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45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其结构包括螺母、点火线圈、传动杆、凸轮、摇臂、气门弹簧、气门杆、气门、活塞、曲柄连杆、发动机体、出气口、曲轴、润滑油底壳、进气管、螺栓、链带、齿轮转轴、齿轮,发动机开始工作时,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管开始工作,当气缸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压力,空气经过发动机体内的零件将空气与汽油混合成为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管吸入,在吸入时橡胶圈防止可燃混合气与进气管壁之间产生的摩擦而引起火花,可燃混合气进入连接接口,在接口处进入辅助进气口进行分流,使其可对噪音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了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属于发动机机械

技术介绍
通常,发动机在运行时,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内辅助燃料燃烧产生内能,随后由曲柄连杆机构将内能转化为机械动能输出,为了保证输出功率和扭矩,同时满足环保的排放标准,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对进气量有着相应的要求,因而不同发动机的进气管的截流面积不同。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320306567.2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主进气管具有主进气口和主出气口,主进气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辅助进气管,辅助进气管套设在主进气管的外面且通过多个通气孔与主进气管连通,辅助进气管具有辅助进气口;挡板,挡板设在辅助进气口处;以及驱动器,驱动器驱动挡板移动或转动以改变辅助进气口的开度,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进气的速度快而导致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以解决现有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进气的速度快而导致产生噪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其结构包括螺母、点火线圈、传动杆、凸轮、摇臂、气门弹簧、气门杆、气门、活塞、曲柄连杆、发动机体、出气口、曲轴、润滑油底壳、进气管、螺栓、链带、齿轮转轴、齿轮,所述点火线圈设于齿轮转轴上方,所述传动杆贯穿于凸轮,所述摇臂上方与凸轮下方相连接,所述气门杆上方嵌入安装于摇臂下方,所述气门杆贯穿于气门弹簧,所述气门杆下方安装于气门上方,所述出气口嵌入安装于发动机体左侧外壁,所述曲轴贯穿于曲柄连杆,所述润滑油底壳设于发动机体下方,所述进气管右侧与发动机体左侧下方相连接,所述螺栓与发动机体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链带与齿轮采用啮合连接,所述进气管包括进气管壁、漏气孔、橡胶圈、连接接口、进气口,所述漏气孔与进气管壁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管壁贯穿于橡胶圈,所述连接接口与进气管壁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口设于漏气孔左侧,所述连接接口包括辅助进气口、接口体,所述辅助进气口与接口体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贯穿于螺母。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下方与曲柄连杆上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接口嵌入安装于发动机体。进一步地,所述漏气孔设有8个。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由合金渗碳钢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形状为圆柱形。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发动机开始工作时,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管开始工作,当气缸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压力,空气经过发动机体内的零件将空气与汽油混合成为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管吸入,在吸入时橡胶圈防止可燃混合气与进气管壁之间产生的摩擦而引起火花,可燃混合气进入连接接口,在接口处进入辅助进气口进行分流,使其可对噪音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了噪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连接接口剖面示意图。