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0878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首先在土质或岩质边坡上修筑多孔混凝土,然后分别在坡面及坡底播种草籽和藤蔓植物,前期草种迅速生长提供绿化,后期藤蔓攀附多孔混凝土生长覆盖坡面,起到固定水土、调节局部水分分配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藤蔓存活率高、对土质要求不高、易于培植,以及草籽发芽生长快但不持久等特点,施工养护好的藤蔓气根根植于混凝土孔隙中,减小了粗集料松动的风险,该护坡方法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绿化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
技术介绍
多孔植草混凝土生态护坡方法具有生态高效的护坡效果,在日本、美国应用较广泛,我国近年来在交通、水利、园林等领域应用日渐广泛,但也反应出诸多问题:1)植草在炎热和干旱季节生长困难、绿化程度降低;2)坡面不同部位土质、光照、水分不同,数年过后坡底草本生长茂密坡顶因不易蓄水而荒芜,影响护坡的整体效果;3)对于岩质边坡后期基本丧失绿化美化功能,草种在生长数年后基本丧失绿化能力;4)植草根系生长多年后会造成多孔混凝土孔隙阻塞,导致其透水性降低,影响返青;5)进入秋天后植草通常会干燥枯黄,使得护坡色调单调肃杀,美感降低。目前已经有人开发了草灌结合的护坡方法,但是灌木根系生长往往导致多孔混凝土集料挤压剥落。中国专利CN103703957B提及了使用多种当地草种和外地草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喷播绿化,但是该种方式的喷播技术以及复合土壤的成本较高并且对天气状况依赖较大,喷播出的土壤容易沙化造成播种失败。中国专利CN101743828A所提到的采用板槽制作挡土墙,通过其与坡面的间隙进行种植的方法对于坡面的形态有较大的依赖性,尤其遇到岩质坡面必然增加成本和固定板槽的技术难度。与之相比,本申请多孔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采用多年生越年生的草种和藤蔓,减少了人工养护工作量,在提高绿化水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利用混凝土稳固边坡。本专利技术提出草蔓结合的护坡方法,利用藤蔓提供后期的绿化功能,藤蔓根系在边坡底部水分充足的部位生长,藤蔓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边坡底部含水量,藤蔓和气根可以形成网络固定多孔混凝土边坡,进一步提升护坡和水土保持效果。本申请的关键在于草本和藤蔓生长周期的续接不断档,保证了良好的长期绿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护坡方法普遍存在的植草生长不一致、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易对多孔混凝土造成破坏等不足,提供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的护坡方法。该方法在多孔混凝土坡面不同部位同时播种草种和藤蔓,前期草种迅速生长提供绿化,后期藤蔓生长起来后攀附多孔混凝土并覆盖坡面,既能固定水土又能调节局部水分分配,提高绿化效果的同时减小了粗集料松动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坡面修筑多孔混凝土,然后在坡面播种草种并且在坡底种植藤蔓,养护直至坡面被草和藤蔓覆盖。进一步的,所述坡面具体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中的一种,坡面的形成方式为挖方或填方。进一步的,所述草种选自园林绿化用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草种可单独种植或者几种套种。进一步的,所述藤蔓选自爬墙虎、络石、凌霄、薜荔、常春藤、常青藤、白藤、紫藤、葛藤、牵牛花等藤蔓植物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除了在坡底种植藤蔓外,对于边坡坡面高度超过8.0m的护坡工程,还需要在坡腰梯级种植藤蔓,草种及藤蔓的间距不低于5m。进一步的,在坡面修筑多孔混凝土的过程为:首先平实边坡坡面土壤基层,然后再铺上3-8cm的砂层并架设模板,将制备好的多孔混凝土浇注在模板内,装填约一半后捣实,然后继续装填混凝土并进行振捣,振捣后的试件刮平,洒水保湿并盖上养护膜进行养护,养护超过24h后脱模,得到多孔混凝土边坡。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混凝土由粗集料、细集料、水泥、水、减水剂、增稠剂、活性矿物掺合料按照1760:88:270:81:2.7-4.05:0.27:30的质量份数比混合而成。更进一步的,所述粗集料选自粒径为4.75mm-13.2mm的沥青混凝土用碎石,所述细集料选自粒径在2.36mm以下的沥青混凝土用碎石,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混凝土,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要求;所述减水剂选自BASF标准型减水剂,其固含量30%,减水率25%;所述增稠剂选自纤维素醚类混凝土增稠剂或温仑胶中的一种;所述活性矿物掺合料选自密度为2.15g/cm3、比表面积大于21000m2/kg的硅灰。