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33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2:18
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应对大规模地震,乘客输送机具备:桁架支撑角铁,设置在桁架的长边方向端部,且搭挂于建筑构造物的支撑梁;臂部,安装于桁架,且前端部分从桁架沿着桁架的长边方向延伸至建筑构造物的地板;倾斜台,设置在建筑构造物的地板,且配置在与臂部的前端部分对置的位置;倾斜面,以与前端部分对置的方式设置在倾斜台的上表面,且以与地板侧相比而桁架侧高的方式倾斜;以及防护罩,覆盖臂部和倾斜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客输送机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059300(申请日:2017年3月24日)为基础并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那样的乘客输送机。
技术介绍
作为乘客输送机的一例的自动扶梯将固定在其框体(桁架)的长边方向端部的桁架支撑角铁搭在设置于建筑构造物的上层侧和下层侧的支撑梁上而进行设置。近年来,要求乘客输送机能够应对规模比以往假想的规模大的地震。为此,一个方法是考虑加长桁架支撑角铁的搭挂余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30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88631号公报但是,在已经设置的自动扶梯中,为了换装搭挂余量长的桁架支撑角铁,需要将桁架自身从建筑构造物拆下、或对支撑梁进行改造修理,作业需要大量的劳力和成本。另一方面,考虑在桁架与地板之间设置延伸设置部件,在桁架支撑角铁从支撑梁脱离时利用延伸设置部件来支撑桁架。但是,在与支撑梁的搭挂脱离后,当桁架支撑角铁摆回而返回支撑梁时,认为桁架支撑角铁会与支撑梁碰撞。于是,存在对桁架施加有较大的压缩力,桁架破损的顾虑。并且,若桁架从地板离开则会在桁架与建筑构造物之间产生间隙,认为存在乘客被该间隙夹住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对大规模地震、摆回时桁架支撑角铁顺畅地返回支撑梁、并且乘客不会被所产生的间隙夹住的乘客输送机。一个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具备:桁架支撑角铁,设置在桁架的长边方向端部,且搭挂于建筑构造物的支撑梁;臂部,安装于上述桁架,且前端部分从上述桁架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延伸至上述建筑构造物的地板;倾斜台,设置在上述建筑构造物的地板,且配置在与上述臂部的上述前端部分对置的位置;倾斜面,以与上述前端部分对置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倾斜台的上表面,且以与上述地板侧相比而上述桁架侧高的方式倾斜;以及防护罩,覆盖上述臂部和上述倾斜台。也可以形成为,上述臂部被固定在设置于上述桁架的宽度方向两端的左右一对固定部,在上述固定部之间组装有乘降板。也可以形成为,上述防护罩具备:裙部,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伸缩自如地设置,且覆盖上述臂部以及上述倾斜台;以及屏风部,安装于上述裙部,且在上述乘降板的两侧立起。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端部设置有夹在上述倾斜台之间、且延伸至上述地板上的薄板。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该自动扶梯的、在图4的F2-F2线处剖切后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图3是示出该自动扶梯的、在图4的F3-F3线处剖切后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图4是示出该自动扶梯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示出该自动扶梯的分解立体图。标号说明10:自动扶梯;12:建筑构造物;14:桁架;16:第一地板;18:第二地板;20:上侧主弦部;22:下侧主弦部;24:纵向支架;26:上侧楼层水平部;28:下侧楼层水平部;30:倾斜部;34:驱动机构;36:驱动装置;38:驱动链轮;40:驱动链;42:驱动链轮;44:从动链轮;46:梯级链;48:梯级;50:栏杆;52:扶手带;60:第一桁架支撑角铁;62:水平片;64:垂直片;66:第二桁架支撑角铁;68:水平片;70:垂直片;72:第一支撑梁;74:第二支撑梁;76:精加工地板;80:基础板;82:精加工地板;84:基础板;90:第一上弦件延长臂;94:臂部;95:前端部分;96:固定部;98:倾斜板;100:倾斜面;102:第一乘降板;104:梳;106:薄板;108:安装部;110:防护罩;112:屏风部;114:裙部;116:管状部件;118:板材;120:主裙部;122:副裙部。