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01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包括,靠背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设于靠背部内的调节拉手,设于调节拉手上端部背面的手柄,所述手柄从靠背部背面伸出于靠背部外;至少一块固定的调节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部位于靠背部内且与靠背部相连接;下端与调节拉手相连接的复位弹簧,活动设于固定板上的限位板,转轴;在调节板上端设有两个或以上的可与限位板相结合的限位槽;固定板下端通过转轴与调节板连接在一起,初始状态时,限位板与其中一个限位槽相结合。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节结构简单,调节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儿童乘坐时的舒适性。

Adjustable backrest structure for baby carriag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djustable backrest structure for a child carriage, which comprises a backrest and features, including a adjusting handle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backrest and a handle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adjusting handle, which extends from the back of the backrest to the outside of the backrest, and at least a fixed adjusting plate. The end of the fixing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back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the lower end of the fix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handle, and the reset spring is movable on the limit plate and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fix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adjus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wo or more limit grooves 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limit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x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plate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When the initial state is connected, the limiting plate is combined with one of the limiting groove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adjusting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the adjusting process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children when ri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
本技术涉及童车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的倾斜角度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童车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和舒适度有关的,更多是儿童的坐姿调整,目前存在的童车上的靠背调节不便或者没有调节,使儿童乘坐时姿势单一,久坐后,此类童车会使儿童因不舒服而不喜欢乘坐童车;从而导致童车废弃,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童车上结构简单,便于调节靠背倾斜角度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还包括:活动设于靠背部内的调节拉手,设于调节拉手上端部背面的手柄,所述手柄从靠背部背面伸出于靠背部外;至少一块固定的调节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部位于靠背部内且与靠背部相连接;下端与调节拉手相互受力的复位弹簧,可采接触、套设、焊接等不同技术手段实现相互受力,活动设于固定板上的限位板,转轴;在调节板上端设有两个或以上的可与限位板相结合的限位槽;固定板下端通过转轴与调节板连接在一起,初始状态时,限位板与其中一个限位槽相结合。优选地,所述靠背部由靠背及后盖连接而成,且靠背和后盖相连接后形成容纳固定板及调节拉手的空间;所述固定板固设于靠背的背面;在后盖上设有供手柄伸出的手柄孔。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端部位于靠背部内且与靠背部相连接,限位板穿过固定板下端部及调节拉手下端后将调节拉手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且限位板及调节拉手均可相对固定板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调节拉手包括:所述调节拉手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连接导轨,设于上连接板背面的手柄;在下连接板内设有容纳限位板的横向穿孔。优选地,在靠背背面同一高度上至少设有三个凸台,所述凸台之间形成对连接导轨进行限位的间隙。优选地,复位弹簧至少为一根,与连接导轨平行设置,复位弹簧下端与下连接板的上表面相套设,上端与对应位置的凸台底面相接触。优选地,固定板包括:连接板,设于连接板两侧且与连接板垂直连接的两块侧板,在两块侧板上各设有一个容纳限位板端部的限位孔、供转轴穿过的转轴孔;限位板的宽度小于限位孔的长度。优选地,在坐凳部后边缘上还设有连接筒;调节板为两块,在连接筒的两端部内各固设有一块调节板;在连接筒的上表面内设有供固定板活动的横向调节孔,以及与横向调节孔连通的供两块侧板转动的纵向导向孔。优选地,两块侧板位于两块调节板之间,转轴前端穿过调节板及两块侧板后将固定板与连接筒连接在一起,固定板可相对连接筒转动。