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及电暖器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93866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暖器及电暖器的装配方法,所述电暖器包括发热组件(10)、主壳体(21)以及底板(22);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主壳体(21)开口侧朝上放置;将所述发热组件(10)从开口处放置于两所述抵接部之间,并使发热组件(10)两侧的凸伸部(101)挂接于对应的所述抵接部上;盖上所述底板(22),将所述底板(22)与所述发热组件(10)连接,以及将所述底板(22)与所述主壳体(21)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方法,使得电暖器的整个装配过程自下而上一气呵成,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翻转、转移工位,也不需要辅助定位工装,即可完成装配,装配工序简单、省时。

Assembly method of electric heater and electric hea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ssembly method of an electric heater and a heater, which comprises a heating component (10), a main shell (21) and a bottom plate (22). The assembly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lacing the opening side of the main shell (21) upward; placing the heating component (10) from the opening between the two joints, and generating the heating component (10). The convex extensions (101) on both sides of the thermal assembly (10) are attached to the corresponding butting part; the bottom plate (22) is covered, the bottom plate (22)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component (10), and the bottom plate (22) and the main housing (21) are fixed. The assembly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enables the whole assembly process of the electric heater to be completed from bottom to top, and the assembly process can be completed without turning over and transferring the workstation or auxiliary positioning tooling. The assembly process is simple and time-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暖器及电暖器的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暖器及电暖器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电暖器的壳体内部安装有发热组件以及其他零部件,发热组件的高度显著地小于壳体的高度,因此,一般需要将发热组件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底部,相关技术中,电暖器的装配过程为:先将发热组件的支撑架与壳体的底板定位、连接,再将发热组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随后分别固定连接壳体的侧板、顶板以及两侧的端板,装配过程工序繁琐、复杂,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装配简单、省时省力的电暖器及电暖器的装配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暖器的装配方法,所述电暖器包括发热组件、主壳体以及底板,其中,所述发热组件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凸伸部;所述主壳体呈开口朝下的半开放结构,在所述主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下部分别对应有抵接部;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主壳体开口侧朝上放置;S2:将所述发热组件从开口处放置于两所述抵接部之间,并使所述发热组件两侧的凸伸部挂接于对应的所述抵接部上;S3:盖上所述底板,将所述底板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以及将所述底板与所述主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将所述底板与所述发热组件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发热组件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凸伸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将所述发热组件的其中另一侧的所述凸伸部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发热组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伸长或缩短。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电暖器包括控制箱;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300:在所述的步骤S2之前,将控制箱从所述主壳体的第一侧装入所述主壳体中;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形成为其中之一所述抵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包括第一端板,所述控制箱背离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的边缘形成有第一止挡凸缘,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301:将所述第一止挡凸缘与所述主壳体的端部抵接并固定连接;S302:将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一止挡凸缘的外侧扣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二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电暖器包括收纳箱,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310:在所述的步骤S2之前,将所述收纳箱从所述主壳体的第二侧装入所述主壳体中;所述收纳箱的底部形成为其中另一所述抵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包括第二端板,所述收纳箱背离发热组件的一侧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止挡凸缘,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311:将所述第二止挡凸缘与所述主壳体的端部抵接并固定连接;S312:将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第二止挡凸缘的外侧扣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开口侧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边部,所述控制箱和所述收纳箱均位于所述折边部的内侧,所述的将所述底板与所述主壳体固定连接的步骤包括:将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折边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包括多个支撑脚,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4:将多个所述支撑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外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暖器包括发热组件、底板以及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呈开口朝下的半开放结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开口处,所述发热组件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凸伸部;在所述主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下部分别对应有抵接部,所述凸伸部分别夹设于所述底板与对应的所述抵接部之间。进一步地,其中之一所述凸伸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其中另一所述凸伸部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发热组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伸长或缩短。