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萌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487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25‑40%、短纤维蚕丝10‑20%、PBT/PET复合纤维20‑25%、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0‑16%、交联剂1‑3.5%、粘接剂6‑10%、分散剂1‑3%、柔软剂0.5‑2%;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进行反应,降温,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接着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将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该面料抑菌效果优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皮肤触感较好,手感柔软,减少了敏感肌肤的不适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An antibacterial and anti sensitive functional fabric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bacterial and anti sensitive functional fabric, and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each raw material is: spandex fiber 25, 40%, short fiber silk 10, 20%, PBT/PET composite fiber 20, 25%, nano antibacterial and anti sensitive emulsion 10 10 16%, crosslinking agent 1 3.5%, adhesive 6 6 6, dispersant agent 3.5%, softening agent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antibacterial and anti sensitive functional fabrics are: mixing polyurethane fiber, short fiber silk, PBT/PET composite fiber and nano antibacterial and anti sensitive emulsion, adding the crosslinking agent to react, cooling down, adding adhesive, dispersant and softener, adding water, mixing and stirring evenly, then drying and molding; and then clearing and opening cotton. The functional yarn is made of drawing, roving and spinning yarn; the functional yarn is knitted or woven to produce anti-bacterial and anti-sensitive functional fabric; the fabric has excellent bacteriostasis effect, good air permeability and moisture retention, good skin tactility and soft handle, reducing the discomfort of sensitive skin, and improving wear.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高效抗菌服饰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同时,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使得纤维很容易发生霉变、黄变和异味,且纤维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人体的分泌物和污垢会粘附在纤维上滋生螨虫和细菌,对人体造成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抗菌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保护纺织品免受细菌侵袭转移到保护环境和使服用者免受细菌侵袭。进入21世纪,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卧床老人和在家疗养者逐渐增多,防止褥疮的老人护理用品的需求也呈增加的趋势;还有一类人群属于易过敏人群,这类人群对于织物有着很高的要求,有些过敏人群还会对金属易过敏,在现有的抗菌技术中,利用银、铜、锌等金属的抗菌能力,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固定在氟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相应的织物中即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面料,虽然这些金属抗菌剂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但可能并不适用于肌肤敏感人群。由于从生产为主的社会向生活为主的观念转变,开发研究有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产品,因此抗菌整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衣服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不断的研发衣服的新材料,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衣料中,增加了衣服的功能性。洋甘菊是菊科植物,原产欧洲,洋甘菊的别称又叫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它们都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约30公分高,中心为黄色,花瓣为白色,叶片略感毛茸茸。由洋甘菊提炼出来的洋甘菊精油也是非常流行的保键和药物制品;因为洋甘菊可以帮助睡眠,缓解病人的发炎和疼痛症状,缓解由神经性皮肤瘙痒引起的失眠的功效,中国部分地区也有在大量栽培,用以入药和制茶。提取自洋甘菊中的红没药醇不仅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还具有抑菌抗刺激的功效,且对皮肤有保护、修复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皮肤相容性。红没药醇被发现具有降低皮肤炎症、抑菌抗刺激、活血止痛等多种生物活性,因而被广泛研究。红没药醇(Bisabolol),又称甜红没药醇、防风根醇,是自然界中存在较多的倍半萜化合物之一;红没药醇具有消炎、灭菌、愈合溃疡、溶解胆石等药效,红没药醇香气清淡愉快,也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定香剂。红没药醇能够保护和治愈皮肤,使其免受日常张力的影响,能够加速皮肤的治愈过程,尤其适用于作为敏感皮肤和身体,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皮肤和身体的护理液、须后水和晒后护理产品)的配方中,加上其抗炎、天然、安全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常用活性成分。国际上仅在个人护理产品上的应用年需求量达到400t以上。随着需求量的增加,纯天然提取的量俨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抑菌效果优良,制成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皮肤触感较好,手感柔软,减少了敏感肌肤的不适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如何提供一种温和的抑菌剂;2、现有的抑菌面料清洗后抑菌效果差;3、如何提高面料的抗敏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25-40%、短纤维蚕丝10-20%、PBT/PET复合纤维20-25%、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0-16%、交联剂1-3.5%、粘接剂6-10%、分散剂1-3%、柔软剂0.5-2%;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为: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进行反应,降温,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S3、将步骤S2的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进一步,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红没药醇衍生物0.6-0.9%、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8-12%、羟苯丙酯5-7%、卵磷脂4-8%、氢化蓖麻油3-6%、丙二醇12-16%、余量为蒸馏水。进一步,所述的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路径为:(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将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260℃,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将异戊烯醇4和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5℃下搅拌反应4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6;(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将步骤(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磷酸,在60-65℃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4-5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1-2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进一步,步骤(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中,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的摩尔比为1:1.1-1.2:0.001-0.0015。进一步,步骤(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的中,异戊烯醇4和甲酸5的摩尔比为1:2-3。进一步,步骤(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中,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摩尔比为1:2.5-3.5。进一步,步骤(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中,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步骤(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1/3-2/3;磷酸的加入量为步骤(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2-6.8;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0-25%。进一步,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方法为:(1)称量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羟苯丙酯到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红没药醇衍生物,待红没药醇衍生物溶解完全,放置备用,得到混合液A;(2)称量卵磷脂、氢化蓖麻油混合均匀后,加入丙二醇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3)将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液A中,在100-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5-10min,接着以15-20r/min的速度将转速升至500r/min,以1-2滴/s的速度滴加蒸馏水,随着蒸溜水的加入,体系由澄清开始变浑浊,此时将转速升至650-700r/min,快速滴加蒸馏水,让体系迅速渡过凝胶相,重新变得澄清透明,即得到了纳米抗菌防敏乳液。进一步,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在85-90℃下搅拌交联反应1-1.5h,降温至40-50℃,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S3、将步骤S2的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25‑40%、短纤维蚕丝10‑20%、PBT/PET复合纤维20‑25%、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0‑16%、交联剂1‑3.5%、粘接剂6‑10%、分散剂1‑3%、柔软剂0.5‑2%;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为: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进行反应,降温,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S3、将步骤S2的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25-40%、短纤维蚕丝10-20%、PBT/PET复合纤维20-25%、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0-16%、交联剂1-3.5%、粘接剂6-10%、分散剂1-3%、柔软剂0.5-2%;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为: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进行反应,降温,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S3、将步骤S2的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红没药醇衍生物0.6-0.9%、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8-12%、羟苯丙酯5-7%、卵磷脂4-8%、氢化蓖麻油3-6%、丙二醇12-16%、余量为蒸馏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路径为:(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将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260℃,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将异戊烯醇4和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5℃下搅拌反应4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6;(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将步骤(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磷酸,在60-65℃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4-5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1-2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中,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的摩尔比为1:1.1-1.2:0.001-0.00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萌李海连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萌李海连马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