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示出作为乘客输送机的一例的自动扶梯10。自动扶梯10例如安装在商业设施或交通机构的站台那样的建筑构造物12的上层与下层之间。自动扶梯10具备作为框体的桁架14。桁架14架设在构成建筑构造物12的上层的楼层的第一地板16和构成下层的楼层的第二地板18之间。桁架14呈将上侧主弦部20、下侧主弦部22以及多个纵向支架24通过螺栓或焊接结合而成的骨架构造。桁架14具备上侧楼层水平部26、下侧楼层水平部28、以及设置在上侧楼层水平部26与下侧楼层水平部28之间的倾斜部30。上侧楼层水平部26以与第一地板16连续的方式沿着桁架14的长边方向设置在倾斜部30的一个端部。下侧楼层水平部28以与第二地板18连续的方式沿着桁架14的长边方向设置在倾斜部30的另一个端部。在上侧楼层水平部26设置有驱动机构34。驱动机构34具备驱动装置36、驱动链轮38、驱动链40。驱动装置36输出的转矩经由驱动链40传递至驱动链轮42。在下侧楼层水平部28设置有从动链轮44。在驱动链轮42与从动链轮44之间卷挂有梯级链46。在驱动链轮42由驱动装置36驱动而旋转时,梯级链46在桁架14的内部呈环状地环绕运转。在梯级链46上等间隔地连结有多个梯级48。梯级48是供乘客搭乘的构件,且与梯级链46一起环绕运转。由此,搭乘于梯级48的乘客被从上层的第一地板16输送至下层的第二地板18、或者被从下层的第二地板18输送至上层的第一地板16。在桁架14的右侧以及左侧设置有栏杆50。栏杆50从桁架14的上表面立起,且栏杆50遍及桁架14的全长设置。在栏杆50的外周部安装有扶手带52。扶手带52是供搭乘于梯级48的乘客用手抓住的构件,与梯级48的环绕运转同步地在栏杆50的外周环绕运转。在上侧楼层水平部26的长边方向的前端部安装有第一桁架支撑角铁60。在下侧楼层水平部28的前端部安装有第二桁架支撑角铁66。第一桁架支撑角铁60呈具有水平片62和垂直片64的截面倒L字状的形状。垂直片64被固定在上侧楼层水平部26的短边侧端部,水平片62从上侧楼层水平部26的短边侧端部沿着桁架14的长边方向突出。第二桁架支撑角铁66呈具有水平片68和垂直片70的截面倒L字状的形状。垂直片70被固定在下侧楼层水平部28的短边侧端部,水平片68从下侧楼层水平部28的短边侧端部沿着桁架14的长边方向突出。第一桁架支撑角铁60的水平片62搭挂于第一地板16的第一支撑梁72,第二桁架支撑角铁66的水平片68搭挂于第二地板18的第二支撑梁74。在第一地板16中设置有第一支撑梁72和精加工地板76。第一支撑梁72设置在比精加工地板76稍低的位置。在第一支撑梁72上设置有基础板80。在第二地板18中设置有第二支撑梁74和精加工地板82。第二支撑梁74设置在比精加工地板82稍低的位置。在第二支撑梁74上设置有基础板84。基础板80、84沿着桁架14的长边方向具有预定的进深。在基础板80的上表面经由高度调整件69载置有第一桁架支撑角铁60的水平片62,在基础板84的上表面经由高度调整件69载置有第二桁架支撑角铁66的水平片68。在桁架14的上侧楼层水平部26与第一地板16的第一支撑梁72之间形成有L1的间隔。在桁架14的下侧楼层水平部28与第二地板18的第二支撑梁74之间也形成有同等的间隔。其次,使用图2至图5对第一地板16以及第二地板18进行说明。图2是在图4的F2-F2线处剖切而得的剖视图,图3是在图4的F3-F3线处剖切而得的剖视图。图4是俯视图。图5示出分解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桁架支撑角铁,设置在桁架的长边方向端部,且搭挂于建筑构造物的支撑梁;臂部,安装于上述桁架,且前端部分从上述桁架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延伸至上述建筑构造物的地板;倾斜台,设置在上述建筑构造物的地板,且配置在与上述臂部的上述前端部分对置的位置;倾斜面,以与上述前端部分对置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倾斜台的上表面,且以与上述地板侧相比而上述桁架侧高的方式倾斜;以及防护罩,覆盖上述臂部和上述倾斜台。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4 JP 2017-059300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桁架支撑角铁,设置在桁架的长边方向端部,且搭挂于建筑构造物的支撑梁;臂部,安装于上述桁架,且前端部分从上述桁架沿着上述桁架的长边方向延伸至上述建筑构造物的地板;倾斜台,设置在上述建筑构造物的地板,且配置在与上述臂部的上述前端部分对置的位置;倾斜面,以与上述前端部分对置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倾斜台的上表面,且以与上述地板侧相比而上述桁架侧高的方式倾斜;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佳延岩井俊宪高桥秀生吉田雅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