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931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2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珠、二隔珠以及一珠串。二隔珠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二隔珠的第一侧分别可拆卸并设置于主珠的相对两侧。珠串的相对两侧分别连结于二第二侧。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ead, two beads and a bead string. Two each bead has its opposite side and one side and second sides. Two the first side of the bead can be detachable and set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main bead. The relative sides of the bea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two second si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戴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较小体积的穿戴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穿戴式饰品如佛珠逐渐电子化而成为具有自动计次、显示时间以及无线通信等功能的穿戴式电子装置。一般而言,厂商以串绳贯穿各珠体,而将各珠体串接成环状佛珠。电子元件则集中配置于一主珠中,以使各电子元件间能相邻而便于连接以及作用。此外,厂商为因应近年来电子产品体积微小化的趋势,纷纷对各珠体的体积进行限缩以达成穿戴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微小化。然而,因电子元件需一并设置于主珠内,又贯穿于主珠中的串绳不仅影响主珠中电子元件的空间配置,更占据主珠内的配置空间,因而导致主珠必须维持一定的体积才能容纳所有电子元件。故穿戴式电子装置整体的体积微小化便因主珠的体积限制而难以达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藉由设置隔珠于主珠两侧并将串绳锁附于隔珠,以解决串绳贯穿于主珠中而导致穿戴式电子装置体积难以微小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珠、二隔珠以及一珠串。二隔珠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二隔珠的第一侧分别可拆卸并设置于主珠的相对两侧。珠串的相对两侧分别连结于二第二侧。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因设置二隔珠于主珠两侧并将串绳锁附于二隔珠,故可防止串接元件贯穿主珠,让主珠内部的各组件能拥有更大的配置空间,且以更多元的方式进行空间配置。如此一来,主珠便能以较小的体积容纳各电子元件,进而将穿戴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微小化。此外,隔珠可拆卸地设置于主珠,则让使用者通过简易快速的串绳以及结绳方式,便能拆卸隔珠以及串绳,进而依个人喜好调整副珠的个数或是更换不同外观的副主体。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以及适用于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充电座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珠以及珠串的分解图。图6为图4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7为图4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遮盖活动时的剖面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组接部与遮盖分离时的立体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组接部与遮盖分离时的立体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11为图10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组接部以及固定架的立体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10、10'穿戴式电子装置100、100'、100”主珠101第一壳体1010、1020凹槽102第二壳体103、103'、103”固定架104电子组件1040电路板1041立体天线1042吸波顶片1043均光透镜1044供电组件10440电池10441无线充电组件10441a微震动器10441b充电线圈10441c吸波底片10441d闲置空间10442吸附磁铁106螺孔部107容置槽108卡槽200、200'、200”隔珠201第一侧202第二侧203螺纹结构204穿槽2040第一段2041第二段20410承靠面205、205'组接部2050卡扣结构206、206'遮盖207、207'、207”固定环2070、2070'穿绳孔208止挡件300、300'珠串301副珠302、302'、302”、302”'串接元件3020、3020'结头20充电座A摆动方向R1第一半径R2第二半径W1、W3、W4宽度W2线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装置10,适于以一充电座20进行无线充电。穿戴式电子装置10包括一主珠100、二隔珠200以及一珠串300。主珠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01、一第二壳体102及一固定架103。第一壳体101例如呈半球型,并用以承载于充电座20。第二壳体102例如呈半球型并接合于第一壳体101而令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形成中空球壳。第一壳体101的相对两侧各具有一凹槽1010。第二壳体102的相对两侧各具有一凹槽1020。第二壳体102相连于第一壳体101,以令位于每一侧的二凹槽1010、1020各共同形成一容置槽107。固定架103被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围绕于内,并抵靠于第一壳体101以及第二壳体10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03为一平台结构,即固定架103呈一平板状。主珠100可进一步具有二螺孔部106,二螺孔部106分别设置于固定架103的相对两侧,并分别设置于二容置槽107。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03为一平台结构,且二螺孔部106分别设置于固定架103的相对两侧,但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架也可为一凹台结构,即固定架103'的外形例如呈英文字母的「U字形」,且二螺孔部分别设置于固定架的相对两侧。凹台结构的详细描述请见下方说明。二隔珠200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201以及一第二侧202。二隔珠200的第一侧201分别可拆卸并设置于主珠100的相对两侧。举例来说,每一隔珠200可进一步包括一螺纹结构203,螺纹结构203设置于第一侧201。二螺纹结构203可分别螺合于二螺孔部106。主珠100进一步包括一电子组件104。电子组件104装设于固定架103。详细来说,电子组件104包括一电路板1040、一立体天线1041、一吸波顶片1042、一均光透镜1043以及一供电组件1044。电路板1040设置于固定架103靠近第二壳体102的一侧。立体天线1041设置于电路板1040远离固定架103的一侧,且电性连接电路板1040。此外,立体天线1041的外形为圆弧形。圆弧状的立体天线1041相较于平面状天线更贴合于圆弧形的第二壳体102,以更有效运用主珠100内有限的空间。此外,吸波顶片1042贴附于立体天线1041,以避免电力线以及磁力线干扰立体天线1041无线通信的效能。均光透镜1043则设置于立体天线1041以及第二壳体102间,且均光透镜1043用以接收电路板1040上的光源(未绘示)所发出的光线,使由主珠100内发散至主珠100外的光线更均匀。供电组件1044包括一电池10440、一无线充电组件10441以及一吸附磁铁10442。电池10440设置于固定架103靠近第一壳体101的一侧,并电性连接电路板1040。无线充电组件10441位于电池10440远离固定架103的一侧,并电性连接电池10440。详细来说,无线充电组件10441包括一微震动器10441a、一充电线圈10441b以及一吸波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珠;二隔珠,该二隔珠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该二隔珠的该第一侧分别可拆卸并设置于该主珠的相对两侧;以及一珠串,该珠串的相对两侧分别连结于该二第二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珠;二隔珠,该二隔珠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该二隔珠的该第一侧分别可拆卸并设置于该主珠的相对两侧;以及一珠串,该珠串的相对两侧分别连结于该二第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隔珠进一步包括二螺纹结构,该二螺纹结构分别设置于该二第一侧,该主珠具有二螺孔部,该二螺孔部设置于该主珠的相对两侧,该二螺纹结构可分别螺合于该二螺孔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珠串包括多个副珠以及一串接元件,该些副珠彼此相邻,且该些副珠中位于相对两侧的二该副珠分别相邻于该二隔珠,该串接元件贯穿该些副珠,且包括二结头,该二结头位于该串接元件的相对两端,每一该隔珠各具有一穿槽,该穿槽具有相连的一第一段以及一第二段,该第一段较该第二段靠近于该副珠,且该第二段的宽度大于该第一段的宽度而于该第一段与该第二段间形成有一承靠面,该二结头分别承靠于该二承靠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珠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固定架,该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侧各具有一凹槽,该第二壳体的相对两侧各具有一凹槽,该第二壳体接合于该第一壳体,以令每一侧的该二凹槽各共同形成一容置槽,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共同将该固定架围绕于内,该二螺孔部设置于该固定架的相对两侧并分别设置于该二容置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的结构为平台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的结构为凹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隔珠包括相连的一组接部以及一遮盖,该组接部可拆卸的设置于该主珠,该遮盖可活动的设置于该组接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珠包括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侧各具有一凹槽,该第二壳体的相对两侧各具有一凹槽,该第二壳体相连于该第一壳体,且每一侧的该二凹槽各共同形成一容置槽,该二组接部分别设置于该二容置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吉陈莹珊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