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传聪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82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9:14
一种折叠梯,包括两侧对称的梯子、每一侧梯子上端横向固定有长方形端盖、两个端盖相邻端侧通过铰链铰接,每一侧梯子又由上梯和下梯铰接组成,上梯和下梯由两侧方管型的梯腿通过若干相互平行的横杆连接组成,在每一下梯的梯腿内安装有锁紧机构、在每一上梯的梯腿下部安装有挂钩机构,在每一下梯的下部内侧对称且转动地安装有拉框;梯子可以收折,收折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存放,梯子的锁控装置保证梯子使用过程安全可靠,下部的拉框可调节梯子张开角度。

Folding ladder

A folding ladder is composed of a symmetrical ladder on both sides, a rectangular end cap is transversely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each ladder, two adjacent ends of the end cap are hinged by hinges, and each side ladder is hinged by an upper ladder and a lower ladder. The upper ladder and the lower ladder are composed of two square tubular legs connected by a number of parallel crossbars. The lower ladder leg is equipped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and the lower part of each upper ladder leg is equipped with a hook mechanism, and a pulling frame is arranged symmetrically and rotationally at the lower side of each ladder; the ladder can be folded, and the volume is small after folding, which is convenient to carry and store. The locking device of the ladder ensures the safe and reliable use of the ladder, and the pulling mechanism at the lower part. The frame can adjust the opening angle of the lad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登高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梯。
技术介绍
人字梯是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登高工具;人字梯收起后,仍然较长,存放和携带往往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折、尺寸更小、安全更可靠,便于携带和存放的折叠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梯,其包括两侧对称的梯子、每一侧梯子上端横向固定有长方形端盖、两个端盖相邻端侧通过铰链铰接,每一侧梯子又由上梯和下梯铰接组成,所述上梯和下梯由两侧方管型的梯腿通过若干相互平行的横杆连接组成,在每一下梯的梯腿内安装有锁紧机构、在每一上梯的梯腿下部安装有挂钩机构,在每一下梯的下部内侧对称且转动地安装有拉框。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与下梯的梯腿下端铰接的梯脚板、在下梯腿内且一端与梯脚板通过铰轴铰接另一端与锁舌下端通过铰轴铰接的连杆、套装锁舌的导块,导块为长方体且中间竖向布置有套接锁舌的孔、断面外侧尺寸与所安装的梯腿内侧尺寸相适应,导块安装在下梯腿上端的管内、上端面低于挂钩下极限运动位置。所述挂钩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上梯腿下部管内的钩座、安装在钩座侧边的挂钩、安装在挂钩与梯腿之间的弹性体;钩座中间布置有与锁舌相适应的孔、钩座在铰链对向侧边布置有安装挂钩转轴的槽,挂钩上端为转轴中部为长方形板体下部为突出的钩部、垂直板体面固定安装有柱状按钮。所述拉框包括两侧平行的长条形侧边、侧边一端布置有用于安装在梯腿上的侧边孔、两侧边间垂直固定连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横梁、侧边孔对向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横梁平行的且突出拉框面的端梁,横梁和端梁断面为槽形且开口指向侧边孔、端梁侧边与横梁的凹槽相匹配。所述下梯梯腿上部在挂钩钩部对应位置布置有与钩部相适应的挂钩孔。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端盖的强度,在端盖的铰链端侧和与之相邻的左右端侧垂直向下布置有翼板。进一步的,为了收折方便,上梯和下梯的铰接位置在梯子两侧外端面、上梯腿下端和下梯腿上端。为了保证挂钩能够被顺利导入下梯腿的挂钩孔内,在下梯腿上沿口、与挂钩斜面对应位置布置为向内的弧形面或斜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可以收折、体积小便于携带,有锁控装置、安全可靠,下部的拉框可调节梯子张开角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折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拉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装置与梯腿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挂钩装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挂钩与梯腿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端盖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示意图。图中标示为:1、下梯腿;2、上梯腿;3、端盖;4、拉框;41、侧边;42、横梁;43、端梁;5、锁紧机构;51、梯脚板;52、连杆;53、锁舌;54、导块;55、铰轴;6、挂钩机构;61、钩座;62、挂钩;63、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折状态,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展开状态;展开本专利技术的过程如下:将下梯腿1向外拉出,下梯绕连接上梯与下梯的铰链转动、与上梯分开,通过重力或手动梯脚板51使梯脚板51绕连接梯脚板51与梯腿1的铰链转动、梯脚板51带动安装在梯脚板51上的连杆52下移、连杆52带动锁舌53沿导块54内导孔下移,继续转动梯脚板51直至连杆52抵达下梯腿1内侧壁、此时锁舌完全缩入导块54内,继续转动下梯、挂钩62外侧斜面与下梯腿1上端接触、进一步地挂钩62克服弹性体63的作用逐步进入下梯1的钩口内、在弹性体63的作用下钩住下梯1的钩口上部;梯脚板51往回转动,梯脚板51上的连杆52上移、连杆52带动锁舌53沿导块54内导孔上移,继续转动梯脚板51、锁舌53进入钩座61的孔内,此时,锁舌53与导块54和钩座61配合,使上梯、下梯保持在同一平面,同时,锁舌53侧壁限制了挂钩62移动,保证了不会脱钩,提升了安全性;将两侧梯子向外分开,分别固定在梯子上端的两个端盖3绕相互连接的铰链转动、形成人字梯,将拉框4打开、相互重叠,由于端梁43高度超出拉框4两侧平面,上面的拉框4的端梁43和下部拉框4的端梁43分别钩住另一拉框4的横梁42,这样,形成稳定的人字梯;需要调节梯子张开角度时,通过调节端梁43与不同位置的横梁42配合,可以实现调节梯子张角功能。收折本专利技术的过程如下:转动梯脚板51、带动连杆52、锁舌53沿导块54内导孔下移,继续转动梯脚板51直至连杆52抵达下梯腿1内侧壁、此时锁舌完全缩入导块54内、挂钩62被解锁,按下挂钩62上的锁钉、锁钉压缩弹性体63并使挂钩62向内转动进一步脱离下梯腿1,转动下梯腿1、再合上梯脚板51、直至完全收折。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侧对称的梯子、每一侧梯子上端横向固定有长方形端盖、两个端盖相邻端侧通过铰链铰接,每一侧梯子又由上梯和下梯铰接组成,所述上梯和下梯由两侧方管型的梯腿通过若干相互平行的横杆连接组成,在每一下梯的梯腿内安装有锁紧机构、在每一上梯的梯腿下部安装有挂钩机构,在每一下梯的下部内侧对称且转动地安装有拉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侧对称的梯子、每一侧梯子上端横向固定有长方形端盖、两个端盖相邻端侧通过铰链铰接,每一侧梯子又由上梯和下梯铰接组成,所述上梯和下梯由两侧方管型的梯腿通过若干相互平行的横杆连接组成,在每一下梯的梯腿内安装有锁紧机构、在每一上梯的梯腿下部安装有挂钩机构,在每一下梯的下部内侧对称且转动地安装有拉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与下梯的梯腿下端铰接的梯脚板、在下梯腿内且一端与梯脚板通过铰轴铰接另一端与锁舌下端通过铰轴铰接的连杆、套装锁舌的导块,导块为长方体且中间竖向布置有套接锁舌的孔、断面外侧尺寸与所安装的梯腿内侧尺寸相适应,导块安装在下梯腿上端的管内、上端面低于挂钩下极限运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聪
申请(专利权)人:李传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