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79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侧通过第一法兰连通有进液管,所述阀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侧通过第二法兰连通有出液管,所述阀体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隔板、凹槽、第一开口、滑动板、第二开口、挡板、第一活动板、伸缩杆、第二活动板、弹簧、螺纹管、螺纹杆、转盘和转轴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单向控制阀在工作时,不能够根据流体流速的大小来自动调节阀开度的问题,该单向自动控制阀,具备自动调节的优点,有利于流体的输送,提高了单向控制阀的实用性,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控制阀
,具体为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
技术介绍
控制阀由两个主要的组合件构成:阀体组合件和执行机构组合件(或执行机构系统),分为四大系列:单座系列控制阀、双座系列控制阀、套筒系列控制阀和自力式系列控制阀,四种类型阀门的变种可导致许许多多不同的可应用的结构,每种结构有其特殊的应用、特点、优点和缺点,虽然某些控制阀较其他阀门有较广的应用工况,但控制阀并不能适用所有的工况,以共同构建增强性能、降低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在对流体的流速进行控制时,需要使用到单向控制阀,但是现有单向控制阀在工作时,不能够根据流体流速的大小来自动调节阀的开度,不利于流体的输送,降低了单向控制阀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具备自动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单向控制阀在工作时,不能够根据流体流速的大小来自动调节阀开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侧通过第一法兰连通有进液管,所述阀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侧通过第二法兰连通有出液管,所述阀体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凹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开口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延伸至分隔板的底部,所述滑动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顶部与阀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右端与阀体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活动板,所述伸缩杆与第二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阀体和分隔板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阀体右侧的顶部镶嵌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延伸至阀体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延伸至阀体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的左侧与第二活动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垫,所述限位垫的右侧与滑动板接触。优选的,所述阀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优选的,所述阀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的顶部与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块位于第一开口的左侧。优选的,所述转轴座的内腔通过轴承与螺纹杆活动连接,所述转盘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分隔板、凹槽、第一开口、滑动板、第二开口、挡板、第一活动板、伸缩杆、第二活动板、弹簧、螺纹管、螺纹杆、转盘和转轴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单向控制阀在工作时,不能够根据流体流速的大小来自动调节阀开度的问题,该单向自动控制阀,具备自动调节的优点,有利于流体的输送,提高了单向控制阀的实用性,值得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限位垫的设置,避免了凹槽和滑动板之间因硬性碰撞出现零件损坏的现象,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使用,对第一活动板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了第一活动板在左右移动时出现偏移的现象,增大了第一活动板在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使第一活动板的稳定效果更好,通过填充块的设置,起到了填充阀体的效果,减小了阀体的空间,使得液体能够更好的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体的主视剖面图。图中:1、阀体;2、第一连接管;3、第一法兰;4、进液管;5、第二连接管;6、第二法兰;7、出液管;8、分隔板;9、凹槽;10、第一开口;11、滑动板;12、第二开口;13、挡板;14、第一活动板;15、伸缩杆;16、第二活动板;17、弹簧;18、螺纹管;19、螺纹杆;20、转盘;21、转轴座;22、限位垫;23、滑槽;24、滑块;25、填充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第一连接管2的左侧通过第一法兰3连通有进液管4,阀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5的右侧通过第二法兰6连通有出液管7,阀体1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分隔板8,分隔板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9,分隔板8的底部开设有与凹槽9连通的第一开口10,凹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1,滑动板1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开口10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12,滑动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的底部延伸至分隔板8的底部,滑动板1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4,第一活动板14的顶部与阀体1滑动连接,第一活动板14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右端与阀体1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15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活动板16,伸缩杆15与第二活动板16滑动连接,第二活动板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阀体1和分隔板8滑动连接,伸缩杆15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活动板14和第二活动板16之间套设有弹簧17,阀体1右侧的顶部镶嵌有螺纹管18,螺纹管18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右端延伸至阀体1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20,螺纹杆19的左端延伸至阀体1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转轴座21,转轴座21的左侧与第二活动板16固定连接。本技术中:凹槽9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垫22,限位垫22的右侧与滑动板11接触,通过限位垫22的设置,避免了凹槽9和滑动板11之间因硬性碰撞出现零件损坏的现象,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阀体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3,第一活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23配合使用的滑块24,通过滑槽23和滑块24的配合使用,对第一活动板14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了第一活动板14在左右移动时出现偏移的现象,增大了第一活动板14在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使第一活动板14的稳定效果更好。本技术中:阀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块25,填充块25的顶部与分隔板8固定连接,填充块25位于第一开口10的左侧,通过填充块25的设置,起到了填充阀体1的效果,减小了阀体1的空间,使得液体能够更好的通过第二连接管5流出。本技术中:转轴座21的内腔通过轴承与螺纹杆19活动连接,转盘20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液体通过进液管4和第一连接管2进入到阀体1的内腔,并对推动第一活动板14,使得第一活动板14带动滑动板11向右移动,滑动板11带动第二开口12向右移动并与第一开口10配合使用,使得液体通过第二开口12和第一开口10流入到分隔板8的底部,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管5和出液管7流出,同时第一活动板14带动伸缩杆15收缩,第一活动板14带动弹簧17压缩,根据液体流速的不同,弹簧的收缩程度不同,进而达到了自动自动调节的效果,同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左侧通过第一法兰(3)连通有进液管(4),所述阀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右侧通过第二法兰(6)连通有出液管(7),所述阀体(1)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分隔板(8)的底部开设有与凹槽(9)连通的第一开口(10),所述凹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1),所述滑动板(1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开口(10)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12),所述滑动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底部延伸至分隔板(8)的底部,所述滑动板(1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4),所述第一活动板(14)的顶部与阀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4)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右端与阀体(1)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15)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活动板(16),所述伸缩杆(15)与第二活动板(1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阀体(1)和分隔板(8)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5)的表面且位于第一活动板(14)和第二活动板(16)之间套设有弹簧(17),所述阀体(1)右侧的顶部镶嵌有螺纹管(18),所述螺纹管(18)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的右端延伸至阀体(1)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20),所述螺纹杆(19)的左端延伸至阀体(1)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转轴座(21),所述转轴座(21)的左侧与第二活动板(1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自动控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左侧通过第一法兰(3)连通有进液管(4),所述阀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右侧通过第二法兰(6)连通有出液管(7),所述阀体(1)的内腔横向固定连接有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分隔板(8)的底部开设有与凹槽(9)连通的第一开口(10),所述凹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1),所述滑动板(1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开口(10)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12),所述滑动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底部延伸至分隔板(8)的底部,所述滑动板(1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4),所述第一活动板(14)的顶部与阀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4)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右端与阀体(1)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15)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活动板(16),所述伸缩杆(15)与第二活动板(1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阀体(1)和分隔板(8)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