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463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及通信设备,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光口以及电口,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用于容置光口和电口的容置腔;还包括:第一磁环,设置在容置腔内、且位于光口或电口处,第一磁环的磁场方向与电磁波感生磁场的磁场方向相反,通过设置一个第一磁环就能够有效且简单可行地改善光模块的EMC问题,保证了光模块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辐射以及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时首先经过第一磁环,使得在光口或电口处的相对磁导率降低,进而降低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辐射以及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时的电磁波能量,进而降低其周围的电磁能量辐射和阻碍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从而优化光模块的EMC特性,降低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及通信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光模块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在光通信
,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能够在自身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同时不会对此环境中任何其他设备产生强烈电磁干扰的性能,随着单板光模块密度增大和运营商分布的增加,对于光模块EMC的要求越来越高。光模块中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时会有间歇或连续性电压电流变化,有时变化速率相当快,导致在不同频率内或一个频带间产生电磁能量,而相应的电路则会将这种能量发射到周围的环境中,一方面是信号辐射,通过外壳的缝、槽、开孔或其他缺口泄漏出去;另一方面是信号传导,通过耦合到电源、信号和控制线上离开外壳,电磁能量在开放的空间中自由辐射,从而产生干扰造成EMC问题。目前,为解决EMC问题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方式一:采用屏蔽的手段,将结构组件设计加工到足够密封,以至于无论的传导辐射还是空间辐射都不会泄露,同时内部器件不受外部干扰,但是受限于结构件设计、加工精度、结构件与器件的匹配等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方式中结构件达到理想的密封状态是不现实的;方式二:采用吸收的手段,在结构件某些部位增加导电泡棉和吸波材料,导电泡棉和吸波材料通过将电磁波变换为热能以消耗影响系统的电磁波,但是这种方式中导电泡棉和吸波材料的加入在增加装配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整机的成本,且改善过程需要反复验证和足够的装配一致性,可靠性较低且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基于上述现状,如何通过一种有效且简单可行的方式改善光模块的EMC问题,有效优化光模块的EMC性能,降低电磁干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及通信设备,该光模块通过设置一个第一磁环就能够有效且简单可行地改善光模块的EMC问题,有效优化光模块的EMC性能,降低电磁干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光口以及电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光口和电口的容置腔;还包括:第一磁环,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光口或电口处,所述第一磁环的磁场方向与电磁波感生磁场的磁场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模块,通过设置一个第一磁环就能够有效且简单可行地改善光模块的EMC问题,由于第一磁环设置在容置腔内的光口或电口处,保证了光模块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辐射以及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时首先经过第一磁环,而由于第一磁环的磁场方向与电磁波感生磁场的磁场方向相反,使得在光口或电口处的相对磁导率降低,降低光口或电口处的电磁辐射能量,进而降低光模块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辐射以及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时的电磁波能量,进而降低其周围的电磁能量辐射和阻碍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从而优化光模块的EMC特性,降低电磁干扰。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在上述通信设备中,由于光模块通过设置一个第一磁环就能够有效且简单可行地改善光模块的EMC问题,有效优化光模块的EMC性能,降低电磁干扰,因此,上述光通信设备的EMC性能较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电路板31-电口4-第一磁环41-通孔5-光发射接收组件51-光口6-第二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光口51以及电口31,上壳体1和下壳体2形成用于容置光口51和电口31的容置腔内;还包括:第一磁环4,设置在容置腔内、且位于光口51或电口31,第一磁环4的磁场方向与电磁波感生磁场的磁场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模块,通过设置一个第一磁环4就能够有效且简单可行地改善光模块的EMC问题,由于第一磁环4设置在容置腔内的光口51或电口31处,保证了光模块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辐射以及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时首先经过第一磁环4,而由于第一磁环4的磁场方向与电磁波感生磁场的磁场方向相反,使得在光口51或电口31处的相对磁导率降低,降低光口51或电口31处的电磁辐射能量,进而降低光模块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辐射以及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时的电磁波能量,进而降低其周围的电磁能量辐射和阻碍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从而优化光模块的EMC特性,降低电磁干扰。在上述光模块的基础上,为了能够较好地阻挡电磁波能量的辐射、且便于定位安装,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磁环4为设有与光口51或电口31相匹配的通孔41的屏蔽板,第一磁环4通过通孔41套设在光口51或电口31上。在上述光模块中,安装时,将光口51或电口31插入第一磁环4的通孔41,安装方便,第一磁环4套设在光口51或电口31上,便于磁环与光口51或电口31的定位安装,第一磁环4通过通孔41套设在光口51或电口31上第一磁环4与光口51或电口31之间的间隙较小,从通孔41位置辐射的电磁波能量较少,第一磁环4的其他位置能够较好地阻挡电磁波能量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的辐射。为了保证屏蔽板的边缘导电接地,具体地,下壳体2上靠近光口51或电口31的一侧设有凹槽,屏蔽板插接在凹槽内、且屏蔽板在光口51或电口31面上的投影覆盖光口51或电口31。在上述光模块中,屏蔽板插接在下壳体2上靠近光口51或电口31的一侧设有的凹槽内,可以方便快捷地固定屏蔽板,同时,屏蔽板与凹槽相接触能够实现屏蔽板的边缘导电接地,降低电磁干扰,提高光模块的EMC特性;如图1所示,而屏蔽板在光口51面上的投影覆盖光口51能够更好地屏蔽光模块,以减少光模块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辐射以及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的辐射,从而优化光模块的EMC特性,降低电磁干扰。具体地,屏蔽板与上壳体1一体成型,或,屏蔽板与下壳体2一体成型。在上述光模块中,屏蔽板与上壳体1或下壳体2可以设计成一体,屏蔽板与上壳体1一体成型,屏蔽板也可以与下壳体2一体成型,安装方便快捷,屏蔽板与上壳体1、下壳体2也可以分开设置,屏蔽板与上壳体1、下壳体2的具体结构形式根据光模块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另外,上壳体1和下壳体2用于密封其内部的主板3和固定主板3上的光器件,屏蔽板与上壳体1、下壳体2的结构尺寸满足光膜SFF-8432协议,但不限该协议。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需要首先确认光模块整机的EMC问题主要是由外部电磁能量向光模块内部传导辐射引起的还是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空间辐射引起的,在确认主因后根据其辐射点电磁波形态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光口51或电口31处电磁波形态,通过实验测试电磁波的极化方向,综合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和光口51或电口31处的电磁波形态设计第一磁环4的形状以及磁力线的方向,进而达到最优的EMC改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电磁波包括外部辐射到容置腔内的电磁波。在上述光模块中,在确认光模块整机的EMC问题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光口以及电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光口和电口的容置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环,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光口或电口处,所述第一磁环的磁场方向与电磁波感生磁场的磁场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光口以及电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光口和电口的容置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环,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光口或电口处,所述第一磁环的磁场方向与电磁波感生磁场的磁场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环为设有与所述光口或电口相匹配的通孔的屏蔽板,所述第一磁环通过通孔套设在所述光口或电口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靠近所述光口或电口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屏蔽板插接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屏蔽板在所述光口处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光口或电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与所述上壳体一体成型,或,所述屏蔽板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光发射接收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耀宇杨柳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