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13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第一PMOS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第一NMOS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其源极接地;第二PMOS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第二NMOS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其源极接地;且所述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充电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充电端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MOS管为基础,通过错开MOS管的开启和关断,使得工作电压与充电端形成充电回路,从而实现无需核对电池正负极,就可对电池进行充电。

A charging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arging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harging terminal and a second charging terminal, a first PMOS tube whose source is connected with a working voltage and whose dra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rging terminal, a first NMOS tube whose dra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rging terminal and whose source is grounded, and a second PMOS tube whose source is connected with a working voltage. The drain connects the second charging terminal, the second NMOS transistor whose drain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charging terminal and its source is grounded, and the gate of the first PMOS transistor and the first NMOS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rging terminal, and the gate of the second PMOS transistor and the second NMOS transis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rging terminal. The charging circuit is formed between the working voltage and the charging end by stagger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MOS transistor on the basis of the MOS transistor, so that the battery can be charged without check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es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判断电池正负极的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池充电领域内,常用的充电方式为直流电源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进行充电,如图3所示,在一个直流输入工作电压上,经过一定的稳压和滤波后,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被充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接,此种方式的充电电路适用范围较小,且对于电池来说,正极和负极要严格的与工作电压的正负极对应,否则,电池容易发生爆炸的风险。而实际工作中,会经常出现将电池正负极装反或者无法清楚分辨电池正负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识别电池正负极,并且进行有效充电的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以MOS管为基础,通过错开MOS管的开启和关断,使得工作电压与充电端形成充电回路,从而实现无需核对电池正负极,就可对电池进行充电。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第一PMOS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第一NMOS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其源极接地;第二PMOS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第二NMOS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其源极接地;且所述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充电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充电端连接。由上,第一PMOS管、第二NMOS管为一组,同时导通,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为一组,同时导通,且两组开关不可同时导通,当任一组开关导通时,即可使工作电压与充电端形成回路,从而实现充电电路自动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对电池进行充电。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还包括串联在电网电压与工作电压之间的变压器。由上,变压器用于将电网电压转换为充电电路所需的工作电压。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压器与工作电压之间串联一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至工作电压端。由上,整流电路主要由二极管构成,用于将交流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较低的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性直流电。进一步改进,所述整流电路为桥式电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正负极相互连接为环形电路,其中,第一、第四二极管的节点为第一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第一端;第二、第三二极管的节点为第二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第二端;第一、第二二极管的节点为输出端,连接工作电压;第三、第四二极管的节点为接地端。由上,整流电路常选用四个同样的二极管构成的桥式电路,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的方式,互相连接为环形电路,变压器初级线圈接收的为交流电压,当次级线圈为正半周时,对第一、第三二极管加正向电压,第一、第三二极管导通;第二、第四二极管截止,当次级线圈为负半周时,对第二、第四二极管加正向电压,第二、第四二极管导通;第一、第三二极管截止。上述两种情况皆可获得上正下负的整流电压,如此重复下去,可得到全波整流电压。进一步改进,所述整流电路与工作电压之间串联一稳压元件,所述稳压元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第二二极管的节点,其输出端连接工作电压。由上,可实现将经过变压器降压及整流电路整流之后的工作电压稳定在常用的充电电压范围内,进一步保证充电电路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串联在所述工作电压和第一充电端的电阻;串联在所述接地端和第二充电端的电阻。由上,在工作电压与充电端之间串联负载电阻,可用于分压保护,防止工作电压与电池形成短路,损坏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充电电路框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电路原理图。图3为当前常用电池充电方式的电路示意图。其中,V+为工作电压,VGND为接地端,VBAT1、VBAT2为充电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以MOS管为基础,通过错开MOS管的开启和关断,使得工作电压与充电端形成充电回路,从而实现无需核对电池正负极,就可对电池进行充电。下面,参照如图2所示的充电电路原理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所述充电电路包括:连接在电网电压端的变压器T1,其初级线圈连接电网电压,其次级线圈连接一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为桥式电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正负极相互连接为环形电路,其中,二极管D1、D4的节点为第一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第一端;二极管D2、D3的节点为第二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第二端;二极管D1、D2的节点为输出端;二极管D3、D4的节点为接地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串联一稳压元件U1连接工作电压V+;所述工作电压V+连接充电电路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第一PMOS管Q1,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V+,其漏极连接第一充电端VBAT1;第一NMOS管Q3,其漏极连接第一充电端VBAT1,其源极连接接地端VGND;第二PMOS管Q2,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V+,其漏极连接第二充电端VBAT2;第二NMOS管Q4,其漏极连接第二充电端VBAT2,其源极连接接地端VGND;且第一PMOS管Q1、第一NMOS管Q3的栅极与第二充电端VBAT2连接,第二PMOS管Q2、第二NMOS管Q4的栅极与第一充电端VBAT1连接;上述电路还包括串联在工作电压V+和第一充电端VBAT1的电阻R1,以及串联在接地端VGND和第二充电端VBAT2的电阻R2。下面,参照如图2所示,对本技术上述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由电网端输出的交流电压经变压器T1的降压之后,由次级线圈输出至整流电路,该整流电路选用四个同类型的二极管构成的桥式电路,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接收的为交流电压,次级线圈输出正弦波形的电压信号,当次级线圈为正半周时,对二极管D1、D3加正向电压,二极管D1、D3导通;对二极管D2、D4加反向电压,二极管D2、D4截止,当次级线圈为负半周时,对二极管D2、D4加正向电压,二极管D2、D4导通;对二极管D1、D3加反向电压,二极管D1、D3二极管截止。上述两种情况皆可获得上正下负的整流电压,如此重复下去,可得到全波整流电压,输出至稳压元件U1的输入端Vin,经过进一步稳压之后,得到适合充电电路的稳定的工作电压;当VBAT1连接电池的正极,VBAT2连接电池的负极时,此时第二NMOS管Q4和第二PMOS管Q2的栅极为高电平,第一PMOS管Q1和第一NMOS管Q3的栅极为低电平,根据MOS管特性,第二NMOS管Q4开启,与VGND相连,同时第一PMOS管Q1开启与V+相连,V+与VGND之间形成闭合的通路,工作电压向电池充电;当VBAT1连接电池的负极,VBAT2连接电池的正极时,此时第一PMOS管Q1和第一NMOS管Q3的栅极为高电平,第二NMOS管Q4和第二PMOS管Q2的栅极为低电平,根据MOS管特性,第一NMOS管Q3开启,与VGND相连,同时第二PMOS管Q2开启与V+相连,V+与VGND之间形成闭合的通路,工作电压向电池充电。通过以上方案,在电池进行充电时,无需核对电池的正负极,该电路可根据充电端所连接的电池电极,自动判断开启哪组开关,从而实现对电池的充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第一PMOS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第一NMOS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其源极接地;第二PMOS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第二NMOS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其源极接地;且所述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充电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充电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充电端和第二充电端;第一PMOS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第一NMOS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其源极接地;第二PMOS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压,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第二NMOS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端,其源极接地;且所述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充电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充电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在电网电压与工作电压之间的变压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与工作电压之间串联一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出至工作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会张君鸿赵常印李永亮孙静李成龙王帅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