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21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至少两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至少一块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及至少一块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均与钢筋混凝土柱固接,各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均连接于相邻的两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且各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朝向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端端面至钢筋混凝土柱的柱边之间均具有间距,各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均与钢筋混凝土柱固接且位于间距内,各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均低于各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能够形成梁铰屈服机制,真正实现在地震作用时的“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有效提高该框架连接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灾害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损失。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坏或倒塌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要求。针对保证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现行规范提出了“强柱弱梁”的设计准则。该准则主要通过合理的截面选择、对柱截面的组合弯矩乘以增大系数和一系列构造措施,以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通过梁来释放地震能量,从而避免柱端出现塑性铰造成更大的危害。然而,根据实际地震中的震害调查发现,很多框架结构尽管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抗震设计,仍有较多的柱端出现了塑性铰,形成了“强梁弱柱”的破坏机制。造成这种破坏模式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是:在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框架结构时,仅考虑了梁的抗弯承载力,没有考虑梁柱节点附近楼板中钢筋提供的附加抗弯能力;而另一方面楼板与梁、柱组成了空间结构,楼板对梁变形的约束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刚度,减缓梁形成塑性铰。因此,如何削弱楼板对梁刚度及强度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真正实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是建筑结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其能够削弱楼板对梁刚度及强度的影响,从而在地震作用下真正实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其包括钢筋混凝土柱、至少两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至少一块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至少一块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均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固接,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均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且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端端面至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均具有间距,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均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固接且位于所述间距内,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均低于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设置。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端端面与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均形成三角区域,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别位于各所述三角区域内。其中,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相交成“十”字形、“T”字形或“L”字形。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暗梁,各所述暗梁连接于所述各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且各所述暗梁沿其自身跨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各所述暗梁沿其自身跨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连的两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斜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暗梁的顶面齐平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所述暗梁的底面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齐平。其中,所述暗梁的宽度大致等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所述暗梁的高度为h/2+t/2,其中,h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梁高,t为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暗梁内设有纵筋和腰筋,所述纵筋以及所述腰筋的两端分别锚固入与所述暗梁相交的相邻的两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暗梁的中轴线与与其相交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中轴线的交点至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柱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倍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梁高。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为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一面,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为远离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一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所述暗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别与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对应的各所述钢筋混凝土暗梁一体成型,且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别位于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对角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相同,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至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h/2-t/2,其中,h为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梁高,t为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柱的柱边之间具有间距,然后在该间距内设置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并使得该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低于该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设置。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将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切断,从而降低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钢筋和混凝土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受弯强度和刚度的影响,从而使得该框架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形成梁铰屈服机制,真正实现在地震作用时的“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进而有效提高该框架连接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内部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的钢筋构造详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结合将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筋混凝土柱、至少两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至少一块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至少一块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均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固接,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均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且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端端面至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柱边之间均具有间距,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均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固接且位于所述间距内,且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均低于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筋混凝土柱、至少两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至少一块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至少一块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均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固接,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均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且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端端面至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柱边之间均具有间距,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均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固接且位于所述间距内,且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均低于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端端面与相邻的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均形成三角区域,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别位于各所述三角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暗梁,各所述暗梁连接于所述各第二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对应的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且各所述暗梁沿其自身跨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暗梁沿其自身跨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斜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的顶面齐平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琼祥张建军刘伟许喆黄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