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重型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44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重型加载装置,包括架设在车辆底盘上的横架,导向轮分别设在所述横架的两端,钢绳嵌入所述导向轮内,升降机顶部通过转轴机构连接所述钢绳的一端,夹具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机底部,第一固定件被所述夹具夹固,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地面;拉力传感器的顶部连接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固定架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底部,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件被固定在地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升降机上升和下降控制经由钢绳对横架施加力来实现对车辆的加载和卸载,并配合拉力传感器显示加载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重型加载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重型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进行底盘性能测试时,为了模拟在实际使用中合理载重的试验条件,很多试验中采取了在试验样车上加载重砝码的方法,这就需要增加相当的设备和方法来完成载重砝码的装车卸车,也要准备相当的空间来存放载重砝码,试验非常麻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部分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重型加载装置,包括架设在车辆底盘上的横架,导向轮分别设在所述横架的两端,钢绳嵌入所述导向轮内,升降机顶部通过转轴机构连接所述钢绳的一端,夹具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机底部,第一固定件被所述夹具夹固,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地面;拉力传感器的顶部连接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固定架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底部,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件被固定在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第一挂件,所述第一挂件呈长方形,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挂件的侧面,所述通孔用于绑定所述钢绳一端;第一圆盘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挂件底部,轴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圆盘底部,连接轴穿过所述轴环,第二圆盘底部连接连接轴顶部,所述第二圆盘的直径大于所述轴环的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包括丝杠,第三圆盘底部连接所述丝杠顶部,所述第三圆盘顶部连接所述连接轴底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升降机外壳包覆在所述丝杠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包括丝杠,第三圆盘底部连接所述丝杠顶部,所述第三圆盘顶部连接所述连接轴底部,蜗轮内侧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轮外侧螺纹连接,升降机外壳包覆在所述丝杠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架外壳,所述固定架外壳底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横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外壳内,所述拉力传感器底部连接所述横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钢管、木管或铁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为钢管、木管、铁管、钢块、木块或铁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力传感器为S形传感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对升降机上升和下降控制经由钢绳对横架施加力来实现对车辆的加载和卸载,并配合拉力传感器显示加载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辆重型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转轴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重型加载装置,包括架设在车辆底盘上的横架1,底盘和横架1之间设有垫块2,导向轮3分别设在横架1的两端,钢绳4嵌入导向轮3内,升降机5顶部通过转轴机构连接钢绳4的一端,转轴机构包括第一挂件101,第一挂件101呈长方形,通孔102设于第一挂件的侧面,通孔102用于绑定钢绳4一端;第一圆盘103顶部连接第一挂件101底部,轴环104通过连杆105连接第一圆盘103底部,连接轴106穿过轴环104,第二圆盘107底部连接连接轴106顶部,第二圆盘107的直径大于轴环104的直径;升降机5包括丝杠51,第三圆盘底52部连接丝杠51顶部,第三圆盘顶部52连接连接轴106底部,电机53的输出轴与丝杠51螺纹连接,升降机外壳54包覆在丝杠51外;夹具6顶部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机外壳54底部,第一固定件7被夹具6夹固,第一固定件7固定在地面;拉力传感器8的顶部连接钢绳4的另一端,固定架9连接拉力传感器8的底部,固定架9包括固定架外壳90,固定架外壳90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固定件10上,横轴91固定在固定架外壳90内,拉力传感器8底部连接横轴91,第二固定件10被固定在地面。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7为钢管、木管或铁管。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10为钢管、木管、铁管、钢块、木块或铁块。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拉力传感器为S形传感器。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轴环104和连杆105均为钢制且与第一圆盘103一体制成,可以承受丝杠51下降时带来更大的拉力。实施例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升降机5包括丝杠51,第三圆盘底部52连接丝杠51顶部,图中未示出的蜗轮内侧与丝杠51螺纹连接,电机53的输出轴与所述蜗轮外侧螺纹连接,升降机外壳54包覆在丝杠51外。工作原理:先将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10固定在地面上,将横架1架设在车辆底盘上,中间放置垫块2,当需要对车辆底盘进行加载测试时,控制电机53带动丝杠51向下移动,丝杠51通过转轴机构带动钢绳4产生向下的拉力,同时钢绳4的另一端产生向上的拉力,此时拉力传感器上显示加载值,通过控制升降机5反复上下移动,测试得出车辆底盘可以承受的压力值。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予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多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重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在车辆底盘上的横架,导向轮分别设在所述横架的两端,钢绳嵌入所述导向轮内,升降机顶部通过转轴机构连接所述钢绳的一端,夹具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机底部,第一固定件被所述夹具夹固,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地面;拉力传感器的顶部连接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固定架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底部,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件被固定在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重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在车辆底盘上的横架,导向轮分别设在所述横架的两端,钢绳嵌入所述导向轮内,升降机顶部通过转轴机构连接所述钢绳的一端,夹具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机底部,第一固定件被所述夹具夹固,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地面;拉力传感器的顶部连接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固定架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的底部,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件被固定在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重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第一挂件,所述第一挂件呈长方形,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挂件的侧面,所述通孔用于绑定所述钢绳一端;第一圆盘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挂件底部,轴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圆盘底部,连接轴穿过所述轴环,第二圆盘底部连接连接轴顶部,所述第二圆盘的直径大于所述轴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重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包括丝杠,第三圆盘底部连接所述丝杠顶部,所述第三圆盘顶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轶男严杨杨李振卓高会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