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8831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背光模组用于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层、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片,增光层包括增光区和第一透光区,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增光区的透光率,第一透光区被配置为与设置在反射片背离导光板一侧的功能器件对齐,以使功能器件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透光区出射至背光模组外,和/或以使功能器件接收从背光模组外入射且经过第一透光区的光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利用第一透光区来提高背光模组的局部透光率,使得功能器件可以通过第一透光区向背光模组外部发出光线或接收背光模组外部的光线,从而保证功能器件正常工作。

Backlight module, LCD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backlight module is use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which consists of a light-enhancing layer, a diffusion film, a light guide plate and a reflector arranged in sequence. The light-enhancing layer includes a light-increasing zone and a first light-transmitting zone.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first light-transmitting zon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light-increasing zone. The first light-transmitting zone is configured as a function set on the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way from the reflector. The components are aligned so that the light emitted by the functional device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translucent region to emit outside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or the functional device receives light incident from outside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first translucent region. The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utilize the first translucent region to improve the local transmittance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so that the functional device can emit light or receive light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through the first translucent region, thereby ensur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function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大屏占比的手机等电子装置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为了提高电子装置的屏占比,防止距离传感器等功能器件与电子装置的干涉,功能器件可安装在显示屏组件的下方,然而,由于显示屏组件的透光率较差,导致距离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用于液晶显示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层、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增光层包括增光区和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增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透光区被配置为与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功能器件对齐,以使所述功能器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出射至所述背光模组外,和/或以使所述功能器件接收从所述背光模组外入射且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的光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靠近所述增光层一侧的液晶显示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功能器件。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层、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增光层包括增光区和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增光区的透光率。所述功能器件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对齐,所述功能器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向所述背光模组外发出光线,和/或通过所述第一透光区接收从所述背光模组外入射的光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利用第一透光区来提高背光模组的局部透光率,使得功能器件可以通过第一透光区向背光模组外部发出光线或接收背光模组外部的光线,从而保证功能器件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增光层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增光层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增光层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增光层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增光层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背光模组10、框体11、增光层12、增光区122、通孔1222、第一透光区124、第一增光膜126、第二增光膜128、支撑架13、基板132、第二通光孔1322、侧壁134、收容空间136、扩散膜14、光扩散区142、第二透光区144、第三通光孔146、导光板16、导光点162、第一导光部164、第二导光部166、反射片18、第一通光孔182、背光源19、液晶显示模组100、液晶显示屏20、盖板30、电子装置1000、壳体200、功能器件3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10,用于液晶显示模组,背光模组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层12、扩散膜14、导光板16和反射片18,增光层12包括增光区122和第一透光区124,第一透光区124的透光率大于增光区122的透光率,第一透光区124被配置为与设置在反射片18背离导光板16一侧的功能器件300对齐,以使功能器件30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透光区124出射至背光模组10外,和/或以使功能器件300接收从背光模组10外入射且经过第一透光区124的光线。可以理解,第一透光区124与功能器件300对齐,可以是第一透光区124在导光板16上的正投影覆盖功能器件300在导光板16上的正投影。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10利用第一透光区124来提高背光模组10的局部透光率,使得功能器件300可以通过第一透光区124向背光模组10外部发出光线及/或接收背光模组10外部的光线,从而保证功能器件300正常工作。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4,第一透光区124可以在增光层12的任意位置,在此不对第一透光区124的位置进行限定。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透光区124在增光层12的右上角,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透光区124在增光层12的左下角,如图3所示;在又一个例子中,第一透光区124的中心与增光层12的中心重合,如图4所示。另外,第一透光区12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梯形、不规则多边形等任意形状,在此不对第一透光区124的形状进行限定。此外,请参阅图5和图6,增光层12可以包括一个第一透光区124,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透光区124,在此不对第一透光区124的数量进行限定。在图4的例子中,增光层12包括1个透光区124;在图5的例子中,增光层12包括3个透光区124;在图6的例子中,增光层12包括5个透光区124。请参阅图7、图8和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增光层12包括第一增光膜126和层叠设置在第一增光膜126朝向扩散膜14一侧的第二增光膜128,第一增光膜126和第二增光膜128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透光区124。请注意,此处“第一增光膜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用于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层、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增光层包括增光区和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增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透光区被配置为与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功能器件对齐,以使所述功能器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出射至所述背光模组外,和/或以使所述功能器件接收从所述背光模组外入射且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的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用于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层、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增光层包括增光区和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增光区的透光率,所述第一透光区被配置为与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功能器件对齐,以使所述功能器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出射至所述背光模组外,和/或以使所述功能器件接收从所述背光模组外入射且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的光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层包括第一增光膜和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增光膜朝向所述扩散膜一侧的第二增光膜,所述第一增光膜和所述第二增光膜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所述第一透光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区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填设有透光材料以形成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透光材料的透光率大于90%;或所述增光区与所述第一透光区为一体成型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开设有第一通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对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包括光扩散区和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光扩散区的透光率,所述光扩散区与所述增光区对齐,所述第二透光区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对齐。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形成有呈阵列排布的导光点,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增光区对齐,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对齐,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所述导光点的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所述导光点的密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朝向所述第二导光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所述导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忠恒杨乐欧阳志斌袁学剑吴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