进一步的,在坡面播种草种和藤蔓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在修筑好的多孔混凝土坡面上铺设有机土壤,将其耙细平整后灌溉,沉降一段时间后重新加土再次平整,接着施加肥料并翻松土壤;将提前用含肥料的水进行12-24h催芽处理的草种和藤蔓植物播种在多孔混凝土坡面上,草种的播种方式为沿坡面自上而下,播撒量为10-50g/m2,藤蔓的播种方式为沿坡底播种;播种完成后每隔3天连续喷雾浇水4小时,浇水量为0.1m3/m2,保持坡表湿润直至草和藤全苗、齐苗,期间普查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补种、除草、除虫。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草蔓结合的多孔混凝土护坡方法,该方法利用草本植物前期生长快速的特点提供绿化,固定孔隙;后期由于坡顶光照充足,藤蔓植物必然向上生长覆盖坡面,其生成的附生根既能充分利用多孔混凝土中的孔隙,又不至于固结使粗骨料移位,造成坡面强度下降。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护坡、绿化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好的社会意义和环境保护意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解决了目前生态护坡方法普遍存在的缺陷,草本和藤蔓生长周期基本接续不会断档,大幅度减少了坡面绿化的空窗期,藤蔓及其气根形成网络固定坡面,同时还能更好的分配坡底水源,不会造成多孔混凝土粗集料的松动和水土流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所使用的多孔混凝土基准配合比如表1所示,草籽和藤蔓具体播种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为宜。表1多孔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表粗集料选自粒径4.75mm-13.2mm的沥青混凝土用碎石,细集料选自粒径在2.36mm以下的沥青混凝土用碎石,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混凝土,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要求;减水剂选自固含量30%、减水率25%的BASF标准型减水剂;增稠剂选自纤维素醚类混凝土增稠剂或温仑胶中的一种;活性矿物掺合料选自密度为2.15g/cm3、比表面积大于21000m2/kg的硅灰。为确保工程应用的安全性,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本专利技术及所有实施例的工程设计均符合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实施例1一种草蔓结合的多孔混凝土护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泥270份、矿物掺合料硅灰30份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拌匀,再加入64.8份水和3份减水剂拌合90s,然后投入粗集料1760份、细集料88份、16.2份水、0.27份增稠剂拌合120s;2)平实公路边坡坡面土壤基层,再铺设5cm左右砂层;模板采用木质模板,现场加工,上端用木桩固定,下端采用重石块推顶,加固好模板,保证其在浇筑振捣后不走样。装填拌合料时,首先装填至模具的一半,用捣棒捣实,然后继续装填满并进行振捣,时间控制在45s左右,振捣后的试件用抹刀刮平成型;3)养护:每施工完一段待初凝后,洒水1-2次,并用养护膜盖好养护,随时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湿润,保证其24h保持湿润,24h后可脱模;4)植草/藤蔓施工:表土铺设主要采用附近可采挖的有机土壤,采用自卸卡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铺料、平整。将土壤耙细平整,大于25mm的砾石、树根、树桩及其他垃圾捡出丢弃,在播种草籽之前须整畦灌溉一次,如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坡面修筑多孔混凝土,然后在坡面播种草种并且在坡底种植藤蔓,养护直至坡面被草和藤蔓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坡面修筑多孔混凝土,然后在坡面播种草种并且在坡底种植藤蔓,养护直至坡面被草和藤蔓覆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中的一种,坡面的形成方式为挖方或填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种选自园林绿化用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草种可单独种植或者几种套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藤蔓选自爬墙虎、络石、凌霄、薜荔、常春藤、常青藤、白藤、紫藤、葛藤、牵牛花中的一种或几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边坡坡面高度超过8.0m的护坡工程,还需要在坡腰梯级种植藤蔓,草种及藤蔓的播撒间距不低于5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面修筑多孔混凝土的过程为:首先平实边坡坡面土壤基层,然后再铺上3cm-8cm的砂层并架设模板,将制备好的多孔混凝土浇注在模板内,装填约一半后捣实,然后继续装填混凝土并进行振捣,振捣后的试件刮平,洒水保湿并盖上养护膜进行养护,养护超过24h后脱模,得到多孔混凝土边坡。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国王钰杰许阁龙张昺榴李将伟吉晓莉吕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