有益技术效果:初始状态时,限位板的两端对应地与两块调节板上的其中一个限位槽相结合,因调节板通过连接筒固定在坐凳部上,固定板通过限位板与两块调节板相连接,此时,固定板以及与之相连接的靠背部不能相对连接筒及坐凳部转动;乘坐时保持稳定的状态,需要调节靠背部的倾斜角度时,提拉手柄带动设于靠背部内的调节拉手向上移动,调节拉手则带动与下连接板相连接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两端部位于下连接板内的横向穿孔的外部,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位于固定板上的两块侧板内的限位孔内,因限位板的宽度小于限位孔的长度,因此限位板的两端可以在限位板内上下移动,限位板随着调节拉手向上移动,从而使限位板的两端与两块调节板上的限位槽脱离,复位弹簧被压缩,此时扳动靠背部,靠背部带动固定板相对连接筒与坐凳部转动,直至限位板到达两块调节板上的另外的限位槽位置处时,松开手柄,复位弹簧复位过程中带动调节拉手向下移动,使限位板的两端与该位置处的限位槽相结合,即可将靠背部固定在某一个角度,完成调节过程;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调节结构简单,调节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儿童乘坐时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图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的装配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的装配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部分零件的装配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部分零件的装配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调节靠背部角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8及图12所示,可调节靠背结构包括,靠背部1,与靠背部相连接的坐凳部2,还包括:活动设于靠背部内的调节拉手3,设于调节拉手上端部背面的手柄301,所述手柄301从靠背部背面伸出于靠背部外;固定板4,至少一块固设于坐凳部上的调节板5,至少一根复位弹簧6,其下端与调节拉手3相互受力,可采接触、套设、焊接等不同技术手段实现相互受力,上端与设于靠背部内的凸台底面相互受力,活动设于固定板4上的限位板7,转轴8;所述固定板4上端部位于靠背部1内且与靠背部相连接,限位板7穿过固定板4下端部及调节拉手下端后将调节拉手3与固定板4连接在一起,且限位板7及调节拉手3均可相对固定板4上下移动;在调节板5上端至少设有两个或以上的可与限位板相结合的限位槽501;固定板4下端通过转轴8与调节板5连接在一起,初始状态时,限位板7与其中一个限位槽501相结合。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部1由靠背101及后盖102连接而成,且靠背101和后盖102相连接后形成容纳固定板4及调节拉手3的空间;所述固定板4固设于靠背的背面;在后盖102上设有供手柄301伸出的手柄孔102a。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拉手3采用以下结构,其包括:上连接板302、下连接板303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连接导轨304、设于上连接板背面的手柄301;在下连接板303内设有容纳限位板7的横向穿孔303a。设于上连接板302、下连接板303二者之间的连接导轨304至少为一根。为了对导轨进行限位以及安装复位弹簧6,在靠背101背面同一高度上设有三个凸台101a,所述三个凸台之间形成两个对连接导轨304进行限位的间隙。本实施例中的复位弹簧6至少为一根,所述复位弹簧下端与下连接板303的上表面相连接,上端与三个凸台101a中的对应位置处的凸台底面相接触。如图8所示。固定板4包括:连接板401,设于连接板401两侧且与连接板垂直连接的两块侧板402,在两块侧板上各设有一个容纳限位板端部的限位孔402a、供转轴穿过的转轴孔402b;限位板7的宽度小于限位孔402a的长度,确保装配后限位板7可在限位孔内上下移动。为了装饰和连接稳定,在坐凳部2后边缘上还进一步固设有连接筒9;同样地为了稳定连接及增加强度,本实施例中设有两块调节板5,在连接筒9的两端部内各固设有一块调节板5;在连接筒的上表面内设有供固定板4活动的横向调节孔901,以及两条与横向调节孔901连通的供两块侧板402转动的纵向导向孔902。两块调节板5通过连接筒9实现与坐凳部2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装配时,两块侧板402位于两块调节板5之间,转轴8前端穿过调节板5及两块侧板402后将固定板4与连接筒9连接在一起,固定板4可相对连接筒9转动,也可相对坐凳部2转动。同样为了装饰和连接的稳定,在转轴8前端设有可取下的装饰帽10,在转轴后端设有固定帽11。本技术在初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包括,靠背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设于靠背部内的调节拉手,设于调节拉手上端部背面的手柄,所述手柄从靠背部背面伸出于靠背部外;至少一块固定的调节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部位于靠背部内且与靠背部相连接;下端与调节拉手相互受力的复位弹簧,活动设于固定板上的限位板,转轴;在调节板上端设有两个或以上的可与限位板相结合的限位槽;固定板下端通过转轴与调节板连接在一起,初始状态时,限位板与其中一个限位槽相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包括,靠背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设于靠背部内的调节拉手,设于调节拉手上端部背面的手柄,所述手柄从靠背部背面伸出于靠背部外;至少一块固定的调节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部位于靠背部内且与靠背部相连接;下端与调节拉手相互受力的复位弹簧,活动设于固定板上的限位板,转轴;在调节板上端设有两个或以上的可与限位板相结合的限位槽;固定板下端通过转轴与调节板连接在一起,初始状态时,限位板与其中一个限位槽相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由靠背及后盖连接而成,且靠背和后盖相连接后形成容纳固定板及调节拉手的空间;所述固定板固设于靠背的背面;在后盖上设有供手柄伸出的手柄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端部位于靠背部内且与靠背部相连接,限位板穿过固定板下端部及调节拉手下端后将调节拉手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且限位板及调节拉手均可相对固定板上下移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上的可调节靠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拉手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连接导轨,设于上连接板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华吴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小虎子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