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26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下式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支架,出光面;所述支架的底面为全反射面,且支架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陷,所述凹陷的表面为入光面;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凹陷的正上方;所述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为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所述第二出光面为圆筒状曲面;所述第一出光面的下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上端边缘重合,第二出光面的下端边缘位于所述支架的顶面;所述支架顶面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出光面下端的最大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能够在背光透镜尺寸更小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光斑,从而减少LED PCB板的使用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A direct backlight lens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aight-down backlight lens and light-emitting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lens body,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nd a light-emitting surfac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upport is a total reflection surface, and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depression, and the surface of the depression is a light-entering surface; the light-emitting surface is positioned directly above the depression. The light-out surface includes: the first light-ou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light-out surface; the first light-out surface is an axisymmetric surface convex upward; the second light-out surface is a cylindrical surface; the lower edge of the first light-out surface coincides with the upper edge of the second light-out surface, and the lower edge of the second light-out surface is located on the bracket. The minimum outer diameter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racket is larger than the maximum outer diameter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face-to-face. The straight-down backlight lens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obtain larger light spot when the size of the backlight lens is smaller, thereby reducing the use quantity of the LED PCB board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下式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
本技术属于光学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
技术介绍
直下式背光透镜通过与专用的直下式背光LED、扩散板和膜片组合形成背光光学组,将LED发出的光经过光学二次配光后,在扩散板上形成照度较为均匀的光面效果。LED通常集成在一块PCB板上,形成LEDPCB板。而背光光源实际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LEDPCB板组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通常会增大LEDPCB板之间的距离,以减少LEDPCB板的使用数量。但是,当LEDPCB板之间的距离增大至一定值时,如图5和图6所示,两块LEDPCB板之间的区域在扩散板上会形成一部分暗区,导致光照不均匀。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增大背光透镜的尺寸来增大打在扩散板上的光斑直径,以消除上述暗区。显然,增大背光透镜的尺寸会相应地增加背光透镜的厚度、重量和成型时间,进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能够在背光透镜尺寸更小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光斑,从而减少LEDPCB板的使用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直下式背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支架,出光面;所述支架的底面为全反射面,且支架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陷,所述凹陷的表面为入光面;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凹陷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为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所述第二出光面为筒状曲面;所述第一出光面的下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上端边缘重合,第二出光面的下端边缘位于所述支架的顶面;所述支架顶面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出光面下端的最大外径。优选地,所述第二出光面的侧壁竖直;所述支架为圆柱形。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支架耳朵;所述支架耳朵有三个,且每两个支架耳朵之间的直线距离相等;所述支架的底面还设有圆柱形的支架柱脚。优选地,所述凹陷为半椭球状。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发光模块,包括:光源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直下式背光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直下式背光透镜的支架底面凹陷处。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本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将现有的直下式背光透镜的出光面在边缘部分切断,使出光面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现有的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另一部分为筒状曲面,即为上述切断面。对直下式背光透镜进行上述改进后,不仅使透镜本体整体的尺寸更小、重量更轻、生产周期更短,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小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的曲率,从而使出射光线在扩散板上产生更大的光斑。