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及其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11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行走机构及采用该行走机构的电动车,该电动车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和油气弹簧,油气弹簧包括油缸、弹性阻尼单元和油路单元,油缸包括活塞杆和逐级嵌套的多级缸筒;每相邻两级缸筒围设形成一环形油室;活塞杆嵌装滑设于最内层缸筒中,且与该最内层缸筒内壁围设形成一环形油室;最外层缸筒的上部开设有弹性阻尼接口,最外层缸筒的上部以及各环形油室均开设有油路接口;杆部底端连接有轮轴座,轮轴座上设有与车轮装配的轮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及其行走机构,采用的油气弹簧能根据各种行驶状况的需要调整各轮中心的位置高低、动行程的大小、弹性系数等的大小,从而满足不同行驶条件的需求,具有高通过性、高机动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及其行走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行走机构及采用该行走机构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高通过性电动车的底盘设计中,一般分履带式和轮式两大类。前者履带式车辆越野性能好,能过较宽壕沟,能爬一定台阶,但在公路上车速不高;转向靠左右履带速度差来实现,行驶中对路面破坏较大;不能侧向、斜向平移,限制了机动性。后者轮式车辆在公路上行驶车速高,行驶中对路面没破坏。但现有轮式车辆受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设计方案的影响而越野性能较差,由于现有的轮式车辆的车轮不能自行提起离开地面,也不能自行往下伸去接触下面的地面,故它能爬上的台阶高度一般不超过车轮的半径。对于深度超过车轮半径的壕沟的跨越宽度也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现有的轮式车辆的左右转向轮之间均采用转向横拉杆机械连接以便形成所谓“转向梯形”,再加上现有的轮式车辆的悬架系统的导向机构的制约,从而也就不能实现各轮绕车辆中心纯滚动的原地转向,也不能实现侧向平移和斜向平移,限制了机动性。车辆在良好公路上行驶时为获得良好的平顺性和操稳性,希望车辆离地间隙小一些,重心低一些,悬架系统刚度小一些、阻尼小一些,这时悬架系统的动行程也可小一些。而在越野行驶时则希望车辆离地间隙大一些,悬架系统刚度大一些、阻尼也大一些,这时悬架系统的动行程也要大一些才能在越野行驶时提高平均车速。在转向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外轮负荷增加、内轮负荷减小,导致车辆车体都会向外侧倾一个侧倾角,给乘员添加不适感也影响操稳性。在侧坡路上行驶时,也会造成车体侧倾。而上述这些情况是现有车辆无法克服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行走机构及采用该行走机构的电动车,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车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和油气弹簧,所述油气弹簧包括油缸、弹性阻尼单元和油路单元,所述油缸包括活塞杆和自外而内逐级嵌套的多级缸筒;每相邻两级缸筒中,内层缸筒外壁呈上宽下窄的阶梯轴结构,该内层缸筒的大直径段嵌装滑设于外层缸筒内且顶端开设有与该外层缸筒内腔导通的通油孔,该内层缸筒的小直径段穿设于外层缸筒的底端且与该外层缸筒内壁围设形成一环形油室;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部和连接于所述活塞部底端的杆部,所述活塞部嵌装滑设于最内层缸筒中,所述杆部穿设于该最内层缸筒的底端且与该最内层缸筒内壁围设形成一环形油室;最外层缸筒的上部开设有弹性阻尼接口且与所述弹性阻尼单元连接,最外层缸筒的上部以及各所述环形油室均开设有油路接口,各所述油路接口均与所述油路单元连接;所述杆部底端连接有轮轴座,所述轮轴座上设有轴向为水平向的轮轴,所述车轮装配于所述轮轴上。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弹性阻尼单元包括高阻尼管路、低阻尼管路及弹性气囊结构,所述高阻尼管路与所述低阻尼管路并联且均与所述弹性阻尼接口及所述弹性气囊结构连接,所述高阻尼管路与所述低阻尼管路上均设有阻尼器和第一控制阀,且所述高阻尼管路上的阻尼器的阻尼值高于所述低阻尼管路上的阻尼器的阻尼值。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弹性气囊结构包括并联设置的大气囊室和小气囊室,且两个气囊室所在支路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油路单元包括储油室和高压油室,所述高压油室通过高压油泵与所述储油室连通,每一所述油路接口通过一分支进油管路与所述高压油室连通以及通过一排油管路与所述储油室连通,各所述分支进油管路上均设有进油控制阀,个所述排油管路上均设有排油控制阀。