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94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包括工作辊轨道、工作辊模型、定位架、测量装置以及调控装置;工作辊模型为具有预设外径的片状结构;定位架用于与工作辊轨道端面贴合、以使工作辊模型的中心轴位于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为工作辊在工作状态下的轴线位置,定位架与工作辊模型固定连接;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防缠导板与工作辊模型的间距;调控装置与防缠导板连接,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调节防缠导板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轧机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较大的测量空间,使工作人员对间隙进行准确测量,从而保障防缠导板的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机
本技术涉及轧机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轧机。
技术介绍
轧机是用于对金属进行轧制处理的设备,在冷轧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断带和缠绕的事故,使工作辊受损,为了保障工作辊正常工作,轧机设备通常设置有防缠导板。防缠导板设置在牌坊立柱之间,起到保护工作辊和防止乳化液飞溅至带钢表面的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防缠导板的位置进行检测与调整。其中,防缠导板与工作辊的间隙对于机组的安全运行以及产品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若二者间隙过大则防缠导板无法起到隔绝带钢表面乳化液的作用,若间隙过小则存在损伤工作辊辊面的问题,因此防缠导板的工作位置需要准确定位。现有技术中,对防缠导板的位置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工作辊等部件全部装好,然而由于轧机机架空间狭小,操作人员无法近距离测量防缠导板与工作辊的间隙,只能站在机架外进行观察并估计防缠导板与工作辊的间隙,导致防缠导板的位置精度差,影响防缠导板的使用效果甚至造成工作辊辊面损坏。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定位防缠导板工作位置的轧机,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能够准确控制防缠导板与工作辊的间隙,使防缠导板定位准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机,包括工作辊轨道,还包括:具有预设外径的片状工作辊模型;用于与所述工作辊轨道端面贴合、以使所述工作辊模型的中心轴位于预设位置的定位架,所述预设位置为工作辊在工作状态下的轴线位置,所述定位架与所述工作辊模型固定连接;用于测量防缠导板与所述工作辊模型间距的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调节所述防缠导板位置的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与所述防缠导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辊模型为环形结构和/或所述定位架为筒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定位架为长方体筒状结构,所述定位架一端与所述工作辊轨道端面贴合状态下,所述定位架另一端与所述工作辊轨道端面间隔预设距离。优选的,所述预设距离的范围为3mm-7mm。优选的,所述测量装置为塞尺。优选的,所述工作辊模型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mm。优选的,所述调控装置包括控制部和与所述防缠导板连接的调节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调节部连接、用于根据预设外径与目标工作辊外径的辊径差控制所述调节部工作,以使所述防缠导板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目标工作辊的间距等于所述防缠导板与所述工作辊模型的间距。优选的,所述预设外径为若干个所述工作辊中的最大辊径。本技术提供的轧机包括工作辊轨道、工作辊模型、定位架、测量装置以及调控装置,工作辊模型为具有预设外径的片状结构;定位架与工作辊模型固定连接,用于与工作辊轨道端面贴合、以使工作辊模型的中心轴位于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为工作辊在工作状态下的轴线位置;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防缠导板与工作辊模型的间距;调控装置与防缠导板连接,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调节防缠导板位置。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辊模型在定位架的控制下,其中心轴与工作状态下的工作辊轴线保持一致,即工作辊模型能够模拟工作辊的工作状态。由于工作辊模型呈片状,即工作辊模型沿轴方向较工作辊更薄,因此工作辊模型安装完成后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测量空间。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操控测量装置准确测得防缠导板和工作辊模型的间距,并利用调控装置控制防缠导板移动,使防缠导板与工作辊模型的间距符合标准。