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197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包括线圈,线圈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永磁体,永磁体的一侧设置有阻尼铜套,阻尼铜套的内侧套接有衔铁底座,衔铁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活动螺丝,衔铁底座的一侧安装有衔铁,衔铁的底部设置触点固定座,触点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动簧片,动簧片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部件,连接部件的一侧连接有动触点,动触点的一端连接有静触点,静触点的一侧设置底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拍合式继电器电磁系统结构加入永磁体,增加其在释放位置处的保持力,达到减少部件、降低继电器功耗的目的,采用双断点结构的触簧系统替代U型簧,解决的U型簧带来的接触电阻不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通过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达到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目的,通常作为一种“自动开关”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作为控制系统中的开关电器,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无论是在铁路信号系统还是铁路车载系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列车规模和速度的迅猛发展,作为铁路轨道交通的核心器件,铁路继电器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具体体现为传统铁路继电器功耗大、接触电阻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通过在拍合式继电器电磁系统结构加入永磁体,增加其在释放位置处的保持力,达到减少部件、降低继电器功耗的目的,采用双断点结构的触簧系统替代U型簧,解决的U型簧带来的接触电阻不稳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包括线圈,所述线圈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一侧设置有阻尼铜套,所述阻尼铜套的内侧套接有衔铁底座,所述衔铁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活动螺丝,所述衔铁底座的一侧安装有衔铁,所述衔铁的底部设置触点固定座,所述触点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触点机构,所述触点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动簧片,所述动簧片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的一侧连接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的一端连接有静触点,所述静触点的一侧设置底板,且所述静触点的一端贯穿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且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线圈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铁通过活动螺丝与衔铁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块通过推动杆与线圈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在拍合式继电器电磁系统结构加入永磁体,增加其在释放位置处的保持力,达到减少部件、降低继电器功耗的目的,采用双断点结构的触簧系统替代U型簧,解决的U型簧带来的接触电阻不稳定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圈;2、底座;3、永磁体;4、阻尼铜套;5、衔铁底座;6、活动螺丝;7、衔铁;8、触点固定座;9、触点机构;10、动簧片;11、连接部件;12、动触点;13、静触点;14、底板;15、滑动块;16、推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包括线圈1,线圈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永磁体3,永磁体3的一侧设置有阻尼铜套4,阻尼铜套4的内侧套接有衔铁底座5,衔铁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活动螺丝6,衔铁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衔铁7,衔铁7的底部设置触点固定座8,触点固定座8的一侧设置有触点机构9,触点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动簧片10,动簧片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部件11,连接部件11的一侧连接有动触点12,动触点12的一端连接有静触点13,静触点13的一侧设置底板14,且静触点13的一端贯穿底板14,底板14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15,滑动块15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16,且推动杆16的一端与线圈1相连。进一步的,衔铁7通过活动螺丝6与衔铁底座5活动连接,当线圈1中有电流通过时,衔铁7被吸引,因而就改变了触点的状态,滑动块15通过推动杆16与线圈1活动连接,通过推动杆16持续向线圈1作用,使得继电器在断电后,滑动块15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具体的,本技术在使用时,包括包括线圈1,线圈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永磁体3,通过永磁提供了部分磁通,增大继电器保持力,从而可以减小功耗、提高灵敏度,永磁体3的一侧设置有阻尼铜套4,阻尼铜套4的内侧套接有衔铁底座5,衔铁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活动螺丝6,衔铁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衔铁7,衔铁7通过活动螺丝6与衔铁底座5活动连接,衔铁7的底部设置触点固定座8,触点固定座8的一侧设置有触点机构9,触点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动簧片10,动簧片10固定在衔铁7上,在衔铁7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动簧片10运动,动簧片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部件11,连接部件11的一侧连接有动触点12,通过动簧片10带动动触点12活动,使其能够与静触点13接触或断开,静触点13的一侧设置底板14,且静触点13的一端贯穿底板14,底板14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15,滑动块15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16,且推动杆16的一端与线圈1相连,当线圈1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磁通开始增大,线圈1对衔铁7的磁场力开始增大,继电器电磁系统产生的吸力通过衔铁7传递给动簧片10,动簧片10一端设置有动触点12,在动簧片10运动的过程中分别与两侧的静触点13相接触,通过双断点结构,取代U形簧,解决接触电阻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推动杆16持续向线圈1作用,使得继电器在断电后,滑动块15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本技术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通过在拍合式继电器电磁系统结构加入永磁体,增加其在释放位置处的保持力,达到减少部件、降低继电器功耗的目的,采用双断点结构的触簧系统替代U型簧,解决的U型簧带来的接触电阻不稳定问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包括线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3)的一侧设置有阻尼铜套(4),所述阻尼铜套(4)的内侧套接有衔铁底座(5),所述衔铁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活动螺丝(6),所述衔铁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衔铁(7),所述衔铁(7)的底部设置触点固定座(8),所述触点固定座(8)的一侧设置有触簧机构(9),所述触簧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动簧片(10),所述动簧片(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部件(11),所述连接部件(11)的一侧连接有动触点(12),所述动触点(12)的一端连接有静触点(13),所述静触点(13)的一侧设置底板(14),且所述静触点(13)的一端贯穿底板(14),所述底板(14)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15),所述滑动块(15)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杆(16),且所述推动杆(16)的一端与线圈(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包括线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3)的一侧设置有阻尼铜套(4),所述阻尼铜套(4)的内侧套接有衔铁底座(5),所述衔铁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活动螺丝(6),所述衔铁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衔铁(7),所述衔铁(7)的底部设置触点固定座(8),所述触点固定座(8)的一侧设置有触簧机构(9),所述触簧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动簧片(10),所述动簧片(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部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捷硕长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