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缸筒的底端穿设孔的孔壁上嵌设有下承压套;除最外层缸筒外的各所述缸筒的大直径段的外周面上以及所述活塞部的外周面上均嵌装有上承压套。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车轮中心偏离所述杆部的中轴线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车体及多套如上所述的电动车行走机构,各所述油气弹簧的最外层缸筒均安装于所述车体上;各所述车轮均配置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的转子套装于对应的所述轮轴上且与对应的所述车轮连接。作为实施例之一,该电动车为4车桥结构,包括有8个所述车轮,且为全驱车辆,整车重心在第二车桥与第三车桥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及其行走机构,采用特殊的油气弹簧,基于多级缸筒与活塞杆逐级嵌套的结构,能根据各种行驶状况的需要调整各轮中心的位置高低、动行程的大小、弹性系数等的大小,从而满足不同行驶条件的需求,具有高通过性、高机动性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上、下台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行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在侧坡路上行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在扭曲路上行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行走机构,包括车轮27和油气弹簧,其中,该油气弹簧包括油缸、弹性阻尼单元和油路单元,所述油缸包括活塞杆3和自外而内逐级嵌套的多级缸筒;每相邻两级缸筒中,内层缸筒2外壁呈上宽下窄的阶梯轴结构,该内层缸筒2的大直径段(已图示,未标注)嵌装滑设于外层缸筒1内且顶端开设有与该外层缸筒1内腔导通的通油孔,该内层缸筒2的小直径段(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和油气弹簧,所述油气弹簧包括油缸、弹性阻尼单元和油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活塞杆和自外而内逐级嵌套的多级缸筒;每相邻两级缸筒中,内层缸筒外壁呈上宽下窄的阶梯轴结构,该内层缸筒的大直径段嵌装滑设于外层缸筒内且顶端开设有与该外层缸筒内腔导通的通油孔,该内层缸筒的小直径段穿设于外层缸筒的底端且与该外层缸筒内壁围设形成一环形油室;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部和连接于所述活塞部底端的杆部,所述活塞部嵌装滑设于最内层缸筒中,所述杆部穿设于该最内层缸筒的底端且与该最内层缸筒内壁围设形成一环形油室;最外层缸筒的上部开设有弹性阻尼接口且与所述弹性阻尼单元连接,最外层缸筒的上部以及各所述环形油室均开设有油路接口,各所述油路接口均与所述油路单元连接;所述杆部底端连接有轮轴座,所述轮轴座上设有轴向为水平向的轮轴,所述车轮装配于所述轮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和油气弹簧,所述油气弹簧包括油缸、弹性阻尼单元和油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活塞杆和自外而内逐级嵌套的多级缸筒;每相邻两级缸筒中,内层缸筒外壁呈上宽下窄的阶梯轴结构,该内层缸筒的大直径段嵌装滑设于外层缸筒内且顶端开设有与该外层缸筒内腔导通的通油孔,该内层缸筒的小直径段穿设于外层缸筒的底端且与该外层缸筒内壁围设形成一环形油室;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部和连接于所述活塞部底端的杆部,所述活塞部嵌装滑设于最内层缸筒中,所述杆部穿设于该最内层缸筒的底端且与该最内层缸筒内壁围设形成一环形油室;最外层缸筒的上部开设有弹性阻尼接口且与所述弹性阻尼单元连接,最外层缸筒的上部以及各所述环形油室均开设有油路接口,各所述油路接口均与所述油路单元连接;所述杆部底端连接有轮轴座,所述轮轴座上设有轴向为水平向的轮轴,所述车轮装配于所述轮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尼单元包括高阻尼管路、低阻尼管路及弹性气囊结构,所述高阻尼管路与所述低阻尼管路并联且均与所述弹性阻尼接口及所述弹性气囊结构连接,所述高阻尼管路与所述低阻尼管路上均设有阻尼器和第一控制阀,且所述高阻尼管路上的阻尼器的阻尼值高于所述低阻尼管路上的阻尼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德钧朱恒
申请(专利权)人:欧孚迪汽车设计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