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98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包括压线框、弹片、手柄及基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绝缘材料制作基座与手柄,确保高电压、大电流下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基座内设置了手柄、压线框及弹片,将线缆由基座的第一接线孔插入,绕转动轴逆时针按压手柄,手柄上的第一凸轮压迫弹片的第二接触面,使弹片变形将线缆夹紧,继续按压手柄,手柄上的第二凸轮压迫压线框的弹性触点,使得压线框的锁钩与弹片的锁槽锁合,完成线缆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及锁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连接简单、连接可靠性高及连接或断开操作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是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
技术介绍
线缆通过连接端子与电器设备连接,尤其是用于可快速连接或断开的大电流线缆的连接,现有技术大电流线缆的连接端子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连接复杂、接触可靠性差、端子座的绝缘性能不良及连接或断开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绝缘材料制作基座与手柄,确保高电压、大电流下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本专利技术在基座内设置了手柄、压线框及弹片,将线缆由基座的第一接线孔插入,绕转动轴逆时针按压手柄,手柄上的第一凸轮压迫弹片的第二接触面,使弹片变形将线缆夹紧,继续按压手柄,手柄上的第二凸轮压迫压线框的弹性触点,使得压线框的锁钩与弹片的锁槽锁合,完成线缆与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及锁合。本专利技术具有连接简单、连接可靠性高及连接或断开操作便捷的优点。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其特点包括压线框、弹片、手柄及基座,所述压线框由固定臂与悬臂构成,其中固定臂上设有内侧臂及定位臂、悬臂上设有弹性触点增强臂及锁钩;所述手柄上设有转动轴,围绕转动轴外径上设有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所述弹片由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及折弯弧构成的“V”字形,且第二接触面上设有锁槽;所述基座为矩形框体,其上设有手柄轴座、第一接线孔、弹片轴座及压线框限位柱。所述压线框经定位臂设于基座的压线框限位柱内,且压线框的内侧臂邻近第一接线孔,弹片的第二接触面朝上并经折弯弧卡接在基座的弹片轴座上,手柄经转动轴铰接在基座的手柄轴座上,且手柄的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分别与弹片的第二接触面及压线框的弹性触点触及,压线框的锁钩与弹片的锁槽扣合。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绝缘材料制作基座与手柄,确保高电压、大电流下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本专利技术在基座内设置了手柄、压线框及弹片,将线缆由基座的第一接线孔插入,绕转动轴逆时针按压手柄,手柄上的第一凸轮压迫弹片的第二接触面,使弹片变形将线缆夹紧,继续按压手柄,手柄上的第二凸轮压迫压线框的弹性触点,使得压线框的锁钩与弹片的锁槽锁合,完成线缆与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及锁合。本专利技术具有连接简单、连接可靠性高及连接或断开操作便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线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包括压线框10、弹片20、手柄30及基座40,所述压线框10由固定臂与悬臂构成,其中固定臂上设有内侧臂11及定位臂14、悬臂上设有弹性触点12、增强臂15及锁钩13;所述手柄30上设有转动轴31,围绕转动轴31外径上设有第一凸轮32及第二凸轮33;所述弹片20由第一接触面21、第二接触面22及折弯弧23构成的“V”字形,且第二接触面22上设有锁槽24;所述基座40为矩形框体,其上设有手柄轴座41、第一接线孔42、弹片轴座43及压线框限位柱44。