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672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包括烧结流水线、脱模机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传送模块;控制模块包括PLC及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烧结流水线包括隧道加热炉和冷却炉;烧结流水线内设有传送带;冷却炉内设有冷却器,冷却器连接控制模块;脱模机构连接控制模块,且传送带延伸至脱模机构内;检测模块包括设在隧道加热炉入口、冷却炉入口及脱模机构入口处的传感器;检测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传送模块包括所述传送带及驱动该传送带的驱动件,驱动件连接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工业制造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流程中的模具加热硬化冷却的步骤,实现该过程的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
本技术属于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影响着人们的饮水安全,同时对于净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多功能氧化石墨烯掺杂复合活性炭膜材料有良好的净水滤水功能,但目前行业生产效率不高,工业生产产量不够,质量不稳定,如果人为进行推送加热和敲击脱模,很容易破坏炭膜,导致产品质量合格率底下,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工作人员需要运送敲击,一天操作下来不但筋疲力尽,而且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同时,生产现场大多是处于粉尘漂浮的恶劣条件,空气含有较多的杂质,对工作人员的呼吸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能够提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生产产量和质量,为工业水污染和提供一个健康的饮用水环境出一份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烧结流水线和脱模机构;还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传送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PLC及继电器;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烧结流水线包括相互连通的隧道加热炉和冷却炉;所述烧结流水线内设有传送带;所述冷却炉内设有冷却器,该冷却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脱模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传送带延伸至该脱模机构内;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在隧道加热炉入口、冷却炉入口及脱模机构入口处的传感器;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传送模块包括所述设在烧结流水线且延伸至脱模机构的传送带及驱动该传送带的驱动件,该驱动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一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加热炉与冷却炉之间设有隔热屏。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为若干冷却风扇,若干冷却风扇设在所述冷却炉内。一实施例中: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液压脱模机及触控屏,该液压脱模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该触控屏连接所述液压脱模机。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接通电网220V电源,包括相互连接的空气开关与开关电源。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设在隧道加热炉入口、冷却炉入口及脱模机构入口处的传感器分别连接配合的接触开关。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一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加热炉为U字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4~6cm/s。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各个装置单一的处理过程为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的描述都可以利用上述装置完成这些处理过程。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将各个装置组合使用,故而这些装置的具体操作步骤不做详细描述。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可以用于工业上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制造流程中的模具加热硬化冷却的步骤,基本可以实现该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了设备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粉料环境对人员健康造成的伤害,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的电信号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烧结流水线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传送模块3;脱模机构4;烧结流水线5,隧道烧结炉51,冷却炉52,隔热屏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横”、“竖”、“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中的立体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查阅图1和图2,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烧结流水线5和脱模机构4;还包括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检测模块和传送模块3;电源模块1接通电网220V电源,包括相互连接的空气开关与开关电源;控制模块2为整个系统的主控中心,包括相互连接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继电器;控制模块2连接电源模块1;电源模块1接通的输入电压为220V,通过开关电源将电压转换为24V供给控制模块2、检测模块等;空气开关保护控制模块2,防止电路短路损坏控制模块2。所述烧结流水线5包括相互连通的隧道加热炉51和冷却炉52,烧结流水线5内设有传送带,即传送带铺设于隧道加热炉51与冷却炉52内;隧道加热炉51用于加热运送来的模具;冷却炉52用于冷却加热后的模具,冷却炉52内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冷却风扇,该些冷却风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且隧道加热炉51与冷却炉52之间设有隔热屏53隔热,减少隧道加热炉51与冷却炉52之间的热量传递交换;所述脱模机构4负责将炭膜从模具中脱离,包括液压脱模机及触控屏,该液压脱模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该触控屏连接所述液压脱模机;所述设在烧结流水线5内的传送带从冷却炉后延伸至液压脱模机;所述隧道加热炉51入口、冷却炉52入口及液压脱模机入口处分别设有传感器;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模具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控制,检测模块包括所述设在隧道加热炉51入口、冷却炉52入口及液压脱模机入口处的传感器及与该些传感器分别连接配合的接触开关;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所述传送模块3用于运送模具,包括所述设在烧结流水线5内并延伸至脱模机构4的传送带及驱动该传送带的调速电机,该调速电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本技术现场使用方式如下:系统通电后,控制模块2中的PLC运行内部程序,等待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设在隧道加热炉51入口的传感器检测到模具后,检测模块将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接收信号后控制传送模块3的调速电机启动,传送带将模具送入隧道加热炉51进行加热;模具运行到冷却炉52后,设在冷却炉52入口的传感器检测到模具,检测模块将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控制传送带继续运动并开启冷却风扇对模具进行冷却;冷却后模具经传送带运送至液压脱模机进行脱模,将烧结完毕的复合炭膜从模具中脱离;电源开启期间,模具可以不间断地进入烧结流水线5,进行烧结、冷却和脱模工作,保证整个系统的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之中,脱模可以在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间切换,自动模式时,当模具冷却后送至液压脱模机后,液压脱模机入口处的传感器检测到模具,检测模块将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控制液压脱模机启动,推动推杆将炭膜从模具中脱离;手动模式时,液压脱模机的前进、后退等状态可由工作人员通过触控屏控制。本实施例之中,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检测灵敏。本实施例之中,所述隧道烧结炉51为不等臂长U型,其较长的一段约15m,较短的一段约8m,两段间通过一转弯段连接;冷却炉52长约4m;冷却风扇为8个,每个冷却风扇长50cm,冷却风扇均匀设在冷却炉52内,以实现充分、全面的降温。本实施例之中,所述传送带通过调速电机驱动,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例如可以为5cm/s,慢速运行能够满足复合炭膜的加热时间及冷却时间。本实施例之中,隧道加热炉51内加热温度可以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烧结流水线和脱模机构;还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传送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PLC及继电器;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烧结流水线包括相互连通的隧道加热炉和冷却炉;所述烧结流水线内设有传送带;所述冷却炉内设有冷却器,该冷却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脱模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传送带延伸至该脱模机构内;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在隧道加热炉入口、冷却炉入口及脱模机构入口处的传感器;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传送模块包括所述设在烧结流水线且延伸至脱模机构的传送带及驱动该传送带的驱动件,该驱动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烧结流水线和脱模机构;还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传送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PLC及继电器;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烧结流水线包括相互连通的隧道加热炉和冷却炉;所述烧结流水线内设有传送带;所述冷却炉内设有冷却器,该冷却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脱模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传送带延伸至该脱模机构内;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在隧道加热炉入口、冷却炉入口及脱模机构入口处的传感器;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传送模块包括所述设在烧结流水线且延伸至脱模机构的传送带及驱动该传送带的驱动件,该驱动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加热炉与冷却炉之间设有隔热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石墨烯掺杂复合炭膜的烧结与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锐钟奕辉刘洪均冯加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惠州市银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