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60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包含三种形状的矩形模壳,即第一矩形模壳、第二矩形模壳和第三矩形模壳,三种矩形模壳均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分别垂直设置于第二面板的两端,第二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端的外侧设置有马牙搓标识线,第三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端的外侧以及内端的外侧均设置有马牙搓标识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免去构造柱支模的同时,一方面简化了生产模壳单元模具的构造;另一方提高生产出模壳的整体性保证了模壳的质量;同时模壳表面增加了马牙槎标识线,提高了工人砌筑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构造柱的支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领域,通常需要在墙体砌筑中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设置构造柱,以达到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增强其抗震性能。构造柱传统的施工工艺一般待墙体砌筑完成之后先在构造柱的位置支护模板再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拆除模板,这种工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多,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2、模板和人工等投入较多,经济性不高;3、不符合当前装配式建筑构件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公开号为CN104975716A、公开日为2015-10-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浇注构造柱及圈梁混凝土免拆模壳的施工方法”,在该专利中提出采用高强混凝土预制模壳或U形空心砌块,模壳与墙体同时砌筑,然后在模壳的空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构造柱,以模壳代替传统的模板,实现了构造柱的免模板支护。但这个专利中所涉及到的T形交接和十字交接的墙体节点模壳为异形模壳并非真正的矩形,形状很复杂,这无疑一方面会增加了生产这种异形模壳模具构造的复杂性,提高模具本身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本身构造复杂模具,导致其生产出来异形模壳的整体性和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基于上述原因,就迫切需要一种形状更为简单,规格更为统一的模壳,这样在免去构造柱支模的同时,可以保证模壳的生产质量和满足工人快速拼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用TRIZ理论对墙体不同节点处构造柱的形状进行了优化组合,设计了一种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在免去构造柱支模的同时,一方面简化了生产模壳单元模具的构造;另一方提高生产出模壳的整体性保证了模壳的质量;同时模壳表面增加了马牙槎标识线,提高了工人砌筑的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包含三种形状的矩形模壳,即第一矩形模壳、第二矩形模壳和第三矩形模壳,三种矩形模壳均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分别垂直设置于第二面板的两端,第二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端的外侧设置有马牙搓标识线,第三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端的外侧以及内端的外侧均设置有马牙搓标识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三种矩形模壳通过两两组合与墙体进行同时砌筑,实现在一字墙的端部、一字墙的中间、T形交接墙的节点和十字交接墙的节点处构造柱的免支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采用第一矩形模壳和第二矩形模壳交替组合,实现一字墙的端部处构造柱的免支模;采用第一矩形模壳和第三矩形模壳交替组合,实现一字墙的中间处构造柱的免支模;采用第二矩形模壳和第三矩形模壳交替组合,实现T形交接墙的节点处构造柱的免支模;采用第三矩形模壳组合,实现十字交接墙的节点处构造柱的免支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三种矩形模壳的高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马牙搓标识线到第二面板的距离相等,同时,与所述第三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上的马牙搓标识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计出了一种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该模壳单元包含三种形状简单且规格统一的矩形模壳,这三种模壳通过两两组合与墙体进行同时砌筑,可以实现在一字墙的端部、一字墙的中间、T形交接墙的节点和十字交接墙的节点处构造柱的免支模。同时模壳表面增加马牙槎标识线,可以很大程度上促使工人按要求按标准进行砌筑。本技术设计出三种矩形模壳形状简单且规格统一,实现了工人快速拼装,简化了用于生产模壳单元模具的构造,减少了模具本身的制造成本,由于模具的构造的简化,保证了生产出模壳的整体性和质量,可以实现模壳工厂化生产,此外模壳表面增加马牙槎的标识线,提高了工人砌筑的质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第一矩形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二矩形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三矩形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采用本技术实现一字墙的端部处构造柱的免支模示意图。图5是采用本技术实现一字墙的中间处构造柱的免支模示意图。图6是采用本技术实现T形交接墙的节点处构造柱的免支模示意图。图7是采用本技术实现十字交接墙的节点处构造柱的免支模示意图。图中:1-第一矩形模壳、2-第二矩形模壳、3-第三矩形模壳、4-马牙搓标识线。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图1‐3为经过TRIZ理论优化组合设计出来的三种形状简单且规格统一的矩形模壳,即第一矩形模壳1、第二矩形模壳2和第三矩形模壳3,模壳的壁厚为20mm,在机械或人工制造的模具内表面固定钢丝网片,并采用高强砂浆浇注并振捣密实后养护成型。第一矩形模壳的结构如图1所示。第二矩形模壳2和第三矩形模壳3上分别设置有马牙槎标识线4,如图2和图3所示。这三种模壳通过两两组合与墙体进行同时砌筑,可以实现在一字墙的端部、一字墙的中间、T形交接墙的节点和十字交接墙的节点处构造柱的免支模。图4‐7为不同墙体节点处矩形模壳两两的组合的方式。本技术的实施过程为:先针对不同位置在墙体节点,通过对矩形模壳两两组合(见图4‐7),模壳与墙体同时砌筑,形成带马牙槎且内部空心的构造柱外壳。在砌筑过程中,一般需要控制每砌筑1~1.5米高度,便向其空腔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最后对砌筑在最上面一块矩形模壳的一个面上留置一个用于灌注混凝土的洞口,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从预留的洞口内进行灌注,等到混凝土凝固硬化之后便与矩形模壳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构造柱的免支模。这种矩形模壳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于形状简单且规格统一,加快了工人的砌筑速度,简化了用于生产模壳单元模具的构造,减少了模具本身的制造成本;二、模具本身的形状简单保证了生产出来模壳的整体性,提高了模壳的质量;三、模壳表面增加马牙槎标识线,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人砌筑墙体的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三种形状的矩形模壳,即第一矩形模壳、第二矩形模壳和第三矩形模壳,三种矩形模壳均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分别垂直设置于第二面板的两端,第二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端的外侧设置有马牙搓标识线,第三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端的外侧以及内端的外侧均设置有马牙搓标识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三种形状的矩形模壳,即第一矩形模壳、第二矩形模壳和第三矩形模壳,三种矩形模壳均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分别垂直设置于第二面板的两端,第二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端的外侧设置有马牙搓标识线,第三矩形模壳的第一面板和第三面板的外端的外侧以及内端的外侧均设置有马牙搓标识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其特征在于:三种矩形模壳通过两两组合与墙体进行同时砌筑,实现在一字墙的端部、一字墙的中间、T形交接墙的节点和十字交接墙的节点处构造柱的免支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构造柱的易对缝免支模快拼模壳单元,其特征在于: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明魏建军徐永红沈程徐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