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77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16
本公开的按压开关具有:壳体,其具有凹部和位于凹部的周围的上表面;可动构件,其具有受压部,所述可动构件配置在凹部内;触点部,其通过可动构件发生变形来在接通与断开之间切换;第一薄片,其具有与壳体的上表面相向的接合部、位于受压部的上方的按压部以及位于接合部与按压部之间的中间部,第一薄片利用按压部和中间部覆盖凹部;以及第二薄片,其与第一薄片接合。第一薄片的接合部与壳体的上表面接合,第二薄片与第一薄片的中间部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按压开关
本公开一般而言涉及按压开关,更加详细而言涉及通过可动构件的变形来使触点部接通或者断开的按压开关。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利用保护薄片来覆盖配置有开关触点部的壳体上的结构的按压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按压开关具备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箱型的壳体。在由壳体的壁部包围的凹部内配置有形成为向上方凸起的圆顶状的可动构件(可动触点)。保护薄片以覆盖凹部的方式配置在壳体上。保护薄片中的与壳体的壁部的上端重叠配置的周缘部通过激光照射而熔接固定于壳体。在操作该按压开关时,从上方向对保护薄片施加力,该力传递到可动构件,使可动构件以向下方凸起的方式发生变形(弹性反转)。由此,可动构件的下表面与形成于壳体的凹部的内底面的中央触点接触,按压开关成为接通状态。当去除施加到保护薄片的力时,可动构件变形(弹性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向上方凸起的圆顶状),按压开关成为断开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583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按压开关具有:壳体,其具有凹部和位于所述凹部的周围的上表面;可动构件,其具有受压部,所述可动构件配置在所述凹部内;触点部,其通过所述可动构件发生变形来在接通与断开之间切换;第一薄片,其具有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相向的接合部、位于所述受压部的上方的按压部以及位于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第一薄片利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中间部覆盖所述凹部;以及第二薄片,其与所述第一薄片接合。所述第一薄片的所述接合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接合,所述第二薄片与所述第一薄片的所述中间部接合。附图说明图1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图1B是图1A的“A1”部分的放大图。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立体图。图4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俯视图。图4B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主视图。图5是操作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时的剖视图。图6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按压开关的立体图。图6B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按压开关的立体图。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所涉及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前,简单地说明现有装置中的问题点。在现有的按压开关中存在操作时产生声音的情况。按压开关有各种用途,根据用途不同,期望减小在操作时产生的声音。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开关进行说明。但是,下面说明的结构仅是本公开的一例,本公开不限于下面说明的结构。因而,即便是下面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只要在不脱离本公开所涉及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实施方式)(1)概要如图1A、图1B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开关1具有壳体2、可动构件3、触点部4、第一薄片5以及第二薄片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部4由可动构件3的可动触点部341和第二固定触点部821构成。关于触点部4,能够切换按压开关的接通、断开即可,不必限定于该结构。壳体2具有凹部21。可动构件3具有受压部33,可动构件3配置在凹部21内。向接近凹部21的底面213的方向按压受压部33使可动构件3发生变形,由此触点部4在接通与断开之间切换。第一薄片5具有接合部51、按压部52以及中间部53。第一薄片5利用按压部52和中间部53覆盖凹部21。接合部51与壳体2中的凹部21的周围接合。按压部52与受压部33相向。中间部53位于接合部51与按压部52之间。第二薄片6至少与第一薄片5中的中间部53接合。此处,第一薄片5例如是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制的薄片。第一薄片5的接合部51与壳体2的上表面22接合。此外,如根据图1A以及图2也明确的那样,上表面22位于凹部21的周围。利用第一薄片5的按压部52和中间部53覆盖凹部21。在第一薄片5与凹部21的底面213之间存在收纳可动构件3的空间。