图中:螺母-1、点火线圈-2、传动杆-3、凸轮-4、摇臂-5、气门弹簧-6、气门杆-7、气门-8、活塞-9、曲柄连杆-10、发动机体-11、出气口-12、曲轴-13、润滑油底壳-14、进气管-15、螺栓-16、链带-17、齿轮转轴-18、齿轮-19、进气管壁-1501、漏气孔-1502、橡胶圈-1503、连接接口-1504、进气口-1505、辅助进气口-150401、接口体-15040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螺母1、点火线圈2、传动杆3、凸轮4、摇臂5、气门弹簧6、气门杆7、气门8、活塞9、曲柄连杆10、发动机体11、出气口12、曲轴13、润滑油底壳14、进气管15、螺栓16、链带17、齿轮转轴18、齿轮19,所述点火线圈2设于齿轮转轴18上方,所述传动杆3贯穿于凸轮4,所述摇臂5上方与凸轮4下方相连接,所述气门杆7上方嵌入安装于摇臂5下方,所述气门杆7贯穿于气门弹簧6,所述气门杆7下方安装于气门8上方,所述出气口12嵌入安装于发动机体11左侧外壁,所述曲轴13贯穿于曲柄连杆10,所述润滑油底壳14设于发动机体11下方,所述进气管15右侧与发动机体11左侧下方相连接,所述螺栓16与发动机体11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链带17与齿轮19采用啮合连接,所述进气管15包括进气管壁1501、漏气孔1502、橡胶圈1503、连接接口1504、进气口1505,所述漏气孔1502与进气管壁15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管壁1501贯穿于橡胶圈1503,所述连接接口1504与进气管壁15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口1505设于漏气孔1502左侧,所述连接接口1504包括辅助进气口150401、接口体150402,所述辅助进气口150401与接口体1504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杆3贯穿于螺母1,所述活塞9下方与曲柄连杆10上方相连接,所述连接接口1504嵌入安装于发动机体11,所述漏气孔1502设有8个,所述齿轮19由合金渗碳钢制成,所述进气管15的形状为圆柱形。本专利所说的曲轴13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所述活塞9是汽车发动机汽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机件。在进行使用时发动机开始工作时,由于曲轴13的旋转,活塞9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管15开始工作,当气缸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压力,空气经过发动机体11内的零件将空气与汽油混合成为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管15吸入,在吸入时橡胶圈1503防止可燃混合气与进气管壁1501之间产生的摩擦而引起火花,可燃混合气进入连接接口1504,在接口处进入辅助进气口150401进行分流,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噪音。本技术解决了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进气的速度快而导致产生噪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其可对噪音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了噪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螺母(1)、点火线圈(2)、传动杆(3)、凸轮(4)、摇臂(5)、气门弹簧(6)、气门杆(7)、气门(8)、活塞(9)、曲柄连杆(10)、发动机体(11)、出气口(12)、曲轴(13)、润滑油底壳(14)、进气管(15)、螺栓(16)、链带(17)、齿轮转轴(18)、齿轮(19),所述点火线圈(2)设于齿轮转轴(18)上方,所述传动杆(3)贯穿于凸轮(4),所述摇臂(5)上方与凸轮(4)下方相连接,所述气门杆(7)上方嵌入安装于摇臂(5)下方,所述气门杆(7)贯穿于气门弹簧(6),所述气门杆(7)下方安装于气门(8)上方,所述出气口(12)嵌入安装于发动机体(11)左侧外壁,所述曲轴(13)贯穿于曲柄连杆(10),所述润滑油底壳(14)设于发动机体(11)下方,所述进气管(15)右侧与发动机体(11)左侧下方相连接,所述螺栓(16)与发动机体(11)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链带(17)与齿轮(19)采用啮合连接,所述进气管(15)包括进气管壁(1501)、漏气孔(1502)、橡胶圈(1503)、连接接口(1504)、进气口(1505),所述漏气孔(1502)与进气管壁(15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管壁(1501)贯穿于橡胶圈(1503),所述连接接口(1504)与进气管壁(15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气口(1505)设于漏气孔(1502)左侧,所述连接接口(1504)包括辅助进气口(150401)、接口体(150402),所述辅助进气口(150401)与接口体(150402)为一体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螺母(1)、点火线圈(2)、传动杆(3)、凸轮(4)、摇臂(5)、气门弹簧(6)、气门杆(7)、气门(8)、活塞(9)、曲柄连杆(10)、发动机体(11)、出气口(12)、曲轴(13)、润滑油底壳(14)、进气管(15)、螺栓(16)、链带(17)、齿轮转轴(18)、齿轮(19),所述点火线圈(2)设于齿轮转轴(18)上方,所述传动杆(3)贯穿于凸轮(4),所述摇臂(5)上方与凸轮(4)下方相连接,所述气门杆(7)上方嵌入安装于摇臂(5)下方,所述气门杆(7)贯穿于气门弹簧(6),所述气门杆(7)下方安装于气门(8)上方,所述出气口(12)嵌入安装于发动机体(11)左侧外壁,所述曲轴(13)贯穿于曲柄连杆(10),所述润滑油底壳(14)设于发动机体(11)下方,所述进气管(15)右侧与发动机体(11)左侧下方相连接,所述螺栓(16)与发动机体(11)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链带(17)与齿轮(19)采用啮合连接,所述进气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盛国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