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LDMOS静电保护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88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DMOS静电保护器件,包括衬底,衬底上设有深N阱,深N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阱、第三N+注入区、第三P+注入区和第四N+注入区,第一P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和第二P+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和第二P+注入区互相连接;第一P+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连接阴极;第三P+注入区、第四N+注入区连接阳极,第三P+注入区、深N阱、第一P阱构成第一PNP型晶体管;深N阱、第一P阱、第一N+注入区构成第一NPN型晶体管;第二N+注入区、第一P阱、第一N+注入区构成第二NPN型晶体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不牺牲SCR结构较强泄放电流能力的同时提高维持电压,避免LDMOS器件发生闩锁,维持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DMOS静电保护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静电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LDMOS静电保护器件。
技术介绍
LDMOS(LaterallyDiffusedMetalOxideSemiconductor,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芯片,如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等。随着集成电路向高速、高压方向发展,LDMOS器件的静电保护能力弱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提高LDMOS器件的静电保护能力(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传统的LDMOS静电保护器件中,通常引入二极管来增强其静电泄放能力,请参阅图3,但其触发电压较低,且面积较大,会影响器件的工作速度。GGNMOS(gate-groundedNMOS,栅极接地NMOS管)器件利用NMOS的寄生双极放大效应,有利于泄放大电流,但其容易出现多指导通不均匀和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可控硅整流器件(SiliconControlledRectifier,SCR)利用PNPN结构的正反馈作用,具有较强的静电泄放能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请参阅图4,将SCR结构嵌入LDMOS器件中,可有效提高其ESD鲁棒性,但会面临触发电压过高和维持电压过低的问题。SCR器件的触发依赖于N阱和P阱的雪崩击穿,因此其触发电压主要取决于触发点附近的PN结掺杂浓度。由于N阱和P阱的掺杂浓度较低,导致SCR器件的触发电压较高。当触发电压高于器件内部的击穿电压,无法起到静电保护的作用。此外,当满足SCR的开启条件时,由NPN和PNP寄生晶体管所构成的正反馈,会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一条低阻的泄放通路,当维持电压低于芯片内部的电源电压时,则超出ESD器件的安全工作范围,容易发生闩锁的现象。针对LDMOS-SCR,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如何降低触发电压和提高维持电压的问题上。触发电压的降低主要通过改善雪崩击穿结的耗尽宽度来实现。而维持电压的提高方法有很多种,极大部分均是以牺牲电流泄放能力为代价,这必将降低ESD器件的鲁棒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LDMOS静电保护器件,在不牺牲SCR结构较强泄放电流能力的同时提高维持电压,避免LDMOS器件发生闩锁,维持鲁棒性。一种LDMOS静电保护器件,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设有深N阱,所述深N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阱、第三N+注入区、第三P+注入区和第四N+注入区,所述第一P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和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和所述第二P+注入区互相连接;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一N+注入区连接阴极;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第四N+注入区连接阳极,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深N阱、所述第一P阱构成第一PNP型晶体管;所述深N阱、所述第一P阱、所述第一N+注入区构成第一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N+注入区、所述第一P阱、所述第一N+注入区构成第二NPN型晶体管。根据上述的LDMOS静电保护器件,深N阱、第一P阱、第一N+注入区构成了第一NPN型晶体管,同时第二N+注入区、第一P阱、第一N+注入区构成了第二NPN型晶体管,因此实现了在阴极区嵌入了虚拟栅结构,引入了基极、集电极短接的寄生双极型晶体管;阴极内嵌的虚拟栅结构形成了第二NPN型晶体管,会将第一NPN型晶体管的基极-源极钳位,减弱第一NPN型晶体管和第一PNP型晶体管所构成的SCR结构,降低发射极注入效率,从而提高了维持电压;以外,由于第二NPN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阴极相连,因此提供了另外一条从阳极到阴极的电流泄放路径,补偿了由于维持电压提高所带来的二次击穿电流下降的效应,能够在不牺牲SCR结构较强泄放电流能力的同时提高维持电压,避免LDMOS器件发生闩锁,维持较好的ESD鲁棒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提出的LDMOS静电保护器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N+注入区和所述第二N+注入区之间设有沟道区。进一步地,所述沟道区上方设有第一薄栅氧化层,所述第一薄栅氧化层上覆盖有第一多晶硅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注入区与所述第三N+注入区之间设有第二薄栅氧化层和第一场氧区,所述第二薄栅氧化层上覆盖有第二多晶硅栅。进一步地,所述第三N+注入区和所述第三P+注入区之间设有第二场氧区。进一步地,当有正脉冲出现在阳极时,所述LDMOS静电保护器件存在两条静电泄放路径,其中一条路径为所述第四N+注入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深N阱、所述第一P阱、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一N+注入区,另一条路径为所述第四N+注入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深N阱、所述第一P阱、所述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所述第一N+注入区。进一步地,所述衬底为P型硅衬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LDMOS静电保护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LDMOS静电保护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LDMOS-SCR结构的静电保护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LDMOS静电保护器件,包括衬底,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衬底为P型硅衬底100,所述P型硅衬底100上设有深N阱200。所述深N阱200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阱300、第三N+注入区301、第三P+注入区302和第四N+注入区303。第一P阱300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注入区400、第一N+注入区401、第二N+注入区402和第二P+注入区403。所述第一N+注入区401和第二N+注入区402之间设有沟道区,且沟道区上方设有第一薄栅氧化层404,所述第一薄栅氧化层404上覆盖有第一多晶硅栅405。所述第二P+注入区403与第三N+注入区301之间设有第二薄栅氧化层304以及第一场氧区306,所述第二薄栅氧化层304上覆盖有第二多晶硅栅305。所述第三N+注入区301和第三P+注入区302之间设有第二场氧区3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DMOS静电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设有深N阱,所述深N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阱、第三N+注入区、第三P+注入区和第四N+注入区,所述第一P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和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和所述第二P+注入区互相连接;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一N+注入区连接阴极;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第四N+注入区连接阳极,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深N阱、所述第一P阱构成第一PNP型晶体管;所述深N阱、所述第一P阱、所述第一N+注入区构成第一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N+注入区、所述第一P阱、所述第一N+注入区构成第二NPN型晶体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DMOS静电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设有深N阱,所述深N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阱、第三N+注入区、第三P+注入区和第四N+注入区,所述第一P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P+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和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和所述第二P+注入区互相连接;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一N+注入区连接阴极;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第四N+注入区连接阳极,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深N阱、所述第一P阱构成第一PNP型晶体管;所述深N阱、所述第一P阱、所述第一N+注入区构成第一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N+注入区、所述第一P阱、所述第一N+注入区构成第二NPN型晶体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静电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注入区和所述第二N+注入区之间设有沟道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DMOS静电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区上方设有第一薄栅氧化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俊曾云彭伟金湘亮张云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