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20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包括:机身、机翼和浮筒;机翼固定在机身背部的驼峰上,浮筒设置在机身中部两侧;机身底面设置有断接整形板,断接整形板通过旋转轴与机身铰接;断接整形板将机身底面分为前段机身底面和后端机身底面,断接整形板的前侧边缘与前段机身底面的后侧边缘接触且平齐,断接整形板的后侧边缘与后段机身底面之间成平滑过渡;断接整形板沿旋转轴转动,断接整形板前侧与前段机身底面形成第一整流断阶,后侧与后段机身底面形成第二整流断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有效降低了飞机在正常飞行时的阻力和气动噪音,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而且有效地防止水流吸附至机身的后段机身底面上,保证了水陆两栖飞机控制其俯仰姿态的效果。

A dual rectifying amphibious aircraf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rectifier amphibious aircraft, which comprises a fuselage, a wing and a buoy; wings are fixed on the hump of the fuselage back and buoy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uselage; the fuselage bottom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break-off shaping plate, which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uselage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fuselage bottom surface is divided into a front surface by a break-off shaping plate. The front edge of the spliced shaping plate contacts with the rear edge of the front fuselage, and there is a smooth transition between the rear edge of the spliced shaping plate and the rear fuselage bottom; the spliced shaping plate rotates along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spliced shaping plate and the front fuselage bottom form a first rectification break. A second rectification step is formed on the bottom and rear part of the fuselag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resistance and aerodynamic noise of the aircraft during normal flight, improves the flight efficiency of the aircraft, but also effectively prevents water from adsorb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fuselage at the rear of the fuselage, thus ensuring the effect of the amphibious aircraft on controlling its pitching attitu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属于载人飞机

技术介绍
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道路上起飞和降落,同时也能在水上起飞和降落。传统的水陆两栖飞机的机身的底部形成有一整流断阶,水陆两栖飞机在水面起降时通过整流断阶分离水流,使得水陆两栖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过程中控制其俯仰姿态。整流断阶通常设置在水陆两栖飞机的重心偏前的位置处,水流在整流断阶处分离后容易再次被吸附至机身后段的底面上,这样会影响水陆两栖飞机控制其俯仰姿态的效果。另外,当水陆两栖飞机正常飞行时,高速气流会在水陆两栖飞机的机身底部上的整流断阶处分离,整流断阶使得水陆两栖飞机的阻力增大,而且产生的气动噪音也会增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俯仰姿态能够较好控制并能够降低飞行阻力和气动噪音的水陆两栖飞机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不仅有效地降低了飞机在正常飞行时的阻力和气动噪音,同时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而且有效地防止水流吸附至机身的后段机身底面上,保证了水陆两栖飞机控制其俯仰姿态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包括:机身、机翼和浮筒;其中,所述机翼固定在所述机身背部的驼峰上,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机身中部两侧,并位于所述机翼的下方;所述机身底面设置有断接整形板,所述断接整形板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机身铰接;所述断接整形板将所述机身底面分为前段机身底面和后端机身底面,并且所述断接整形板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前段机身底面的后侧边缘接触且平齐,所述断接整形板的后侧边缘与所述后段机身底面之间成平滑过渡;所述断接整形板沿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断接整形板前侧与所述前段机身底面形成第一整流断阶,后侧与所述后段机身底面形成第二整流断阶。本专利技术当处于陆地行驶或飞行状态时,通过断阶整形板将第一整流断阶隐藏起来,这样有效地降低了飞机在正常飞行时的阻力和气动噪音,同时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当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过程中,水流经过第一整流断阶分离后,再经过第二整流断阶进行再次分离,有效地防止水流吸附至机身的后段机身底面上,保证了水陆两栖飞机控制其俯仰姿态的效果;将浮筒设置于机身中部两侧,相比于机翼外端设置浮筒或机身底端设置浮筒的布局,机身重量降低,机翼两端的重量也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飞机的跟随性和操作机动性,并且可增加飞机在空中飞行和水中滑行的平衡性。进一步,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断阶整形板中间偏后的位置,转动一定角度时,断接整形板前侧上升高度大于后侧下降的高度。进一步,所述第二整流断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整流断阶的高度,便于对水流进行二次整流分离。