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984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手动润滑泵与第一分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接头、第一活接头、第二内接头、Y型过滤器、第三内接头、第二活接头、第一主管、内外接头、弯头、第二主管、第三活接头、第四内接头、异径三通、第一直角接头体、第一支管、第四活接头以及第五内接头,第五内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第一内接头连接该手动润滑泵;以及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该第一分配器与移动或旋转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铜管或不锈钢管、直角法兰、第二直角接头体以及高压软管,该端直通管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高压软管连接该移动或旋转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
本技术关于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润滑装置领域中,需要润滑的设备所处的场合或环境比较多样,现有的针对固定润滑点的管路配置无法满足润滑点为移动或旋转类型的要求,或者在使用上极其不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润滑效果无法达到最佳,另外管路的连接方式也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该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手动润滑泵与第一分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接头、第一活接头、第二内接头、Y型过滤器、第三内接头、第二活接头、第一主管、内外接头、弯头、第二主管、第三活接头、第四内接头、异径三通、第一直角接头体、第一支管、第四活接头以及第五内接头,该第五内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第一内接头连接该手动润滑泵;以及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该第一分配器与移动或旋转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铜管或不锈钢管、直角法兰、第二直角接头体以及高压软管,该端直通管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高压软管连接该移动或旋转部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该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手动润滑泵与第一分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接头、第一活接头、第二内接头、Y型过滤器、第三内接头、第二活接头、第一主管、内外接头、弯头、第二主管、第三活接头、第四内接头、异径三通、第一直角接头体、第一支管、第四活接头以及第五内接头,该第五内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第一内接头连接该手动润滑泵;以及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该第一分配器与移动或旋转部件,包括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以及高压软管,该端直通管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高压软管连接该移动或旋转部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该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手动润滑泵与第一分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接头、第一活接头、第二内接头、Y型过滤器、第三内接头、第二活接头、第一主管、内外接头、弯头、第二主管、第三活接头、第四内接头、异径三通、第一直角接头体、第一支管、第四活接头以及第五内接头,该第五内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第一内接头连接该手动润滑泵;以及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该第一分配器与移动或旋转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铜管或不锈钢管、直通管接头、直角法兰以及高压软管,该端直通管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高压软管连接该移动或旋转部件。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第六内接头、第五活接头以及第七内接头,该第七内接头连接第二分配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异径三通还连接第三主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管路连接结构通过其依次设置的各连接部件能够合理的布置润滑装置的管路,而且其配管采用软管结合不同接头来针对移动部件或旋转轴,满足不同类型润滑点的润滑需求,而且在同一分配器下通过端直通管接头可连接不同的第二连接结构,实现同一分配器下不同的润滑需求。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连接结构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100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00,其中第一连接结构100连接手动润滑泵1与第一分配器40,第二连接结构200连接第一分配器40与移动或旋转部件。第一连接结构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接头2、第一活接头3、第二内接头4、Y型过滤器5、第三内接头6、第二活接头7、第一主管50、内外接头8、弯头9、第二主管20、第三活接头10、第四内接头11、异径三通12、第一直角接头体13、第一支管30、第四活接头114以及第五内接头15,第五内接头15连接第一分配器40,第一内接头2连接手动润滑泵1。另外,异径三通12还连接第三主管60。其中,本技术中为双线结构,上述第一连接结构均适合于双线结构两条主管路,本实施方式中选择其中一条主管路进行说明。第二连接结构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21、铜管或不锈钢管22、直角法兰23、第二直角接头体24以及高压软管25,端直通管接头21连接第一分配器40,高压软管25通过直角法兰26连接移动或旋转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以高压软管25通过直角法兰26连接移动部件27为例。另一实施方式或另一种结构中,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21以及高压软管25’,端直通管接头21连接第一分配器40,该高压软管25’通过直角接头体26’连接该移动或旋转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以高压软管25’通过直角法兰26连接移动部件27’为例。再一实施方式或再一种结构中,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21、铜管或不锈钢管22”、直通管接头24”、直角法兰23”以及高压软管25”,端直通管接头21连接该第一分配器40,高压软管25”通过旋转接头26”连接移动或旋转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以高压软管25”通过直角法兰26连接旋转部件27”为例。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结构100还包括第六内接头16、第五活接头17以及第七内接头18,第七内接头18连接第二分配器51。另外,上述软管例如为胶管,在特殊及高温场合可使用金属软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管路连接结构通过其依次设置的各连接部件能够合理的布置润滑装置的管路,而且其配管采用软管结合不同接头来针对移动部件或旋转轴,满足不同类型润滑点的润滑需求,而且在同一分配器下通过端直通管接头可连接不同的第二连接结构,实现同一分配器下不同的润滑需求。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技术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技术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手动润滑泵与第一分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接头、第一活接头、第二内接头、Y型过滤器、第三内接头、第二活接头、第一主管、内外接头、弯头、第二主管、第三活接头、第四内接头、异径三通、第一直角接头体、第一支管、第四活接头以及第五内接头,该第五内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第一内接头连接该手动润滑泵;以及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该第一分配器与移动或旋转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铜管或不锈钢管、直角法兰、第二直角接头体以及高压软管,该端直通管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高压软管连接该移动或旋转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手动润滑泵与第一分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接头、第一活接头、第二内接头、Y型过滤器、第三内接头、第二活接头、第一主管、内外接头、弯头、第二主管、第三活接头、第四内接头、异径三通、第一直角接头体、第一支管、第四活接头以及第五内接头,该第五内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第一内接头连接该手动润滑泵;以及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该第一分配器与移动或旋转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直通管接头、铜管或不锈钢管、直角法兰、第二直角接头体以及高压软管,该端直通管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高压软管连接该移动或旋转部件。2.一种润滑装置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手动润滑泵与第一分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内接头、第一活接头、第二内接头、Y型过滤器、第三内接头、第二活接头、第一主管、内外接头、弯头、第二主管、第三活接头、第四内接头、异径三通、第一直角接头体、第一支管、第四活接头以及第五内接头,该第五内接头连接该第一分配器,该第一内接头连接该手动润滑泵;以及第二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信仁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