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98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其中,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传递齿轮、旋转力接收头、顶杆机构和旋转力传递件。传递齿轮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朝传递齿轮的径向中心延伸的输入臂。旋转力接收头与传递齿轮连接度用于接收旋转驱动力,旋转力接收头与传递齿轮在传递齿轮的轴向上相对固定。顶杆机构包括顶杆和轴向复位件,顶杆具有受力部,受力部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顶杆沿着平行于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移动。旋转力传递件与顶杆连接,顶杆带动旋转力传递件在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接合的位置和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轴向复位件驱动顶杆复位。该旋转力传递组件能够提高落机的顺畅性。

Rotary force transfer components, rollers and processing box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tating force transfer component, a roller and a processing box, in which the rotating force transfer component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gear, a rotating force receiving head, a top rod mechanism and a rotating force transfer member. The inner part of the transmission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hambe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hol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put arm extending towards the radial center of the transmission gear. The connection degree between the rotating force receiving head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 is used to receive the rotating driving force. The rotating force receiving head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 are relatively fixed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gear. The ejector mechanism includes the ejector rod and the axially reset part. The ejector rod has the force part, which drives the ejector rod to move along the ax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ng force receiving head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The rotating force transmit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jector rod. The ejector rod drives the rotating force transmitter to move between the position where the rotating force transmitter connects with the input arm and the position where the rotating force transmitter separates from the input arm. The axial reset part drives the ejector rod to reset. The rotary force transmission module can improve the smoothness of the drop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和处理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处理盒及其旋转力传递组件与辊。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把图像形成于打印介质如纸张上的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一体机等,通常包括主机及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内的处理盒。其中,处理盒上设置有旋转元件和接收打印机等主机提供的旋转驱动力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元件至少包括显影元件、感光鼓、充电元件中的一种,处理盒安装至主机之后,旋转力传递组件与主机的传动轴配合并接收驱动机构提供的旋转力,进而带动旋转元件转动。公布号为CN102067042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布了一种处理盒,现其旋转力传递组件采用圆球式万向节。这种圆球式万向节容易从齿轮中脱出,或者偏离方向,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这种现象更易出现,此外,圆球式万向节结构比较难与主机的传动轴啮合,从而造成圆球式万向节的传输功能丧失或工作不稳定。为了使圆球式万向节能够与主机的驱动机构配合,通常需要设置扭簧及限位件来对其进行定位,这便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使处理盒的结构复杂化。另外,现有的另外一种处理盒,其旋转力传递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即旋转力传递组件的旋转力接收头可沿着感光鼓的轴线往复移动,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驱动头与打印机的传动轴啮合,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驱动头与打印机的传动轴脱离。但这种联结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将处理盒的驱动头与打印机的传动轴进行联结及脱离的过程不够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落机顺畅性,保证处理盒的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成像装置的驱动轴准确联接,同时旋转力传递组件与驱动轴易于脱离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力传递组件的辊。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辊的处理盒。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传递齿轮、旋转力接收头、顶杆机构和旋转力传递件。传递齿轮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朝传递齿轮的径向中心延伸的输入臂。旋转力接收头与传递齿轮连接度用于接收旋转驱动力,旋转力接收头与传递齿轮在传递齿轮的轴向上相对固定。顶杆机构包括顶杆和轴向复位件,顶杆具有受力部,受力部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顶杆沿着平行于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移动。旋转力传递件与顶杆连接,顶杆带动旋转力传递件在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接合的位置和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轴向复位件驱动顶杆复位。由上述方案可见,处理盒装机时,初始状态下,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分离,并且旋转力传递件可以相对于传递齿轮在周向上自由转动,通过旋转力接收头的凸爪与打印机传动轴抵接后可以转动避让以便实现顺畅就位,接着,通过顶杆的受力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旋转力传递件向远离传动轴一侧移动,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接触,从而驱动传动齿轮转动实现旋转驱动力的传递。将处理盒从打印机中取出时,顶杆与传动轴分离,并且顶杆在轴向复位件的作用下向靠近传动轴一侧移动,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分离并且旋转力传递件可以相对于传递齿轮在周向上自由转动,从而容易实现旋转力接收头的凸爪与打印机传动轴的脱离,使处理盒从打印机中顺畅取出。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旋转力传递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顶杆连接并向受力部施加沿着平行于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且背向旋转力接收头的凸爪端的作用力。由此可见,驱动机构用于向受力部施加作用力,从而推动顶杆移动,从而实现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的接合。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机构位于顶杆远离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驱动机构包括推杆和弹性复位件,推杆垂直于顶杆设置,推杆包括受力端和施力端,受力端接受外力,施力端推动顶杆移动。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施力端具有导向槽和引导部,顶杆位于导向槽中并与引导部邻接,引导部包括推出面、缩进面以及连接于推出面和缩进面之间的连接面,推出面和缩进面在顶杆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由此可见,通过推出面和缩进面之间的高度差使得顶杆实现在平行于顶杆轴向的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得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接触,从而驱动传动齿轮转动实现旋转驱动力的传递。