转紧固件为定位销,通过将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一圆弧槽、限位孔及第二圆弧槽中可锁定所述旋转块相对所述承力体的转动。可选地,所述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载机构上方的反力龙门架,所述加载机构上端连接在所述反力龙门架上,所述加载机构对所述反力龙门架的反作用力通过一力传感器测得;所述加载机构为液压千斤顶。附图说明图1是本现有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的示意图(只示出了平台的前座椅加载部分);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的高度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的加载集成模块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的加载块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加载机构;2、加载纵梁;3、前加载横梁;4、后加载横梁;5、加载集成模块;51、纵梁;511、纵向T型滑槽;52、第一横梁;521、第一横向T型滑槽;53、第二横梁;531、第二横向T型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机构、加载纵梁、前加载横梁、后加载横梁及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加载纵梁的前端置于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加载纵梁的后端置于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加载块,所述加载机构置于所述加载纵梁的中部上方并可对所述加载纵梁施加向下的载荷;所述加载机构施加在所述加载纵梁上的载荷可通过所述前加载横梁及后加载横梁传递至各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传递至各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载荷可通过多个所述加载块施加在白车身上的多个前座椅安装点及多个后座椅安装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机构、加载纵梁、前加载横梁、后加载横梁及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加载纵梁的前端置于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加载纵梁的后端置于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加载集成模块,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加载块,所述加载机构置于所述加载纵梁的中部上方并可对所述加载纵梁施加向下的载荷;所述加载机构施加在所述加载纵梁上的载荷可通过所述前加载横梁及后加载横梁传递至各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传递至各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载荷可通过多个所述加载块施加在白车身上的多个前座椅安装点及多个后座椅安装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加载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加载横梁的相对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滑块、支撑板及多个螺柱,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抵顶在所述加载纵梁的下表面,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前加载横梁上,且所述滑块相对所述前加载横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所述支撑板可沿所述螺柱上下滑动,且所述支撑板沿所述螺柱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纵梁垂直于所述前加载横梁及后加载横梁;所述加载集成模块包括纵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纵梁平行于所述加载纵梁,所述纵梁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纵梁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部上方,所述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的下方连接有所述加载块;所述前加载横梁的两端抵接在前侧的两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纵梁的上表面,所述后加载横梁的两端抵接在后侧的两个所述加载集成模块的纵梁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横向调节滑块,且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滑块相对所述第一横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所述第二横梁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横向调节滑块,且所述第二横向调节滑块相对所述第二横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滑块及第二横向调节滑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所述加载块;所述第一横梁可相对所述纵梁前后及左右滑动,且所述第一横梁相对所述纵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所述第二横梁可相对所述纵梁沿前后及左右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二横梁相对所述纵梁的滑动可被临时性地锁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车身弯曲刚度试验加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与所述第一横梁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炎李涛欧阳小生黄啸林李雪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