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透镜、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85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透镜、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背光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入光面,所述背光透镜的顶面自周缘朝中心呈逐渐向下的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反射面,所述背光透镜的侧面形成出光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将自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自所述出光面射出,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在靠近所述顶面中心方向上呈台阶设置的多段曲面段,所述多段曲面段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的出光范围。使得光源的光线沿横向扩散的范围更大,对应所述背光透镜的扩散光线的角度越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透镜、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背光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透镜、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直下式背光,LED一般搭配透镜使用,可以将发光角度变大,减少LED用量,达到均匀视觉效果。但目前使用的透镜,扩散光线的角度最大约164°,为了进一步地增大透镜扩散光线的角度,达到减少OD值、减少PCB面积、减少LED数量的目的,需要设计新的背光透镜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透镜、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旨在进一步地增大背光透镜的扩散光线的角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背光透镜,所述背光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入光面,所述背光透镜的顶面自周缘朝中心呈逐渐向下的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反射面,所述背光透镜的侧面形成出光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将自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自所述出光面射出,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在靠近所述顶面中心方向上呈台阶设置的多段曲面段,所述多段曲面段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的出光范围。优选地,所述入光面包括侧入光面和上入光面,所述凹槽的内侧面呈内凸的曲面设置以形成所述侧入光面,所述凹槽的底面自周缘朝中心朝上延伸且呈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所述上入光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将所述上入光面入射的光反射至所述出光面。优选地,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反射面包括上边界线相对光源水平偏角为50°,下边界线相对光源水平偏角为90°的调整区域;所述多段曲面段位于所述调整区域内。优选地,所述背光透镜为一沿着其中心线为轴线的对称旋转体;在沿其中心轴线的任意一截面上,所述多段曲面段在所述截面上的截交线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直线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形成落差台阶。优选地,从所述背光透镜周缘朝向所述背光透镜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多个直线段的斜率逐渐增大设置。优选地,所述出光面包括与所述反射面连接的第一侧出光面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出光面的下侧的第二侧出光面;所述第一侧出光面在所述截面上的截交线为呈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设置,所述第二侧出光面在所述截面上的截交线呈外凸的曲线设置。优选地,所述出光面为磨砂面。优选地,所述背光透镜的材质为PMMA材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透镜,所述背光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入光面,所述背光透镜的顶面自周缘朝中心呈逐渐向下的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反射面,所述背光透镜的侧面形成出光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将自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自所述出光面射出,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在靠近所述顶面中心方向上呈台阶设置的多段曲面段,所述多段曲面段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的出光范围。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透镜,所述背光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入光面,所述背光透镜的顶面自周缘朝中心呈逐渐向下的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反射面,所述背光透镜的侧面形成出光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将自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自所述出光面射出,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在靠近所述顶面中心方向上呈台阶设置的多段曲面段,所述多段曲面段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的出光范围。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光源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面从所述出光面射出,所述背光透镜反射面上的多段曲面段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的出光范围,使得光源的光线沿横向扩散的范围更大,对应所述背光透镜的扩散光线的角度越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背光透镜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调整区域示意图;图3为本图1中局部A放大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透镜的配光曲线效果示意图;图5为图1中背光透镜的配光曲线效果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背光透镜211直线段1凹槽22调整区域11入光面3出光面111侧入光面31第一侧出光面112上入光面32第二侧出光面2反射面1a光源21多段曲面段a背光透镜光线路(假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现有的LED直下式背光,LED一般搭配背光透镜使用,可以将发光角度变大,减少LED用量,达到均匀视觉效果。但目前使用的背光透镜,扩散光线的角度最大约164°,为了进一步地增大背光透镜扩散光线的角度,达到减少OD值、减少PCB面积、减少LED数量的目的,需要设计新的背光透镜结构。本技术提出一种背光透镜,图1至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背光透镜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透镜的配光曲线效果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背光透镜的配光曲线效果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图中1a为示意光源,假设经过所述背光透镜的光线路为图中背光透镜光线路(假设)a所示。请参阅图1,所述背光透镜100的底部中心设有一凹槽1,所述凹槽1的内壁面形成入光面11,所述背光透镜100的顶面自周缘朝中心呈逐渐向下的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反射面2,所述背光透镜100的侧面形成出光面3,所述反射面2用以将自所述入光面11入射的光线反射至自所述出光面3射出,其中,所述反射面2包括在靠近所述顶面中心方向上呈台阶设置的多段曲面段21,所述多段曲面段21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3的出光范围。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光源1a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面11从所述出光面3射出,所述背光透镜100反射面2上的多段曲面段21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3的出光范围,使得光源1a的光线沿横向扩散的范围更大,对应所述背光透镜100的扩散光线的角度越大。通过数据对比来看,请参阅图4,现有技术的背光透镜100的最大光强角为164°;请参阅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背光透镜100的半光强角达到182°,最大光强角为17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所述背光透镜100增大了扩散光线的角度,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入光面,所述背光透镜的顶面自周缘朝中心呈逐渐向下的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反射面,所述背光透镜的侧面形成出光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将自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自所述出光面射出,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在靠近所述顶面中心方向上呈台阶设置的多段曲面段,所述多段曲面段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的出光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透镜的底部中心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面形成入光面,所述背光透镜的顶面自周缘朝中心呈逐渐向下的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反射面,所述背光透镜的侧面形成出光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将自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反射至自所述出光面射出,其中,所述反射面包括在靠近所述顶面中心方向上呈台阶设置的多段曲面段,所述多段曲面段用以扩大自所述出光面的出光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包括侧入光面和上入光面,所述凹槽的内侧面呈内凸的曲面设置以形成所述侧入光面,所述凹槽的底面自周缘朝中心朝上延伸且呈外凸曲面设置,以形成所述上入光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将所述上入光面入射的光反射至所述出光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反射面包括上边界线相对光源水平偏角为50°,下边界线相对光源水平偏角为90°的调整区域;所述多段曲面段位于所述调整区域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透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丽曾永志季洪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