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帷幕及基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03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止水帷幕及基坑。该止水帷幕包括:排成单排的多个水泥搅拌桩,且每相邻的两个水泥搅拌桩之间相互咬合,形成多个第一咬合区;在部分第一咬合区的外侧设有多层用于进行补强的补强桩组,每层补强桩组包括多个补强桩,且靠近水泥搅拌桩的补强桩组的补强桩与第一咬合区咬合;同层相邻的补强桩相互胶合,外层的补强桩组的每一个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补强桩相互咬合,该止水帷幕解决了在水泥搅拌桩实施困难的位置或者是帷幕桩施工中断的位置,导致搭接薄弱,容易出现漏水的技术问题。

Waterproof curtain and foundation p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s, in particular to a water stop curtain and a foundation pit. The waterproof curtain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ement mixing piles arranged in a single row, and each adjacent two cement mixing piles bite each other to form a plurality of first occlusion zones; a plurality of reinforcement pile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part of the first occlusion zone, each of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einforcement piles and is close to the cement mixing pile. The reinforcing piles of the reinforcing pile group engage with the first occlusion area; the adjacent reinforcing piles of the same layer bond with each other; each reinforcing pile of the outer layer bonds with two adjacent reinforcing piles of the adjacent inner layer. The waterproof curtain solves the difficult position of the cement mixing pile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tain pile. The broken position leads to weak lapping and technical problems prone to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水帷幕及基坑
本技术涉及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止水帷幕及基坑。
技术介绍
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目前,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达到20~30m越来越常见,而针对基坑降水问题,现今广泛使用的井点降水与止水帷幕相结合的方法来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止水帷幕是工程主体外围止水系列的总称,是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比如,连续搅拌桩,单管、三管旋喷桩形成的止水墙称为止水帷幕。如果基坑底面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降水有困难时,基本都需要设置止水帷幕,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但是,在水泥搅拌桩实施困难的位置或者是帷幕桩施工中断的位置,导致搭接薄弱,容易出现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止水帷幕,以缓解在水泥搅拌桩实施困难的位置或者是帷幕桩施工中断的位置,导致搭接薄弱,容易出现漏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止水帷幕,包括排成单排的多个水泥搅拌桩,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泥搅拌桩之间相互咬合,形成多个第一咬合区;在部分所述第一咬合区的外侧设有多层用于进行补强的补强桩组,每层所述补强桩组包括多个补强桩,且靠近所述水泥搅拌桩的所述补强桩组的补强桩与所述第一咬合区咬合;同层相邻的所述补强桩相互胶合,外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每一个所述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补强桩相互咬合。外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每一个所述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补强桩的咬合区域相互胶合。进一步的,内层的所述补强桩组比相邻外层的所述补强桩组多一个。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桩组包括自内向外的第一补强桩组、第二补强桩组和第三补强桩组;所述第一补强桩组包括三个补强桩,且位于中间的补强桩与第一咬合区相互咬合;所述第二补强桩组包括两个补强桩,所述第三补强桩组包括一个补强桩。进一步的,所述水泥搅拌桩为三轴水泥搅拌桩,所述三轴水泥搅拌桩的桩径为850mm。进一步的,所述三轴水泥搅拌桩的咬合部位为桩径的1/4~1/3。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桩为双重管高压旋喷桩,所述双重管高压旋喷桩的桩径为600mm。进一步的,所述双重管高压旋喷桩的咬合部位为桩径的1/4~1/3。