因此,当从第一薄片5的按压部52的与可动构件3侧相反的一侧(从图1A的上方)按压第一薄片5的按压部52时,伴随第一薄片5的变形,隔着第一薄片5按压受压部33而使可动构件3发生变形。总而言之,在按压开关1中,配置在凹部21内的可动构件3通过被隔着第一薄片5按压而发生变形。伴随可动构件3的变形,触点部4接通/断开。按压部52位于与受压部33相向的位置即可,也可以在按压部52与受压部33之间设置其它构件(例如按压体7)。换句话说,按压部52与受压部33处于彼此相向的位置关系即可,施加到按压部52的力也可以经由其它构件(例如按压体7)传递到受压部33。在这种按压开关1中,有时在操作时产生声音(下面称作“操作音”)。尤其在例如可动构件3为形成为圆顶状的薄板状的构件且在操作时可动构件3进行反转动作这样的结构中,有时例如由于可动构件3的反转动作、可动构件3的恢复或者可动构件3与壳体2的碰撞等而产生操作音。产生操作音的主要原因有多种,本专利技术人们得到了操作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第一薄片5的振动这样的见解。即,由于第一薄片5在凹部21内收纳有可动构件3的状态下覆盖凹部21,因此有时例如在可动构件3进行反转动作时产生的冲击传递到第一薄片5而使第一薄片5产生振动,产生操作音。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能够利用第二薄片6来抑制第一薄片5的振动。通过抑制第一薄片5的振动,能够将按压开关1的操作音抑制得小。在第一薄片5中,在接合部51与按压部52之间的中间部53接合有第二薄片6。中间部53是主要的振动区域,在中间部53接合有第二薄片6,因此振动区域的质量与第二薄片6相应地增加,第一薄片5的固有振动频率发生变化,第一薄片5的振动得到抑制。像这样,第二薄片6作为抑制第一薄片5的振动的减振构件发挥作用。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起因于第一薄片5的振动的操作音得到抑制。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能够将操作时所产生的声音(操作音)抑制得小。(2)详细内容下面说明的按压开关1例如被用于便携信息终端以及家电设备等各种设备的操作部。按压开关1例如在被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状态下内置在设备的外壳内。在该情况下,在外壳中的与按压开关1对应的位置例如配置操作按钮。由此,当用户按压操作按钮时,通过操作按钮间接地操作按压开关1。下面,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壳体2中的形成凹部21的面作为壳体2的上表面,将凹部21的深度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并且,将后述的第一端子812和第二端子822从壳体2突出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图1A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来进行说明。换句话说,如在图1A等中用“上”、“下”、“左”、“右”、“前”、“后”的箭头表示的那样规定上、下、左、右、前、后的各方向。但是,这些方向并不旨在规定按压开关1的使用方向。另外,附图中的表示各方向的箭头仅是为了说明而进行的表记,不代表实际方向。(2.1)结构如图1A~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开关1除具有壳体2、可动构件3、触点部4、第一薄片5以及第二薄片6外,还具有按压体7、第一金属构件81以及第二金属构件82。另外,下面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对未操作按压开关1时、即按压开关1未被按压的状态进行说明。此外,图1A是图4A的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开关,具备:壳体,其具有凹部和位于所述凹部的周围的上表面;可动构件,其具有受压部,所述可动构件配置在所述凹部内;触点部,其通过所述可动构件发生变形来在接通与断开之间切换;第一薄片,其具有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相向的接合部、位于所述受压部的上方的按压部以及位于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第一薄片利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中间部覆盖所述凹部;以及第二薄片,其与所述第一薄片接合,其中,所述第一薄片的所述接合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接合,所述第二薄片与所述第一薄片的所述中间部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09 JP 2016-0462941.一种按压开关,具备:壳体,其具有凹部和位于所述凹部的周围的上表面;可动构件,其具有受压部,所述可动构件配置在所述凹部内;触点部,其通过所述可动构件发生变形来在接通与断开之间切换;第一薄片,其具有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相向的接合部、位于所述受压部的上方的按压部以及位于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第一薄片利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中间部覆盖所述凹部;以及第二薄片,其与所述第一薄片接合,其中,所述第一薄片的所述接合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接合,所述第二薄片与所述第一薄片的所述中间部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构件的一部分构成所述触点部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路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