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电暖器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第一侧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和所述散热组件沿所述主壳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形成为其中之一所述抵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包括第一端板,所述控制箱背离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的边缘形成有第一止挡凸缘,所述第一止挡凸缘与所述主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一止挡凸缘背离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扣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电暖器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第二侧的收纳箱,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控制箱和所述收纳箱之间,所述收纳箱的底部形成为其中另一所述抵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包括第二端板,所述收纳箱背离发热组件的一侧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止挡凸缘,所述第二止挡凸缘与所述主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第二止挡凸缘背离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扣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开口侧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边部,所述控制箱和所述收纳箱的底部边缘均支撑于所述折边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暖器为踢脚线电暖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方法,使得电暖器的整个装配过程自下而上一气呵成,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翻转、转移工位,也不需要辅助定位工装,即可完成装配,装配工序简单、省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暖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暖器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以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发热组件101、凸伸部21、主壳体211、折边部22、底板23、第一端板24、第二端板30、控制箱31、第一止挡凸缘40、收纳箱41、第二止挡凸缘50、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关于电暖器本身结构描述的方位词“上”、“下”是针对电暖器正常工作时的方位而言。在电暖器的装配过程中使用的方位词“上”、“下”为空间方位词,此时,电暖器本身结构方面的方位词“上”、“下”与空间方位词“上”、“下”是相反的。“内”、“外”是针对电暖器本身结构而言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电暖器为踢脚线电暖器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电暖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暖器,请参阅图1和图2,该电暖器包括发热组件10、主壳体21、底板22、控制箱30、收纳箱40、第一端板23、第二端板23以及多个支撑脚50。发热组件10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凸伸部1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壳体21大致呈∩型,即主壳体21呈开口朝下且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敞开的开放结构,即主壳体21的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为敞开的结构;在主壳体21内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有抵接部,也就是说,两抵接部位于主壳体21内,且分别位于主壳体21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靠近主壳体21的开口侧。可以理解的是,该两抵接部既可以是与主壳体21固定连接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零部件自身结构形成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抵接部为零部件自身结构形成的。进一步地,凸伸部101分别夹设于底板22与对应的抵接部之间。由此,使得当电暖器装配时,发热组件10可以通过该凸伸部101挂接到对应的抵接部上,使得装配工序简单、省时。由于发热组件10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会产生长度变化,因此,发热组件10的其中一侧的凸伸部101与底板22固定连接,发热组件10的其中另一侧的凸伸部101与底板22活动连接以使得发热组件10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伸长或缩短。可以理解的是,该活动连接可以是滑动连接也可以是支撑抵接。例如,当活动连接为滑动连接,则凸伸部101或者是底板22上形成有滑动导向结构(图未示),例如,长槽、滑轨等。当活动连接为支撑抵接时,对应的凸伸部101夹设在底板22和抵接部之间且支撑于底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暖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包括发热组件(10)、主壳体(21)以及底板(22),其中,所述发热组件(10)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凸伸部(101);所述主壳体(21)呈开口朝下的半开放结构,在所述主壳体(21)内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下部分别对应有抵接部;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主壳体(21)开口侧朝上放置;S2:将所述发热组件(10)从开口处放置于两所述抵接部之间,并使所述发热组件(10)两侧的凸伸部(101)挂接于对应的所述抵接部上;S3:盖上所述底板(22),将所述底板(22)与所述发热组件(10)连接,以及将所述底板(22)与所述主壳体(2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暖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包括发热组件(10)、主壳体(21)以及底板(22),其中,所述发热组件(10)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凸伸部(101);所述主壳体(21)呈开口朝下的半开放结构,在所述主壳体(21)内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下部分别对应有抵接部;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主壳体(21)开口侧朝上放置;S2:将所述发热组件(10)从开口处放置于两所述抵接部之间,并使所述发热组件(10)两侧的凸伸部(101)挂接于对应的所述抵接部上;S3:盖上所述底板(22),将所述底板(22)与所述发热组件(10)连接,以及将所述底板(22)与所述主壳体(2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所述底板(22)与所述发热组件(10)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发热组件(10)的其中一侧的所述凸伸部(101)与所述底板(22)固定连接,将所述发热组件(10)的其中另一侧的所述凸伸部(101)与所述底板(22)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发热组件(10)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伸长或缩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1)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电暖器包括控制箱(30);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300:在所述的步骤S2之前,将控制箱(30)从所述主壳体(21)的第一侧装入所述主壳体(21)中;所述控制箱(30)的底部形成为其中之一所述抵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包括第一端板(23),所述控制箱(30)背离所述发热组件(10)的一侧的边缘形成有第一止挡凸缘(31),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301:将所述第一止挡凸缘(31)与所述主壳体(21)的端部抵接并固定连接;S302:将所述第一端板(23)与所述第一止挡凸缘(31)的外侧扣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1)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二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电暖器包括收纳箱(40),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310:在所述的步骤S2之前,将所述收纳箱(40)从所述主壳体(21)的第二侧装入所述主壳体(21)中;所述收纳箱(40)的底部形成为其中另一所述抵接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暖器包括第二端板(24),所述收纳箱(40)背离发热组件(10)的一侧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止挡凸缘(41),所述装配方法还包括:S311:将所述第二止挡凸缘(41)与所述主壳体(21)的端部抵接并固定连接;S312:将所述第二端板(24)与所述第二止挡凸缘(41)的外侧扣合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1)的开口侧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边部(211),所述控制箱(30)和所述收纳箱(40)均位于所述折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艳魏利军陈梓泓田军校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