且筒状曲面的侧壁高度越高,轴对称曲面的曲率越小,经透镜产生的光斑直径就越大。因此,当增加LEDPCB板之间的距离时,采用本技术的直下式背光透镜,能够在扩散板上产生更大的光斑,避免了LEDPCB板之间暗区的产生,可以得到均匀的光面效果。可见,本技术提供的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能够在背光透镜尺寸更小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光斑,从而减少LEDPCB板的使用数量,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视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圆圈内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现有技术扩散板上的光斑分布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增大LEDPCB板之间的距离后,扩散板上的光斑分布图;图6为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透镜,增大LEDPCB板之间的距离后,扩散板上的光斑分布图;图中:1为支架,11为全反射面,12为支架耳朵,13为支架柱脚,3为凹陷,31为入光面,21为第一出光面,22为第二出光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包括:支架1,出光面;所述支架1的底面为全反射面11,且支架1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陷3,所述凹陷3的表面为入光面31;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凹陷3的正上方;所述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面21,第二出光面22;所述第一出光面21为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所述第二出光面22为筒状曲面;所述第一出光面21的下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出光面22的上端边缘重合,第二出光面22的下端边缘位于所述支架1的顶面;所述支架1顶面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出光面22下端的最大外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光面22的侧壁竖直;所述支架1为圆柱形。当然,第二出光面22的侧壁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非竖直状态。第二出光面22的侧壁高度H,如图3所示,可根据实际产品的尺寸和所需获得的光斑大小作相应的调整。为了便于安装、放置和拿取,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的侧面设有支架耳朵12;所述支架耳朵12有三个,且每两个支架耳朵12之间的直线距离相等;所述支架1的底面还设有圆柱形的支架柱脚13。支架柱脚13有四个,两两对称地分布于凹陷3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凹陷3为半椭球状。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发光模块,包括:光源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直下式背光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直下式背光透镜的支架底面凹陷3处。所述光源为LED。如图3所示,虚线部分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透镜的支架边缘和出光面边缘,当将现有背光透镜的出光面在边缘处切断时,可得到本实施例的背光透镜。由图3可知,现有背光透镜的入光面口径F'大于本实施例中背光透镜的入光面口径F,即F'>F;同时,现有背光透镜的支架直径大于本实施例中背光透镜的支架直径,即D'>D,可见,本实施例的背光透镜的最大外径明显减小,透镜厚度相应地变薄,进而降低整个背光透镜的重量并缩短生产周期。在不改变背光透镜的尺寸的前提下,光线经过现有技术的背光透镜后,在扩散板上的光斑只能达到如图4所示的大小,光斑直径为a。如图5所示,当LEDPCB板之间的距离由Y增加至Y'时,a尺寸的光斑会形成图中所示的2倍暗区。此时,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背光透镜,并适当增大第二出光面的侧壁高度H,以减小第一出光面的曲率,可以使光斑直径由a增大到b,达到如图6所示的效果,从而消除上述暗区。当第二出光面的侧壁高度H保持不变,单纯减小第一出光面的曲率,也能达到上述增大光斑、消除暗区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将现有的直下式背光透镜的出光面在边缘部分切断,使出光面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现有的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另一部分为筒状曲面,即为上述切断面。对直下式背光透镜进行上述改进后,不仅使透镜本体整体的尺寸更小、重量更轻、生产周期更短,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小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的曲率,从而使出射光线在扩散板上产生更大的光斑。且筒状曲面的侧壁高度越高,轴对称曲面的曲率越小,经透镜产生的光斑直径就越大。因此,当增加LEDPCB板之间的距离时,采用本技术的直下式背光透镜,能够在扩散板上产生更大的光斑,避免了LEDPCB板之间暗区的产生,可以得到均匀的光面效果。可见,本技术提供的背光透镜和发光模块,能够在背光透镜尺寸更小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光斑,从而减少LEDPCB板的使用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LED。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下式背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支架(1),出光面;所述支架(1)的底面为全反射面(11),且支架(1)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陷(3),所述凹陷(3)的表面为入光面(31);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凹陷(3)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面(21),第二出光面(22);所述第一出光面(21)为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所述第二出光面(22)为筒状曲面;所述第一出光面(21)的下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出光面(22)的上端边缘重合,第二出光面(22)的下端边缘位于所述支架(1)的顶面;所述支架(1)顶面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出光面(22)下端的最大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支架(1),出光面;所述支架(1)的底面为全反射面(11),且支架(1)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凹陷(3),所述凹陷(3)的表面为入光面(31);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凹陷(3)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面(21),第二出光面(22);所述第一出光面(21)为向上凸起的轴对称曲面;所述第二出光面(22)为筒状曲面;所述第一出光面(21)的下端边缘与所述第二出光面(22)的上端边缘重合,第二出光面(22)的下端边缘位于所述支架(1)的顶面;所述支架(1)顶面的最小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出光面(22)下端的最大外径。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韵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森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