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654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差分接触件衬套套入电缆中;步骤2:对电缆外护套剥除相应长度,并将电缆屏蔽层外翻覆盖衬套;步骤3:将差分接触件外环与衬套进行对接;步骤4:将步骤对接后的差分接触件外环放入压模,衬套的头部位于压模内部,衬套的尾部位于压模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的位置,使内部衬套由原来全部形变改变成现有的部分形变,使得在导线外力拉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提高产品的压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环压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针对差分接触件的压接都是按照附图1的形式进行压接,导致在差分接触件压接过程中使得衬套整体都由原圆形截面形变成六边形截面,压接后的电缆屏蔽层能够承受的最大拉脱力即为外环、屏蔽层、衬套之间的摩擦力,且大多数存在衬套被拉出的情况。产品所承受的拉脱力未能达到理想的最大拉脱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电缆屏蔽层与差分接触件外环之间压接后的拉脱力的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差分接触件衬套套入电缆中;步骤2:对电缆外护套剥除相应长度,并将电缆屏蔽层外翻覆盖衬套;步骤3:将差分接触件外环与衬套进行对接;步骤4:将步骤对接后的差分接触件外环放入压模,衬套的头部位于压模内部,衬套的尾部位于压模外部。衬套的尾部与压模的尾部的距离为1-1.4毫米。差分接触件外环上的位置参考标记与压模的尾部的距离为2-2.3毫米。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的位置,使内部衬套由原来全部形变改变成现有的部分形变,使得在导线外力拉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提高产品的压接质量。附图说明图1原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示意图。图2现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示意图。其中,1为压模,2为电缆屏蔽层,3为衬套,4为4芯屏蔽电缆,5为差分接触件外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差分接触件衬套3套入电缆4中;步骤2:对电缆4外护套剥除相应长度,并将电缆屏蔽层2外翻覆盖衬套3;步骤3:将差分接触件外环5与衬套3进行对接;步骤4:将步骤3对接后的差分接触件外环5放入压模1,衬套3的头部3-1位于压模1内部,衬套3的尾部3-2位于压模1外部。衬套3的尾部3-2与压模1的尾部1-1的距离为1-1.4毫米。差分接触件外环5上的位置参考标记5-1与压模1的尾部1-1的距离为2-2.3毫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对外环压接位置的规定、调整,使用调整后的参数,对差分接触件外环进行压接后,可使内部衬套后半部分由原来圆形截面形变为六边形截面,前半段还是保持圆形截面。在拉脱过程中,衬套圆柱状与外环六边形之间存在一定的阻力,致使电缆屏蔽层以及衬套不被拉出,直至屏蔽层拉断后电缆才能被拉出,有效地提高了压接部位的拉脱力。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差分接触件衬套3套入电缆4中;步骤2:对电缆4外护套剥除相应长度,并将电缆屏蔽层2外翻覆盖衬套3;步骤3:将差分接触件外环5与衬套3进行对接;步骤4:将步骤3对接后的差分接触件外环5放入压模1,衬套3的头部3‑1位于压模1内部,衬套3的尾部3‑2位于压模1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接触件外环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差分接触件衬套3套入电缆4中;步骤2:对电缆4外护套剥除相应长度,并将电缆屏蔽层2外翻覆盖衬套3;步骤3:将差分接触件外环5与衬套3进行对接;步骤4:将步骤3对接后的差分接触件外环5放入压模1,衬套3的头部3-1位于压模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培富谭楠张欢陈祥楼赖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