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92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由具有优秀光学特性、超薄而且具有高通光量(Fno)的6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镜头。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向像侧依次配置有:具有正屈折力的第1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2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3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4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5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6透镜,并且满足规定的条件公式。

Camera len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amera lens consisting of six lenses with excellent optical properties, ultra-thin and high light flux (Fno). A camera lens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lens with positive bending force, the second lens with negative bending force, the third lens with positive bending force, the fourth lens with negative bending force, the fifth lens with positive bending force, and the sixth lens with negative bending force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the image side of the object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Condition form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摄像镜头的专利技术。尤其涉及适用于使用高像素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手机相机组件、WEB摄像镜头等,同时具有优秀光学特性、超薄、而且具有高通光量(以下简称为Fno)的6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使用CCD和CMOS等摄像元件的各种摄像装置广泛普及起来。随着摄像元件超薄化、高性能化发展,社会更需求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超薄、而且具有高通光量(Fno)的摄像镜头。与具有优秀光学特性、超薄、而且具有高通光量(Fno)的由6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镜头相关的技术开发正在逐步推进。提出方案为摄像镜头由6个透镜构成,从物侧向像侧依次是具有正屈折力的第1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2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3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4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5透镜和具有负屈折力的第6透镜。相关技术中的摄像镜头由6个透镜构成,但是第3透镜的折射率分配以及第3透镜、第6透镜的形状不充分,虽然Fno=1.82~1.83,具有高通光量,但是超薄化不充分。其他相关技术中的摄像镜头由6个透镜构成,但是第3透镜的折射率分配以及第3透镜、第6透镜的形状不充分,所以为Fno≧2.15亮度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秀光学特性、超薄、而且具有高通光量(Fno)的由6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镜头。为达成上述目标,在对第3透镜的折射率分配以及第3透镜、第6透镜的形状进行认真研讨后,提出改善以往技术的摄像镜头方案,于是形成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述摄像镜头,从物侧开始依次配置有:具有正屈折力的第1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2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3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4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5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6透镜,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公式(1)-(3):10.00≤f3/f≤15.00(1)-4.80≤(R5+R6)/(R5-R6)≤-4.20.(2)-0.40≤(R11+R112)/(R11-R12)≤-0.20(3)其中,f: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f3:第3透镜的焦距;R5:第3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3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6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6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优选的,所述的摄像镜头满足下列条件公式(4):0.12≤d10/f≤0.14(4)其中,f: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d10:从第5透镜的像侧面到第6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摄像镜头由6个透镜组成,其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超薄、而且具有高通光量(Fno)。本专利技术的摄像镜头尤其适用于使用高像素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手机摄像镜头组件和WEB摄像镜头。附图说明图1是与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相关的摄像镜头LA的构成展示图。图2是上述摄像镜头LA的具体实例1的构成展示图。图3是实例1中摄像镜头LA的轴向像差展示图。图4是实例1中摄像镜头LA的倍率色差展示图。图5是实例1中摄像镜头LA的场曲和畸变展示图。图6是上述摄像镜头LA的具体实例2的构成展示图。图7是实例2中摄像镜头LA的轴向像差展示图。图8是实例2中摄像镜头LA的倍率色差展示图。图9是实例2中摄像镜头LA的场曲和畸变展示图。图10是上述摄像镜头LA的具体实例3的构成展示图。图11是实例3中摄像镜头LA的轴向像差展示图。图12是实例3中摄像镜头LA的倍率色差展示图。图13是实例3中摄像镜头LA的场曲和畸变展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来说明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摄像镜头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构成图。该摄像镜头LA是由6个透镜群构成,从物侧到像侧依次配置第1透镜L1、第2透镜L2、第3透镜L3、第4透镜L4、第5透镜L5、第6透镜L6。在第6透镜L6和像面之间,配置有玻璃平板GF。该玻璃平板GF可以使用玻璃盖片或具有IR截止功能的滤光片。在第6镜头L6和像面之间不设置玻璃平板GF也可以。第1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2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3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4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5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第6透镜L6具有负屈折力。为能较好补正像差问题,最好将这6个透镜表面设计为非球面。该摄像镜头LA是满足下列条件公式(1)-(3)的摄像镜头:10.00≤f3/f≤15.00(1)-4.80≤(R5+R6)/(R5-R6)≤-4.20.(2)-0.40≤(R11+R112)/(R11-R12)≤-0.20(3)其中,f: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f3:第3透镜的焦距;R5:第3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3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6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6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条件公式(1)规定了第3透镜L3的正屈折力。在条件公式(1)的范围外,难以向高通光量(Fno)、具有优秀光学特性、超薄化发展。条件公式(2)规定了第3透镜L3的形状。在条件公式(2)的范围外,难以向高通光量(Fno)、具有优秀光学特性、小型化发展。条件公式(3)规定了第6透镜L6的形状。在条件公式(3)的范围外,难以向高通光量(Fno)、具有优秀光学特性、小型化发展。优选地,该摄像镜头LA满足下列条件公式(4):0.12≤d10/f≤0.14(4)其中,f: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d10:从第5透镜的像侧面到第6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条件公式(4)规定了从第5透镜L5的像侧面到第6透镜L6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在条件公式(4)的范围外,难以向高通光量(Fno)、具有优秀光学特性、小型化发展。由于构成摄像镜头LA的6个透镜都具有前面所述的构成且满足条件公式,所以制造出具有优秀光学特性、超薄、而且具有高通光量(Fno)的摄像镜头成为可能。下面关于本专利技术摄像镜头LA,采用实例进行说明。各实例中所记载的符号如下所示。距离、半径与中心厚度的单位为mm。f:摄像镜头整体LA的焦距;f1:第1透镜L1的焦距;f2:第2透镜L2的焦距;f3:第3透镜L3的焦距;f4:第4透镜L4的焦距;f5:第5透镜L5的焦距;f6:第6透镜L6的焦距;Fno:F值;2ω:视场角;S1:开口光圈;R:光学面的曲率半径、透镜时为中心曲率半径;R1:第1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1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2透镜L2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2透镜L2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3透镜L3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3透镜L3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4透镜L4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第4透镜L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5透镜L5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第5透镜L5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6透镜L6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6透镜L6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3:玻璃平板GF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4:玻璃平板GF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d:透镜的中心厚度或者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d0:从开口光圈S1到第1透镜L1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1:第1透镜L1的中心厚度;d2:从第1透镜L1像侧面到第2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3:第2透镜L2的中心厚度;d4:从第2透镜L2像侧面到第3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5:第3透镜L3的中心厚度;d6:从第3透镜L3像侧面到第4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7:第4透镜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开始依次配置有:具有正屈折力的第1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2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3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4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5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6透镜,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公式(1)‑(3):10.00≤f3/f≤15.00                                    (1)‑4.80≤(R5+R6)/(R5‑R6)≤‑4.20                          (2)‑0.40≤(R11+R112)/(R11‑R12)≤‑0.20                     (3)其中,f:摄像镜头整体的焦距;f3:第3透镜的焦距;R5:第3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3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6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6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2 JP 2018-055050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开始依次配置有:具有正屈折力的第1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2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3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4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5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6透镜,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公式(1)-(3):10.00≤f3/f≤15.00(1)-4.80≤(R5+R6)/(R5-R6)≤-4.20(2)-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冈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