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239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属给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一体化外壳,其内分隔为辅助设备区、进水区、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区,其中,进水区内设置管式混合器,该管式混合器与进水管连通,该管式混合器的出水端依次与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池连通,出水区与出水管连接;辅助设备区内分别设置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臭氧投加装置和反冲洗装置。该装置能实现利用臭氧氧化、紫外线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及催化氧化协同作用,提高了藻类、有机污染物等的降解程度和降解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给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及工业的迅速发展,给水体造成了新的污染,不少地区饮用水水源水质日益恶化,藻类大量繁殖,藻类过多不仅影响水厂工艺运行,对饮用水出水水质及管网水质都有很大危害,直接影响了饮用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水厂均采用的是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该工艺主要去除对象是水源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细菌。我国大部分自来水厂仍采用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饮用水处理,只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而对原水中以溶解状态存在的藻类、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却无能为力。目前除藻主要处理方法有物理除藻法、化学药剂除藻法、生物处理除藻法及组合工艺除藻法。依据原水水质特征,将各种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与现有传统处理工艺集成联用,是当前受污染微污染水源水净化的基本技术对策;同时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寻求新型高效的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工艺也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因此,研究一种高效、便于操作、节省占地及运行成本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其适用于处理藻类、有机物超标的微污染水源水,解决常规处理工艺、强化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难以高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包括:一体化外壳,其内分隔为辅助设备区、进水区、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区,其中,所述进水区内设置管式混合器,该管式混合器与进水管连通,该管式混合器的出水端依次与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池连通,所述出水区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辅助设备区内分别设置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臭氧投加装置和反冲洗装置;所述管式混合器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连接;所述预氧化池内底部设置曝气盘片,该曝气盘片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臭氧投加装置连接,所述曝气盘片上方的所述预氧化池内设置紫外灯管;所述絮凝沉淀池内前端为折板絮凝池,后端为斜管沉淀池;所述臭氧接触池内底部设置曝气器,该曝气器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臭氧投加装置连接;所述反冲洗装置的反洗组件设在所述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内。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其有益效果为:能实现利用臭氧氧化、紫外线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及催化氧化协同作用,提高了藻类、有机污染物等的降解程度和降解速度;通过臭氧加组合滤料翻板滤池进一步降低出水中藻类、有机污染物、浊度等。该装置能够很好的去除原水中藻类、有机污染物等,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同时达到节约占地、降低能耗、节约运行管理费用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应用示意图;图中:1-预氧化池;2-絮凝沉淀池;3-臭氧接触池;4-辅助设备池;5-管式混合器;6-曝气盘片;7-紫外灯管;8-折板;9-斜管;10-曝气器;11-布水布气管;12-承托层砾石层;13-陶粒滤料层;14-压块破碎炭层;15-进水管;16-出水管;17-组合填料翻板滤池;18-一体化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是一种集紫外、臭氧、活性炭组合作用的预处理池加絮凝沉淀池加臭氧接触池+组合滤料翻板滤池于一体的一体化处理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处理藻类、有机物超标的微污染水源水,解决常规处理工艺、强化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难以高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问题,包括:一体化外壳,其内分隔为辅助设备区、进水区、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区,其中,所述进水区内设置管式混合器,该管式混合器与进水管连通,该管式混合器的出水端依次与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池连通,所述出水区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辅助设备区内分别设置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臭氧投加装置和反冲洗装置;所述管式混合器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连接;所述预氧化池内底部设置曝气盘片,该曝气盘片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臭氧投加装置连接,所述曝气盘片上方的所述预氧化池内设置紫外灯管;所述絮凝沉淀池内前端为折板絮凝池,后端为斜管沉淀池;所述臭氧接触池内底部设置曝气器,该曝气器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臭氧投加装置连接;所述反冲洗装置的反洗组件设在所述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内。