参阅图1、图2,所述压线框10经定位臂14设于基座40的压线框限位柱44内,且压线框10的内侧臂11邻近第一接线孔43,弹片20的第二接触面22朝上并经折弯弧23卡接在基座40的弹片轴座43上,手柄30经转动轴31铰接在基座40的手柄轴座41上,且手柄30)的第一凸轮32及第二凸轮33分别与弹片20的第二接触面22及压线框10的弹性触点12触及,压线框10的锁钩13与弹片20的锁槽24扣合。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用于高压大电流电器设备或元器件对线缆的连接。a)、本专利技术与线缆的连接过程参阅图1、图2、图3,首先绕转动轴31顺时针转动手柄30,使手柄30处于垂直位置。剥去线缆50的绝缘层,将线缆50由基座40的第一接线孔42插入,此时,线缆50触及弹片20的第一接触面21,使弹片20的第一接触面21绕弹片轴座43逆时针移动,直至线缆50插入到位。绕转动轴31逆时针按压手柄30,此时,手柄30上的第一凸轮32压迫弹片20的第二接触面22,手柄30上的第二凸轮33压迫压线框10的弹性触点12,使弹片20收拢变形,用弹片20的第一接触面21将线缆50夹紧,继续按压手柄30,手柄30上的第二凸轮33释放压线框10的弹性触点12,压线框10恢复变形,使得压线框10的锁钩13与弹片20的锁槽24锁合,完成线缆50与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及锁合。b)、本专利技术与线缆的断开过程参阅图1、图2、图3,首先绕转动轴31顺时针转动手柄30,使手柄30处于垂直位置。在此期间,手柄30绕转动轴31顺时针转动时,首先手柄30上的第二凸轮33压迫压线框10的弹性触点12,压线框10变形,使得压线框10的锁钩13与弹片20的锁槽24脱离,继续转动手柄30,手柄30上的第一凸轮32释放弹片20的第二接触面22,弹片20的第一接触面21对线缆50的夹紧力释放。最后将线缆50由基座40的第一接线孔42抽出,即完成线缆50与本专利技术的断开及解锁。为实现压线框10既起到连接端子的作用,同时又起到锁合弹片20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压线框10的设计由固定臂与悬臂构成,其中固定臂上设有内侧臂11及定位臂14、悬臂上设有弹性触点12及锁钩13;将压线框10经定位臂14设于基座40的压线框限位柱44内,压线框10的内侧臂11及定位臂14构成固定臂,弹性触点12及锁钩13构成悬臂,在工作过程中,固定臂与悬臂相互隔离,互不影响,确保压线框10既具有端子的连接作用,同时又具有锁合弹片20的作用。为防止手柄30打开时压线框10的悬臂被第二凸轮33压迫后产生塑性变形而导致工作失效,无法在手柄30关闭时恢复变形,本专利技术在压线框10的悬臂段设置了增强臂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线框(10)、弹片(20)、手柄(30)及基座(40),所述压线框(10)由固定臂与悬臂构成,其中固定臂上设有内侧臂(11)及定位臂(14)、悬臂上设有弹性触点(12)、增强臂(15)及锁钩(13);所述手柄(30)上设有转动轴(31),围绕转动轴(31)外径上设有第一凸轮(32)及第二凸轮(33);所述弹片(20)由第一接触面(21)、第二接触面(22)及折弯弧(23)构成的“V”字形,且第二接触面(22)上设有锁槽(24);所述基座(40)为矩形框体,其上设有手柄轴座(41)、第一接线孔(42)、弹片轴座(43)及压线框限位柱(44);所述压线框(10)经定位臂(14)设于基座(40)的压线框限位柱(44)内,且压线框(10)的内侧臂(11)邻近第一接线孔(43),弹片(20)的第二接触面(22)朝上并经折弯弧(23)卡接在基座(40)的弹片轴座(43)上,手柄(30)经转动轴(31)铰接在基座(40)的手柄轴座(41)上,且手柄(30) 的第一凸轮(32)及第二凸轮(33)分别与弹片(20)的第二接触面(22)及压线框(10)的弹性触点(12)触及,压线框(10)的锁钩(13)与弹片(20)的锁槽(24)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压线框(10)、弹片(20)、手柄(30)及基座(40),所述压线框(10)由固定臂与悬臂构成,其中固定臂上设有内侧臂(11)及定位臂(14)、悬臂上设有弹性触点(12)、增强臂(15)及锁钩(13);所述手柄(30)上设有转动轴(31),围绕转动轴(31)外径上设有第一凸轮(32)及第二凸轮(33);所述弹片(20)由第一接触面(21)、第二接触面(22)及折弯弧(23)构成的“V”字形,且第二接触面(22)上设有锁槽(24);所述基座(40)为矩形框体,其上设有手柄轴座(41)、第一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