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37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应用在汽车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保险杠上边梁、保险杠立柱和保险杠横梁;所述保险杠上边梁和保险杠立柱垂直连接,所述保险杠横梁和保险杠立柱通过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角件、保险杠支撑件和旋转销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装翻转机构来实现后防护装置在需要时转换成踏梯使用,方便车辆在装卸货物时人员上下车辆,提高装卸货物效率,实现了一个装置两种用途。

A folding rear prot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lding rear protective device,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protective device, including upper side beam of bumper, bumper column and bumper cross beam; the upper side beam of bumper and bumper column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and the bumper cross beam and bumper post are connected by a turnover mechanism; It includes rotation angle, bumper support and rotary pin.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at the rear protective device is converted into a step when needed by installing a turnover mechanism, which facilitates people to get up and down the vehicle wh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goods,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goods, and realizes two purposes of on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防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厢式货车/半挂车、仓栅式货车/半挂车等车辆上的后防护装置是由钢制或铝制零部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由于钢制后防护装置质量重、不耐腐蚀,降低了使用寿命,而现有的铝制后防护装置虽解决了相对钢制防护装置的质量重、不耐腐蚀等问题,但其也仅能作为防护装置,针对防护装置在必要时需作为踏梯使用,方便装卸货物的问题没有做到合理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通过加装翻转机构来实现后防护装置在需要时转换成踏梯使用,方便车辆在装卸货物时人员上下车辆,提高装卸货物效率,实现了一个装置两种用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上边梁、保险杠立柱和保险杠横梁;所述保险杠上边梁和保险杠立柱垂直连接,所述保险杠横梁和保险杠立柱通过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角件、保险杠支撑件和旋转销轴;所述旋转角件呈L型,其与保险杠横梁贴合一边开设有螺接孔,与保险杠立柱贴合一边在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轴心孔和第一转动孔;所述保险杠立柱在垂直方向上开设有与第一轴心孔对应的第二轴心孔,以及第二转动孔;所述保险杠支撑件设置在保险杠立柱内且翻边凸出保险杠立柱,其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第三转动孔与第一轴心孔/第二轴心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旋转销轴在单侧有两根,一根设置在第一轴心孔与第二轴心孔对应位置,另一根设置在第一转动孔内,并通过折弯件锁紧固定;所述保险杠横梁与旋转角件贴合一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位置与螺接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螺母与旋转角件锁紧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轴心孔/第二轴心孔、第二转动孔、第三转动孔内分别设有套管;所述旋转销轴可转动设置于套管内。优选的,所述保险杠横梁在T型槽的相对面设有至少两组第一防滑凸棱,在保险杠横梁平行保险杠立柱时,朝向保险杠上边梁一面设有第二防滑凸棱。优选的,还包括连接设置在保险杠支撑件内的支板和斜撑;所述支板垂直保险杠支撑件设置;所述斜撑一端连接于支板,另一端连接于保险杠支撑件,且其表面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优选的,所述保险杠横梁与旋转角件贴合面之间设有耐磨橡胶垫板。优选的,锁紧位于第一轴心孔/第二轴心孔内的旋转销轴的折弯件为开口销。优选的,锁紧位于第二转动孔或第三转动孔内的旋转销轴的折弯件为R型销。优选的,所述保险杠横梁在其两侧设有端盖。优选的,所述保险杠上边梁、保险杠立柱和保险杠横梁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保险杠上边梁、保险杠支撑件和斜撑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加装翻转机构来实现后防护装置在需要时转换成踏梯使用,方便车辆在装卸货物时人员上下车辆,提高装卸货物效率,实现了一个装置两种用途。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未折叠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图(未折叠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向立体图(未折叠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后向立体图(未折叠状态);图5为图4中M区域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正向立体图(折叠状态);图7为本专利技术后向立体图(折叠状态);图8为图7中N区域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不带端盖立体示意图;图10为保险杠横梁及其周边结构侧视图;图11为保险杠横梁及其周边结构仰面立体图;图12为折弯件及其周边结构立体图。