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883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腔体、反射罩、光源及辅助导光扩散结构;所述腔体包括:反射面、与所述反射面相连的安装面以及连接所述反射面和安装面的出光面;所述光源为一颗LED,所述反射罩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反射罩内,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设于所述反射面上,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能够辅助所述入射至反射面上的光线均匀扩散,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的均匀性,提升显示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采用单颗LED作为光源且亮度均匀的背光模组,能够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acklight module. The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 cavity, a reflector, a light source and an auxiliary light guide diffusion structure; the cavity comprises a reflecting surface, an installation surface connected with the reflecting surface and an exit surface connected with the reflecting surface and the installation surface; the light source is an LED, and the reflecting cover is installed on the installation surface, and the light source is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surface. In the reflector cover, the auxiliary light guide diffus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reflector surface, and the auxiliary light guide diffusion structure can assist the uniform diffusion of light incident on the reflector surface, thereby improving the uniformity of light emission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improving the display quality.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lso to provide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hich has a backlight module with single LED as light source and uniform brightness, can improve the display quality of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光源例如阴极萤光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光源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后方,光线经扩散板均匀化后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随着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的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对工艺简化化和产品轻薄化的需求逐步提升,但是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组为多条发光条组装而成,其组装、插线及理线的工艺十分复杂,无法满足背光模组对工艺简化的要求,而侧入式背光模组则因需要导光板进行导光,造成整体模组重量提升,无法满足背光模组产品轻薄化的要求,为了简化模组的组装工艺,同时实现背光模组产品的轻薄化,单颗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ONELEDPackageBLU)应运而生,但目前的单颗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背光均匀性不佳,尤其在混光距离较小的情况下,出光面上的光线会在靠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位置聚集,造成靠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和远离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位置出现亮暗不均,即近光源的处的亮度大于远光源的处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在采用单颗LED作为光源的情况下,保证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采用单颗LED作为光源且亮度均匀的背光模组,能够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腔体、反射罩、光源及辅助导光扩散结构;所述腔体包括:反射面、与所述反射面相连的安装面以及连接所述反射面和安装面的出光面;所述光源为一颗发光二极管,所述反射罩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反射罩内;所述反射面具有聚集区及位于聚集区以外的非聚集区,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直接入射至所述反射面上或经由所述反射罩反射后入射至所述反射面上,且入射至所述聚集区中的光线密度大于入射至所述非聚集区中的光线密度;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设于所述反射面上且位于所述聚集区内,至少部分入射至所述聚集区中的光线经过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的扩散后,向相对于所述聚集区远离所述光源的方向出射。所述反射面包括:一底面和三个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三个侧面及安装面环绕于所述底面的四周并与所述底面相连,所述出光面与所述三个侧面及安装面相连。所述侧面均为相对于所述底面往所述出光面的一侧翘起的弧面。所述聚集区位于所述底面上。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包括:入光面、与入光面相连的扩散面、连接所述入光面与扩散面的两相对设置的连接侧面、以及入光面、扩散面、两连接侧面的连接底面,所述入光面、扩散面、两连接侧面以及连接底面共同围成一个实心体结构;所述连接底面与所述底面层叠,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底面相交形成一锐角,所述锐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光源,所述扩散面与所述底面相交且相交线位于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入光面为平面,所述扩散面为弧面。所述反射面为镜面反射面或白色反射面。所述反射罩呈C形,所述反射罩的开口朝向所述反射面。辅助导光扩散结构的材料为亚克力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腔体、反射罩、光源及辅助导光扩散结构;所述腔体包括:反射面、与所述反射面相连的安装面以及连接所述反射面和安装面的出光面;所述光源为一颗LED,所述反射罩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反射罩内,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设于所述反射面上,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能够辅助所述入射至反射面上的光线均匀扩散,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的均匀性,提升显示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采用单颗LED作为光源且亮度均匀的背光模组,能够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附图说明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光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的辅助导光扩散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腔体10、反射罩20、光源30及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所述腔体10包括:反射面11、与所述反射面11相连的安装面12以及连接所述反射面11和安装面12的出光面13;所述光源30为一颗发光二极管,所述反射罩20安装于所述安装面12上,所述光源30设于所述反射罩20内;具体地,由于采用单颗LED作为光源13且受到腔体10的混光距离的限制,所述光源13所述光源30发出光线直接入射至所述反射面111上或经由所述反射罩20反射后入射至所述反射面111上时,会在所述反射面111的部分区域出现聚集(一般位于靠近光源13的位置),使得所述反射面111的部分区域中光线密度大于其他区域的光线密度,从而经过反射面111反射后从出光面13出射的光线也会在部分区域聚集,导致背光模组的出光不均,在本专利技术中定义所述反射面111上出现光线聚集的区域为聚集区,除聚集区以外的区域为非聚集区,也即所述入射至所述聚集区中的光线密度大于入射至所述非聚集区中的光线密度。进一步地,所述聚集区的具体位置根据腔体10的形状、反射罩20的形状以及光源30的安装位置不同会存在变化。具体地,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设于所述反射面11上且位于所述聚集区内,至少部分入射至所述聚集区中的光线经过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的扩散后,向相对于所述聚集区远离所述光源30的方向出射。相比于未设置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使得原本经过所述聚集区反射后在出光面的部分区域(例如靠近光源13的第一区域)聚集出射光线中的一部分经过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的扩散至后从该出光面的部分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例如远离光源13的第二区域)出射,从而使得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均匀扩散。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20呈C形,所述反射罩20的开口朝向所述反射面11,所述反射罩20用于将所述光源30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0)、反射罩(20)、光源(30)及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所述腔体(10)包括:反射面(11)、与所述反射面(11)相连的安装面(12)以及连接所述反射面(11)和安装面(12)的出光面(13);所述光源(30)为一颗发光二极管,所述反射罩(20)安装于所述安装面(12)上,所述光源(30)设于所述反射罩(20)内;所述反射面(111)具有聚集区及位于聚集区以外的非聚集区,所述光源(30)发出光线直接入射至所述反射面(111)上或经由所述反射罩(20)反射后入射至所述反射面(111)上,且入射至所述聚集区中的光线密度大于入射至所述非聚集区中的光线密度;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设于所述反射面(11)上且位于所述聚集区内,至少部分入射至所述聚集区中的光线经过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的扩散后,向相对于所述聚集区远离所述光源(30)的方向出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0)、反射罩(20)、光源(30)及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所述腔体(10)包括:反射面(11)、与所述反射面(11)相连的安装面(12)以及连接所述反射面(11)和安装面(12)的出光面(13);所述光源(30)为一颗发光二极管,所述反射罩(20)安装于所述安装面(12)上,所述光源(30)设于所述反射罩(20)内;所述反射面(111)具有聚集区及位于聚集区以外的非聚集区,所述光源(30)发出光线直接入射至所述反射面(111)上或经由所述反射罩(20)反射后入射至所述反射面(111)上,且入射至所述聚集区中的光线密度大于入射至所述非聚集区中的光线密度;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设于所述反射面(11)上且位于所述聚集区内,至少部分入射至所述聚集区中的光线经过所述辅助导光扩散结构(40)的扩散后,向相对于所述聚集区远离所述光源(30)的方向出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11)包括:一底面(111)和三个侧面(112),所述底面(111)与所述出光面(13)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三个侧面(112)及安装面(12)环绕于所述底面(111)的四周并与所述底面(111)相连,所述出光面(13)与所述三个侧面(112)及安装面(12)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112)均为相对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