进一步,还包括尾翼,所述尾翼包括平尾、垂尾和背鳍,所述垂尾与所述背鳍拼接于所述机身背部的尾部,所述垂尾顶部与所述平尾相连。进一步,所述垂尾中间留空,在所述留空位置纵向竖直布置安装一个螺旋桨,这样方便飞机悬停或低速时大角度转向。进一步,所述平尾中间留空,在所述留空位置横向水平布置安装一个螺旋桨,这样方便飞机稳定悬停或大角度俯仰。进一步,所述浮筒为流线型扁筒体,降低了其对飞机飞行时的气动功率的影响,此外,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流线型的设计还能为飞机提供一定的上升力,并能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进一步,还包括发动机短舱,所述发动机短舱设有两组,均安装在所述机翼首端,并关于所述机身对称设置,为飞机提供动力和升力。进一步,所述浮筒的垂直位置高于所述机身腹部,且低于所述发动机短舱的桨叶圆周转动的最低点,避免了发动机短舱的桨叶旋转时接触到水面,并能够使飞机在水面上快速稳定滑行。进一步,还包括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一个前起落架和两个后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安装在所述机身首部的底端,两个所述后起落架安装在所述机身中间位置的底端两侧。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是可以收放的,当飞机在陆上起降时,展开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在水中滑行时则收起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使得飞机既能在水面上滑行,又能在陆地上起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在空中飞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在水面滑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在空中飞行时断接整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在水面滑行时断接整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机身;101-前段机身底面;102-后段机身底面;103-第一整流断阶;104-第二整流断阶;2-机翼;3-浮筒;4-断接整形板;5-旋转轴;6-尾翼;61-平尾;62-垂尾;63-背鳍;7-发动机短舱;8-起落架;81-前起落架;82-后起落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不仅有效地降低了飞机在正常飞行时的阻力和气动噪音,同时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而且有效地防止水流吸附至机身的后段机身底面上,保证了水陆两栖飞机控制其俯仰姿态的效果。请参阅附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和浮筒3;其中,机翼2固定在机身1背部的驼峰上,浮筒3设置在机身1中部两侧,并位于机翼2的下方;机身1底面设置有断接整形板4,断接整形板4通过旋转轴5与机身1铰接;断接整形板4将机身1底面分为前段机身底面101和后端机身底面102,并且断接整形板4的前侧边缘与前段机身底面101的后侧边缘接触且平齐,断接整形板4的后侧边缘与后段机身底面102之间成平滑过渡;断接整形板4沿旋转轴5转动,断接整形板4前侧与前段机身底面101形成第一整流断阶103,后侧与后段机身底面102形成第二整流断阶104。本专利技术当处于陆地行驶或飞行状态时,通过断阶整形板4将第一整流断阶103隐藏起来,这样有效地降低了飞机在正常飞行时的阻力和气动噪音,同时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当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过程中,水流经过第一整流断阶103分离后,再经过第二整流断阶104进行再次分离,有效地防止水流吸附至后段机身底面102上,保证了水陆两栖飞机控制其俯仰姿态的效果;将浮筒3设置于机身1中部两侧,相比于机翼2外端设置浮筒3或机身1底端设置浮筒3的布局,机身1重量降低,机翼2两端的重量也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飞机的跟随性和操作机动性,并且可增加飞机在空中飞行和水中滑行的平衡性。旋转轴5位于断阶整形板4中间偏后的位置,以旋转轴5距离断接整形板4前侧边缘的长度为其距离断阶整形板200的后侧边缘220的长度的三倍为最佳,转动一定角度时,断接整形板前侧上升高度大于后侧下降的高度。第二整流断阶104的高度为第一整流断阶103的高度的三分之一。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过程中,水流经过第一整流断阶103分离后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机翼和浮筒;其中,所述机翼固定在所述机身背部的驼峰上,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机身中部两侧,并位于所述机翼的下方;所述机身底面设置有断接整形板,所述断接整形板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机身铰接;所述断接整形板将所述机身底面分为前段机身底面和后端机身底面,并且所述断接整形板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前段机身底面的后侧边缘接触且平齐,所述断接整形板的后侧边缘与所述后段机身底面之间成平滑过渡;所述断接整形板沿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断接整形板前侧与所述前段机身底面形成第一整流断阶,后侧与所述后段机身底面形成第二整流断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机翼和浮筒;其中,所述机翼固定在所述机身背部的驼峰上,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机身中部两侧,并位于所述机翼的下方;所述机身底面设置有断接整形板,所述断接整形板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机身铰接;所述断接整形板将所述机身底面分为前段机身底面和后端机身底面,并且所述断接整形板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前段机身底面的后侧边缘接触且平齐,所述断接整形板的后侧边缘与所述后段机身底面之间成平滑过渡;所述断接整形板沿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断接整形板前侧与所述前段机身底面形成第一整流断阶,后侧与所述后段机身底面形成第二整流断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断阶整形板中间偏后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断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整流断阶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整流的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翼,所述尾翼包括平尾、垂尾和背鳍,所述垂尾与所述背鳍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