附图中标记如下:保险杠上边梁1、保险杠立柱2、第二转动孔21、保险杠横梁3、第一轴心孔31、第一转动孔32、T型槽33、螺栓/螺母34、第一防滑凸棱35、第二防滑凸棱36、端盖37、旋转角件4、保险杠支撑件5、支板51、斜撑52、第三转动孔53、旋转销轴6、开口销61、R型销62、套管7、耐磨橡胶垫板8、减重孔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3,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上边梁1、保险杠立柱2和保险杠横梁3;所述保险杠上边梁1和保险杠立柱2垂直连接,所述保险杠横梁3和保险杠立柱2通过翻转机构连接;如图4~11,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角件4、保险杠支撑件5和旋转销轴6;所述旋转角件4呈L型,其与保险杠横梁3贴合一边开设有螺接孔(被螺栓/螺母遮挡,未示出),与保险杠立柱2贴合一边在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轴心孔31和第一转动孔32;所述保险杠立柱2在垂直方向上开设有与第一轴心孔31对应的第二轴心孔(其始终被第一轴心孔31遮挡,未示出),以及第二转动孔21;所述保险杠支撑件5设置在保险杠立柱2内且翻边凸出保险杠立柱2,其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三转动孔53;所述第一转动孔32、第二转动孔21、第三转动孔23与第一轴心孔31/第二轴心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旋转销轴6在单侧有两根,一根(始终)设置在第一轴心孔31与第二轴心孔对应位置,另一根设置在第一转动孔32内,并通过折弯件锁紧固定;所述保险杠横梁3与旋转角件4贴合一侧开设有T型槽33;所述T型槽33位置与螺接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螺母34与旋转角件4锁紧固定。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处于未折叠状态,用作防护装置时,保险杠横梁3与保险杠立柱2平行。详见图5,第一轴心孔31与第二轴心孔始终对应,此时第一转动孔32与第二转动孔21位置对应,两处对应点内穿设旋转销轴6,通过折弯件固定,以此完成旋转角件4与保险杠立柱2的连接。注意,此时的第三转动孔53内并无旋转销轴6。然后通过将螺栓/螺母34通过旋转角件4上的螺接孔与T型槽33卡装连接,以此完成旋转角件4与保险杠横梁3的连接。如图6~11所示,本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拆装过程为:将位于第一转动孔32/第二转动孔21对应位置的折弯件拆下,取出其内的旋转销轴6,将旋转角件4旋转90度,直到第一转动孔32对准第三转动孔53,将取下的旋转销轴6穿设进第一转动孔32/第三转动孔53内,如图8,再次通过折弯件固定,完成旋转角件4与保险杠立柱2的连接,进而完成后防护装置的折叠。注意,此时的第二转动孔21内并无旋转销轴6。至此,本实施例通过加装翻转机构来实现了后防护装置在需要时转换成踏梯使用,方便车辆在装卸货物时人员上下车辆,提高装卸货物效率,实现了一个装置两种用途。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第一轴心孔31/第二轴心孔、第二转动孔21、第三转动孔53内分别设有套管7;所述旋转销轴6可转动设置于套管7内,如图5、8;套管7可保证翻转过程中旋转销轴6的可靠定位,保证同轴度。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保险杠横梁3在T型槽33的相对面设有至少两组第一防滑凸棱35,在防护装置折叠后作为踏梯使用时,第一防滑凸棱35提高了保险杠横梁3端面的防滑能力,提高装卸货物人员上下车辆时的安全系数;在保险杠横梁3平行保险杠立柱2时,朝向保险杠上边梁1一面设有第二防滑凸棱36,在防护装置未折叠时,车辆操作人员可通过本端面上下车辆,第二防滑凸棱36可提高了该端面的防滑效果。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连接设置在保险杠支撑件5内的支板51和斜撑52;所述支板51垂直保险杠支撑件5设置;所述斜撑52一端连接于支板51,另一端连接于保险杠支撑件5,且其表面开设有供套管7穿过的通孔(被套管7遮挡,图中未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上边梁、保险杠立柱和保险杠横梁;所述保险杠上边梁和保险杠立柱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横梁和保险杠立柱通过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角件、保险杠支撑件和旋转销轴;所述旋转角件呈L型,其与保险杠横梁贴合一边开设有螺接孔,与保险杠立柱贴合一边在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轴心孔和第一转动孔;所述保险杠立柱在垂直方向上开设有与第一轴心孔对应的第二轴心孔,以及第二转动孔;所述保险杠支撑件设置在保险杠立柱内且翻边凸出保险杠立柱,其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第三转动孔与第一轴心孔/第二轴心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旋转销轴在单侧有两根,一根设置在第一轴心孔与第二轴心孔对应位置,另一根设置在第一转动孔内,并通过折弯件锁紧固定;所述保险杠横梁与旋转角件贴合一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位置与螺接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螺母与旋转角件锁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后防护装置,包括保险杠上边梁、保险杠立柱和保险杠横梁;所述保险杠上边梁和保险杠立柱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横梁和保险杠立柱通过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角件、保险杠支撑件和旋转销轴;所述旋转角件呈L型,其与保险杠横梁贴合一边开设有螺接孔,与保险杠立柱贴合一边在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轴心孔和第一转动孔;所述保险杠立柱在垂直方向上开设有与第一轴心孔对应的第二轴心孔,以及第二转动孔;所述保险杠支撑件设置在保险杠立柱内且翻边凸出保险杠立柱,其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第三转动孔与第一轴心孔/第二轴心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旋转销轴在单侧有两根,一根设置在第一轴心孔与第二轴心孔对应位置,另一根设置在第一转动孔内,并通过折弯件锁紧固定;所述保险杠横梁与旋转角件贴合一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位置与螺接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螺母与旋转角件锁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心孔/第二轴心孔、第二转动孔、第三转动孔内分别设有套管;所述旋转销轴可转动设置于套管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后防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守野冯春雨郭刚赵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