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57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积雪影响沥青瓦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沥青瓦本体,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所述沥青瓦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沥青瓦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丝,且沥青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加热丝连接于电源线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通过加热丝加热后加速屋面上积雪的融化,保证沥青瓦本体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
技术介绍
沥青瓦,是以玻璃纤维毡为胎体,经浸涂优质改性沥青后,一面覆盖彩色矿物材料,另一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新型瓦状屋面防水片材。沥青瓦具有色彩丰富、形式多样、质轻耐用、施工简便等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装饰功能,从而使得沥青瓦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坡屋面的新型防水装饰材料。因为沥青瓦能够在任何条件下施工,从而缩短施工周期,节约人工费用,且由于沥青瓦重量较轻,还可有效降低屋面的承重成本。合理的费用加上较长的使用年限,让沥青瓦在屋面防水工程中受到青睐。但是,在北方下雪比较多的城市环境下,屋面积雪一方面容易造成沥青瓦的瓦体结构变形,另一方面,积雪融化后容易造成沥青瓦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具有方便沥青瓦上积雪的融化,从而保证沥青瓦的正常使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包括沥青瓦本体,所述沥青瓦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沥青瓦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丝,且沥青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加热丝连接于电源线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通过电源线连接至电源,从而对加热丝进行通电后,实现加热丝对沥青瓦本体的加热,从而实现加速屋面上积雪的融化,保持沥青瓦本体的瓦体结构,同时,对沥青瓦本体进行加热后,热量使得沥青瓦本体的黏性更强,从而更加牢固的固定于屋面上。且通过加热后的沥青瓦本体,可进一步提高屋体的御寒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开设于沥青瓦本体一侧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贴附于第一连接孔内壁上的第一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连接于加热丝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穿设有抵接于第一导电金属片且固定连接于电源线的第一导电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导电柱对电源线进行固定,且将第一导电柱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内抵接于第一导电金属片,通过第一导电柱和第一导电金属片实现加热丝和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开设于沥青瓦本体另一侧侧壁上的第二连接孔和贴附于第二连接孔内壁上的第二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连接于加热丝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穿设有抵接于第二导电金属片且固定连接于电源线的第二导电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导电柱对电源线进行固定,且将第二导电柱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抵接于第二导电金属片,通过第二导电柱和第二导电金属片实现加热丝和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便于将电源线分别与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之间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所述第二导电柱的长度对应小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深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长度对应小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深度,故当电源线连接于第一导电柱或第二导电柱后,第一导电柱或第二导电柱将电源线深入至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内,从而减小相邻两片沥青瓦本体之间因为对加热丝进行电连接时产生的缝隙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相邻沥青瓦本体之间连接有第三导电柱,所述第三导电柱的一端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内抵接于第一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三导电柱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抵接于第二导电金属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导电柱实现相邻两片沥青瓦本体内的加热丝的连接,减少电源线的排布。进一步的,所述沥青瓦本体内设置有连通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采用非导电材料制作的连通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沥青瓦本体时,若个别特殊位置的沥青瓦本体需要剪裁,从而使得该剪裁后的沥青瓦本体内的加热丝无法正常使用时,为便于电源线的排布,将电源线穿过被剪裁的沥青瓦本体内的连通管,然后连接至对应的第一连接端。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的内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直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小直径的连通管对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分别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分别于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可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沥青瓦本体包括遮挡部和暴露部,所述加热丝设置于所述暴露部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沥青瓦本体在进行铺设时,通常为上一层的暴露部盖设于下一层的遮挡部上,故将加热丝只设置于暴露部内的话,相对于加热丝全面铺设于沥青瓦本体内的话,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且屋面铺设沥青瓦本体的面积越大,节约的能源越多。且相较于遮挡部内也设置加热丝,当加热丝通电发出热量后,遮挡部的热量需要经过暴露部后作用于覆盖于暴露部上的积雪,从而直接采用在暴露部内铺设加热丝的方式,达到进一步节约能源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蜿蜒分布于沥青瓦本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蜿蜒分布于沥青瓦本体内的加热丝便于加热丝的两端分别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实现沥青瓦本体内加热丝的电连接,当需要融化积雪时,通过对加热丝通电后提高沥青瓦本体的温度,从而加速积雪融化,保证沥青瓦本体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相邻两片沥青瓦本体连接的局部爆炸图。附图标记:1、沥青瓦本体;2、暴露部;3、遮挡部;4、加热丝;5、第一连接端;6、第二连接端;7、第一连接孔;8、第一导电金属片;9、第一导电柱;10、第二连接孔;11、第二导电金属片;12、第二导电柱;13、第一安装孔;14、第二安装孔;15、电源线;16、第三导电柱;17、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如图1所示,包括沥青瓦本体1,沥青瓦本体1包括暴露部2和遮挡部3,在进行屋面的沥青瓦本体1铺设时,上一层沥青瓦本体1的暴露部2盖设于下一层沥青瓦本体1的遮挡部3,为加速沥青瓦本体1上的积雪融化,同时减少能源的浪费,遮挡部3内平铺设置有加热丝4,且加热丝4蜿蜒分布于暴露部2内部。沥青瓦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5和第二连接端6,第一连接端5和第二连接端6用于将加热丝4连接与电源线15连接后连接至电源,从而实现加热丝4的供电。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端5包括第一连接孔7、第一导电金属片8、以及第一导电柱9,第一连接孔7开设于沥青瓦本体1一侧侧壁上,且第一连接孔7的轴线方向沿水平方形向沥青瓦本体1的中心方向延伸,第一导电金属片8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孔7的内壁上,电热丝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导电金属片8的侧壁上,第一导电柱9穿设于第一连接孔7内,且第一导电柱9的侧壁抵接于第一导电金属片8。如图3所示,相对的,第二连接端6包括第二连接孔10、第二导电金属片11、以及第二导电柱12,第二连接孔10开设于沥青瓦本体1另一侧的侧壁上,且第二连接孔10的轴线方向沿水平方形向沥青瓦本体1的中心方向延伸,第二导电金属片1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孔10的内壁上,电热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导电金属片11的侧壁上,第二导电柱12穿设于第二连接孔10内,且第二导电柱12的侧壁抵接于第二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包括沥青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瓦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对沥青瓦本体(1)进行加热的加热丝(4),且沥青瓦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加热丝(4)连接于电源线(15)的第一连接端(5)和第二连接端(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包括沥青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瓦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对沥青瓦本体(1)进行加热的加热丝(4),且沥青瓦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加热丝(4)连接于电源线(15)的第一连接端(5)和第二连接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5)为开设于沥青瓦本体(1)一侧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孔(7)和贴附于第一连接孔(7)内壁上的第一导电金属片(8),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8)连接于加热丝(4)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孔(7)内穿设有抵接于第一导电金属片(8)且固定连接于电源线(15)的第一导电柱(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6)为开设于沥青瓦本体(1)另一侧侧壁上的第二连接孔(10)和贴附于第二连接孔(10)内壁上的第二导电金属片(11),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11)连接于加热丝(4)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孔(10)内穿设有抵接于第二导电金属片(11)且固定连接于电源线(15)的第二导电柱(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柱(9)和所述第二导电柱(1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电源线(15)穿过的第一安装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国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荣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