上述处理装置中,一体化外壳为矩形结构,辅助设备区、进水区、出水区和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并列设在所述一体化外壳内一端;所述预氧化池与絮凝沉淀池依次设置在所述辅助设备区和进水区的后端;所述臭氧接触池处于所述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前端,与所述预氧化池和絮凝沉淀池并列设置,所述臭氧接触池和絮凝沉淀池处于所述一体化外壳内另一端。上述处理装置中,管式混合器的粉末活性炭投加浓度为10-15mg/L。上述处理装置中,预氧化池的臭氧投加浓度为0.5~1.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min,紫外灯管的紫外光波长为185nm。上述处理装置中,折板絮凝池内设置折板;所述斜管沉淀池内设置多根斜管,各斜管的长度为1m,斜管间距为30-40mm,各斜管的倾斜角度为50°~60°,斜管表面负荷为6.0m3/m2·h;该斜管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泥斗,所述排泥斗内设有穿孔排泥管。上述处理装置中,臭氧接触池分前后2段池体,2段池体的池容比3:2;该臭氧接触池的臭氧投加浓度为1~3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0~15min。上述处理装置中,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内的组合填料包括:设在最底层的厚度为0.3m的承托层;设在承托层上的层高为1.8m的压块破碎炭层,组成该压块破碎炭层的压块破碎炭粒径为1.2~1.3mm;设在压块破碎炭层上的层高为0.5m的陶粒滤料层,组成该陶粒滤料层的陶粒滤料的粒径为3~6mm。上述处理装置中,组合填料翻板滤池的滤速为6~10m/h。上述处理装置中,辅助设备区内的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水泵、反冲洗风机和所述反洗组件;其中所述反冲洗水泵与反冲洗风机均设在所述辅助设备区内;所述反洗组件包括:分别设在所述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内的水平布水布气管和竖向布水布气管;所述水平布水布气管分别与所述辅助设备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外壳,其内分隔为辅助设备区、进水区、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区,其中,所述进水区内设置管式混合器,该管式混合器与进水管连通,该管式混合器的出水端依次与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池连通,所述出水区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辅助设备区内分别设置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臭氧投加装置和反冲洗装置;所述管式混合器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连接;所述预氧化池内底部设置曝气盘片,该曝气盘片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臭氧投加装置连接,所述曝气盘片上方的所述预氧化池内设置紫外灯管;所述絮凝沉淀池内前端为折板絮凝池,后端为斜管沉淀池;所述臭氧接触池内底部设置曝气器,该曝气器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臭氧投加装置连接;所述反冲洗装置的反洗组件设在所述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外壳,其内分隔为辅助设备区、进水区、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区,其中,所述进水区内设置管式混合器,该管式混合器与进水管连通,该管式混合器的出水端依次与预氧化池、絮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和出水池连通,所述出水区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辅助设备区内分别设置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臭氧投加装置和反冲洗装置;所述管式混合器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粉末活性炭投配设备连接;所述预氧化池内底部设置曝气盘片,该曝气盘片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臭氧投加装置连接,所述曝气盘片上方的所述预氧化池内设置紫外灯管;所述絮凝沉淀池内前端为折板絮凝池,后端为斜管沉淀池;所述臭氧接触池内底部设置曝气器,该曝气器与所述辅助设备区内的臭氧投加装置连接;所述反冲洗装置的反洗组件设在所述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设备区、进水区、出水区和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并列设在所述一体化外壳内一端;所述预氧化池与絮凝沉淀池依次设置在所述辅助设备区和进水区的后端;所述臭氧接触池处于所述组合填料翻板滤池前端,与所述预氧化池和絮凝沉淀池并列设置,所述臭氧接触池和絮凝沉淀池处于所述一体化外壳内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混合器的粉末活性炭投加浓度为10-15mg/L。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除微污染水源水藻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池的臭氧投加浓度为0.5~1.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min,紫外灯管的紫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张彬高宇学陈瑞骞白利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