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顶杆包括杆部和接地销钉,接地销钉位于杆部远离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接地销钉位于导向槽中并与引导部邻接。由此可见,当旋转力接收组件安装到感光鼓上时,接地销钉可同时实现感光鼓的定位和接地功能。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驱动机构位于顶杆靠近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驱动机构包括拨杆,拨杆包括受力端和施力端,受力端接受外力,施力端推动顶杆移动。拨杆可绕着垂直于拨杆延伸方向的旋转轴旋转,旋转轴位于受力端和施力端之间,施力端套设在顶杆上。由此可见,拨杆的受力端接收打印机的门盖的作用力后,拨杆绕着旋转轴转动,同时,施力端推动顶杆移动,从而带动旋转力传递件向远离传动轴一侧移动,旋转力传递件与输入臂接触,从而驱动传动齿轮转动实现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具有凸爪,顶杆机构还包括受力杆,受力杆固定在顶杆上并在顶杆的径向上从顶杆的侧壁向外延伸,受力杆位于顶杆上靠近凸爪处,旋转力接收头上开设有两个沿着平行于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开口,两个第一导向开口在旋转力接收头的周壁上径向相对设置,受力杆的两端分别从两个第一导向开口伸出,受力杆可沿着第一导向开口的延伸方向移动,施力端位于凸爪与受力杆之间。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旋转力传递件包括输出臂,输出臂固定在顶杆上并在顶杆的径向上从顶杆的侧壁向外延伸。旋转力接收头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着平行于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导向开口,输出臂穿过第二导向开口并可沿着第二导向开口的延伸方向移动。由此可见,第二导向开口的两端部用于限制输出臂在旋转力接收头轴向上的位移,保证输出臂能够与输入臂接合和分离。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传递组件还包括轴向限位件,轴向限位件在旋转力接收头的径向上从旋转力接收头的侧壁向外延伸,轴向限位件位于传递齿轮外部并与传递齿轮的端壁邻接。由此可见,轴向限位件用于保证旋转力接收头与传递齿轮在传递齿轮的轴向上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方案是,轴向复位件为弹性件,弹性件套设在旋转力接收头外,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在输出臂上,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在传递齿轮的端壁上。由此可见,弹性件在旋转力接收头与打印机的传动轴分离时,向顶杆施加作用力,使顶杆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输出臂与输入臂分离。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顶杆与旋转力接收头同轴设置,旋转力传递件与顶杆铰接,旋转力传递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旋转力传递件以顶杆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旋转力传递件包括相互铰接的连杆和输出臂,连杆倾斜设置,连杆的第一端与顶杆铰接,连杆的第二端与输出臂铰接,输出臂可在传递齿轮的端壁上沿着传递齿轮的径向移动,输出臂可与输入臂接合或分离。由此可见,处理盒装机时,顶杆与传动轴抵接后向远离传动轴一侧移动,输出臂在连杆的推力作用下沿着传递齿轮的径向向靠近输入臂的方向移动并与输入臂接触,从而驱动传动齿轮转动实现旋转驱动力的传递。将处理盒从打印机中取出时,顶杆与传动轴分离,并且顶杆在轴向复位件的作用下向靠近传动轴一侧移动,从而连杆带动输出臂沿着传递齿轮的径向向靠近传递齿轮的轴线的方向移动,输出臂与输入臂分离并且旋转力传递件可以相对于传递齿轮在周向上自由转动,从而容易实现旋转力接收头的凸爪与打印机传动轴的脱离,使处理盒从打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齿轮,所述传递齿轮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朝所述传递齿轮的径向中心延伸的输入臂;旋转力接收头,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与所述传递齿轮连接并用于接收旋转驱动力,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与所述传递齿轮在所述传递齿轮的轴向上相对固定;顶杆机构,所述顶杆机构包括顶杆和轴向复位件,所述顶杆具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顶杆沿着平行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移动;旋转力传递件,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与所述顶杆连接,所述顶杆带动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在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与所述输入臂接合的位置和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与所述输入臂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轴向复位件驱动所述顶杆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齿轮,所述传递齿轮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朝所述传递齿轮的径向中心延伸的输入臂;旋转力接收头,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与所述传递齿轮连接并用于接收旋转驱动力,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与所述传递齿轮在所述传递齿轮的轴向上相对固定;顶杆机构,所述顶杆机构包括顶杆和轴向复位件,所述顶杆具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顶杆沿着平行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移动;旋转力传递件,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与所述顶杆连接,所述顶杆带动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在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与所述输入臂接合的位置和所述旋转力传递件与所述输入臂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轴向复位件驱动所述顶杆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传递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顶杆连接并向所述受力部施加沿着平行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且背向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凸爪端的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顶杆远离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杆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推杆垂直于所述顶杆设置,所述推杆包括受力端和施力端,所述受力端接受外力,所述施力端推动所述顶杆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端具有导向槽和引导部,所述顶杆位于所述导向槽中并与所述引导部邻接,所述引导部包括推出面、缩进面以及连接于所述推出面和所述缩进面之间的连接面,所述推出面和所述缩进面在所述顶杆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杆部和接地销钉,所述接地销钉位于所述杆部远离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所述接地销钉位于所述导向槽中并与所述引导部邻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顶杆靠近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拨杆,所述拨杆包括受力端和施力端,所述受力端接受外力,所述施力端推动所述顶杆移动;所述拨杆可绕着垂直于所述拨杆延伸方向的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受力端和所述施力端之间,所述施力端套设在所述顶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一端具有凸爪,所述顶杆机构还包括受力杆,所述受力杆固定在所述顶杆上并在所述顶杆的径向上从所述顶杆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受力杆位于所述顶杆上靠近所述凸爪处,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上开设有两个沿着平行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开口,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开口在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周壁上径向相对设置,所述受力杆的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开口伸出,所述受力杆可沿着所述第一导向开口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施力端位于所述凸爪与所述受力杆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力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传递件包括输出臂,所述输出臂固定在所述顶杆上并在所述顶杆的径向上从所述顶杆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侧壁上开设有沿着平行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轴向延伸的第二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锋何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