本技术提供的轧机配备有能够模拟工作辊工作状态的工作辊模型,工作辊模型厚度小于工作辊,为工作人员提供测量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预估间距的方式,本申请中的轧机能够对间距进行测量,实现准确定位防缠导板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定位架与工作辊模型的结构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图2的仰视图。图1-4中的附图标记为:定位架1、工作辊模型2、工作辊轨道3、牌坊4、防缠导板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轧机,能够准确控制防缠导板与工作辊的间隙,使防缠导板定位准确。请参考图1-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定位架与工作辊模型的结构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图2的仰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轧机,包括工作辊轨道3、工作辊模型2、定位架1、测量装置以及调控装置;工作辊模型2为具有预设外径的片状结构;定位架1用于与工作辊轨道3端面贴合、以使工作辊模型2的中心轴位于预设位置,其中预设位置为工作辊在工作状态下的轴线位置,定位架1与工作辊模型2固定连接;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防缠导板5与工作辊模型2的间距;调控装置与防缠导板5连接,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调节防缠导板5的位置。具体的,轧机包括牌坊4、工作辊轨道3、防缠导板5、工作辊等部件,牌坊4是轧机的机架,牌坊4内部安装有工作辊,工作辊轴线的两侧分别为入口侧和出口侧,且工作辊两侧均设置有工作辊轨道3。待加工件从入口侧进入轧制区,受工作辊挤压成型后从出口侧离开。定位架1可以呈板状或块状或筒状等形态,主要用于定位工作辊模型2的位置,其宽、高等尺寸根据现场空间确定。定位架1的侧壁与工作辊模型2的端部连接,二者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也可以直接加工成一体式结构件。工作辊模型2呈片状,即工作辊模型2较薄,例如工作辊模型2可以为厚度不超过15mm或其他更小厚度的薄板/薄环状结构,工作辊模型2的具体厚度需要参考轧机内各部件实际尺寸,以能够实现为工作人员提供测量间距的空间为准。工作辊模型2包括预设外径的弧形段,其中预设外径可以为需要安装的工作辊的实际外径,由于工作辊模型2与定位架1固定连接,因此工作辊模型2的中心轴到定位架1端部所在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换辊小车将工作辊抽出至轧机外部,然后将定位架1安装至工作辊轨道3上,并使定位架1的端部与出口侧或入口侧的工作辊轨道3的侧壁贴合。其中,定位架1的长度根据工作辊轨道3的实际间距得以确定,以保障工作辊模型2的中心轴与工作辊抽出前的中心轴共线为准,即定位架1安装完整后,工作辊模型2能够模拟工作辊的工作状态。测量装置可以选用塞尺、检测仪等工具,主要用于测量防缠导板5与工作辊模型2的间距。轧机机架空间相对狭小,与工作辊相比,工作辊模型2更薄,占用空间较小,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测量工作辊模型2与防缠导板5的间隙距离。可以理解的,为了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点测量取平均值的方式获得测量结果。即在垂直防缠导板5长度方向的直线上分散地选取几个测量点并进行测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与准确。调控装置包括与防缠导板5连接的螺旋千斤顶等限位部件,螺旋千斤顶的挡块上设有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包括工作辊轨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预设外径的片状工作辊模型(2);用于与所述工作辊轨道(3)端面贴合、以使所述工作辊模型(2)的中心轴位于预设位置的定位架(1),所述预设位置为工作辊在工作状态下的轴线位置,所述定位架(1)与所述工作辊模型(2)固定连接;用于测量防缠导板(5)与所述工作辊模型(2)间距的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调节所述防缠导板(5)位置的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与所述防缠导板(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包括工作辊轨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预设外径的片状工作辊模型(2);用于与所述工作辊轨道(3)端面贴合、以使所述工作辊模型(2)的中心轴位于预设位置的定位架(1),所述预设位置为工作辊在工作状态下的轴线位置,所述定位架(1)与所述工作辊模型(2)固定连接;用于测量防缠导板(5)与所述工作辊模型(2)间距的测量装置;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调节所述防缠导板(5)位置的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与所述防缠导板(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模型(2)为环形结构和/或所述定位架(1)为筒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1)为长方体筒状结构,所述定位架(1)一端与所述工作辊轨道(3)端面贴合状态下,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李明明雷华北郑世林张波李森虎周三保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