进一步的,所述双重管高压旋喷桩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止水帷幕,通过多个水泥搅拌桩排出一排,且每相邻的两个水泥搅拌桩之间相互咬合,形成止水帷幕,能够减少基坑本体外侧的水进入基坑本体内;每相邻的两个水泥搅拌桩的胶合区域为第一胶合区,在多个第一胶合区处的一部分为搭接的薄弱区域,在这些薄弱区域的外侧设有多层补强桩组,通过多层补强桩组进行补强,能够增强薄弱区域的强度,减少甚至避免基坑本体外的水流进基坑本体内出现漏水的情况,起到很好的止水效果。其中,同层相邻的补强桩相互胶合,形成咬合区域,外层的补强桩组的每一个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补强桩相互咬合,使外层的补强桩组对内层的补强桩组进行补强,从而加强内层的补强桩组补强效果,使薄弱区域区不容易漏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多层补强桩组设置在第一咬合区的外侧,能够不影响基坑本体内部施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坑,以缓解在水泥搅拌桩实施困难的位置或者是帷幕桩施工中断的位置,导致搭接薄弱,容易出现漏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基坑,包括:基坑本体和所述的止水帷幕,所述的止水帷幕设置于基坑本体的四周。本技术提供的基坑,通过止水帷幕设置于基坑本体的四周,实现了对基坑本体的止水效果。其中,止水帷幕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在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水帷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水帷幕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设置有多个补强桩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水帷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坑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水泥搅拌桩;20-第一补强桩组;30-第二补强桩组;40-第三补强桩组;50-基坑本体;11-第一咬合区;21-第二咬合区;31-第三咬合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止水帷幕,包括:排成单排的多个水泥搅拌桩10,且每相邻的两个水泥搅拌桩10之间相互咬合,形成多个第一咬合区11;在部分第一咬合区11的外侧设有多层用于进行补强的补强桩组,每层补强桩组包括多个补强桩,且靠近水泥搅拌桩10的补强桩组的补强桩与第一咬合区11咬合;同层相邻的补强桩相互胶合,外层的补强桩组的每一个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补强桩相互咬合。其中,图1显示多个第一咬合区11中有一个第一咬合区11为薄弱区域,图2显示多个第一咬合区11中有两个第一咬合区11为薄弱区域。本实施例提供的止水帷幕,通过多个水泥搅拌桩10排出一排,且每相邻的两个水泥搅拌桩10之间相互咬合,形成止水帷幕,能够减少基坑本体50外侧的水进入基坑本体50内;每相邻的两个水泥搅拌桩10的胶合区域为第一胶合区,在多个第一胶合区处的一部分为搭接的薄弱区域,在这些薄弱区域的外侧设有多层补强桩组,通过多层补强桩组进行补强,能够增强薄弱区域的强度,减少甚至避免基坑本体50外的水流进基坑本体50内出现漏水的情况,起到很好的止水效果。其中,同层相邻的补强桩相互胶合,形成咬合区域,外层的补强桩组的每一个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补强桩相互咬合,使外层的补强桩组对内层的补强桩组进行补强,从而加强内层的补强桩组补强效果,使薄弱区域区不容易漏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多层补强桩组设置在第一咬合区11的外侧,能够不影响基坑本体50内部施工。需要说明的是,“内层”是指靠近水泥搅拌桩10的补强桩组,“外层”是指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水帷幕,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成单排的多个水泥搅拌桩,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泥搅拌桩之间相互咬合,形成多个第一咬合区;在部分所述第一咬合区的外侧设有多层用于进行补强的补强桩组,每层所述补强桩组包括多个补强桩,且靠近所述水泥搅拌桩的所述补强桩组的补强桩与所述第一咬合区咬合;同层相邻的所述补强桩相互胶合,外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每一个所述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补强桩相互咬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水帷幕,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成单排的多个水泥搅拌桩,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泥搅拌桩之间相互咬合,形成多个第一咬合区;在部分所述第一咬合区的外侧设有多层用于进行补强的补强桩组,每层所述补强桩组包括多个补强桩,且靠近所述水泥搅拌桩的所述补强桩组的补强桩与所述第一咬合区咬合;同层相邻的所述补强桩相互胶合,外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每一个所述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补强桩相互咬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帷幕,其特征在于,外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每一个所述补强桩与相邻内层的所述补强桩组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补强桩的咬合区域相互胶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帷幕,其特征在于,内层的所述补强桩组比相邻外层的所述补强桩组多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水帷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桩组包括自内向外的第一补强桩组、第二补强桩组和第三补强桩组;所述第一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山李国锋柏鹏张友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